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yuán,(1)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组词】:河源。泉源。发源。源远流长。源头。(2) 事物的根由。【组词】:来源。资源。渊源。能源。起源。策源地。(3) 姓。
1. 指水流同一源头。
英[ same source; ]
2. 指事物的来源相同。
例同字未必同源。——王力《同源字论》
⒈ 指水流同一源头。
引《文选·左思<魏都赋>》:“墱流十二,同源异口,畜为屯云,泄为行雨。”
李周翰 注:“同源,同 漳水 ;异口,分渠口各别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湘 灕 同源,分为二水,南为 灕水,北则 湘川。”
⒉ 谓事物的来源相同。
引《后汉书·延笃传》:“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然则利交同源,派流则异。”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我想,人猿同源的学说,大约可以毫无疑义了。”
王力 《同源字论》一:“同字未必同源。”
⒈ 水流来自同一源头。
引《文选·左思·魏都赋》:「墱流十二,同源异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注》:「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
⒉ 事物的来源相同。
引《后汉书·卷六四·延笃传》:「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复铢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也。」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然则利交同源,派流则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