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 [qiū hè]
1. 山和溪谷。泛指山水美丽的地方。
例庐山访丘壑。
2. 乡村;家乡。
例得归丘壑,以养余年。
丘壑 引证解释
⒈ 山陵和溪谷。
引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
⒉ 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引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
⒊ 乡村;幽僻之地。
引《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
⒋ 谓隐逸。
引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清 方文 《访林青仲兄弟》诗之二:“丘壑本繇性,渔樵岂为名。”
⒌ 喻困境。
引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⒍ 喻深远的意境。
引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餘,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荆、关、倪、黄 辈所不到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国语词典
丘壑 [qiū hè]
⒈ 山峰与河谷。宋·王安石〈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也作「邱壑」。
引《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之二》:「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
⒉ 山野幽僻的地方。
引《北史·卷五六·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⒊ 隐居。
引《文选·谢灵运·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⒋ 比喻深远的意境。宋·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后亦用以比喻心中有数。也作「邱壑」。
引《浮生六记·卷四·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台,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官场现形记·第一一回》:「毕竟戴大理胸有丘壑,听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
丘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丘壑释义:⒈山陵和溪谷。宋 王安石《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⒉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清 方文《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庐山 访丘壑。”⒊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宋 苏轼《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明 梁辰鱼《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⒋谓隐逸。南朝 宋 谢灵运《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金 王若虚《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
- 2.
中岁释义:⒈农业收成一般的年景。《周礼·地官·均人》“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汉 郑玄 注:“人食三鬴为中岁。”《宋史·食货志上四》:“熙河 四州田无虑万五千顷,十分取一以为公田,大约中岁亩一石,则公田所得十五万石。”⒉中年。南朝 齐 谢朓《赋贫民田》诗:“中岁歷三臺,旬月典邦政。”唐 王维《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明 吴承恩《斋居》诗之一:“中岁志丘壑,茅斋寄城郭。”清 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娥月悲掩曜,中岁忽云徂。”
- 3.
义壑释义:渊深的义理。壑,丘壑,喻深奥之处。
- 4.
余景释义:⒈残留的光辉。 《文选·潘岳<秋兴赋>》:“听离鸿之晨吟,望流火之餘景。” 李周翰 注:“流火,心星也。秋,心星西下将没,故有餘景也。”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歌响未终,餘景就毕。” 唐 陆贽 《月临钟湖赋》:“临远峯而欲落,沉餘景而犹满。”⒉馀日;残生。 宋 沉辽 《奉酬伯昌志国所示古调》诗:“餘景避世讙,栖迟在丘壑。”
- 5.
养望释义:⒈培养虚名。 《世说新语·政事》“陶公 性检厉”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君子当正其衣冠,摄以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唐 司空图《五十》诗:“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清 钱谦益《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朕闻留务多閒,诸曹郎类优游养望,而刑曹尤甚。”⒉指隐退闲居。《北齐书·魏收传》:“不养望於丘壑,不待价於城市。”《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去年小弟到京,不料 高先生 却养望在家了。”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国同盟会》:“益以 孙文 交卸总统政权,养望在野。”
- 6.
囚山释义:唐 柳宗元 作《囚山赋》,有句云:“圣日以理兮,贤日以进,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孙汝听 注:“永贞 元年,公謫居 永州。元和 九年,有此赋。”王俦 补注引 晁补之 曰:“《语》云:‘仁者乐山。’自昔达人,有以朝市为樊笼者矣,未闻以山林为樊笼也。宗元 謫南海久,厌山不可得而出,怀朝市不可得而復,丘壑草木之可爱者,皆陷穽也,故赋《囚山》。”后多以赋“囚山”指抒发对投闲置散生活的感慨。金 元好问《桐川与仁卿饮》诗:“海内斯文君未老,不须辛苦赋《囚山》。”清 钱谦益《张藐姑太仆许饷名酒迭前韵奉简》:“官罢故人稀
- 7.
崩竭释义:谓山崩川竭。语本《国语·周语上》:“三川竭,岐山 崩。”宋 王安石《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清 龚自珍《壬癸之际胎观第四》:“大亡大哀,起於莞簟;大薄蚀,大崩竭,起於胶固。”
- 8.
放情丘壑释义:指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 9.
放情释义:尽情;纵情:放情歌唱。放情丘壑(纵情游山玩水)。
- 10.
林芿释义:犹林莽;林木。《宋书·羊玄保传》:“凡是山泽,先常熂爈种养竹木杂果为林芿,及陂湖江海鱼梁鰌鮆塲,常加功修作者,听不追夺。”《新唐书·杜佑传》:“朱坡 樊川,颇治亭观林芿,凿山股泉,与宾客置酒为乐。”清 金农《怀张先辈幼持林居》诗:“十年焚轨卧林芿,深闭书堂少俗矜。”邓溥《大我归自柏林将之天津省亲赋此赠别》:“倘如招隐买邻愿,丘壑林芿耐岁寒。”
- 11.
栖偃释义:犹隐居。 唐 张文琮《赋桥》诗:“别有临 濠 上,栖偃独观鱼。”唐 钱起《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诗之二:“丘壑趣如此,暮年始栖偃。”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洛阳 龙门 有 吕文穆 公读书龕,云 文穆 尝栖偃於此。”
- 12.
胸怀丘壑释义:丘壑:本意是山陵和溪谷,比喻深远的意境。胸怀丘壑意思是怀抱着山和水,比喻胸怀远大而志向深远。和虚怀若谷有相近的意思。
- 13.
自诬释义:⒈自行承认妄加于己的不实之词。《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有囚实不杀人而被考自诬。”晋 干宝《搜神记》卷二十:“﹝ 庞企 ﹞坐事繫狱,而非其罪,不堪拷掠,自诬服之。”《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二年》:“赵高 治 斯,榜掠千餘,不胜痛,自诬服。”⒉自欺。《韩诗外传》卷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内不自诬,外不诬人,以是尊贤敬法,而不敢怠傲焉,是雅儒者也。”唐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诬。”宋 张载《正蒙·乾称》:“失於声,繆迷其四体,
- 14.
谢妓释义:指歌妓。 典出《晋书·谢安传》:“安 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唐 李白《忆东山》诗之二:“我今携 谢 妓,长啸絶人羣。”
- 15.
遗情释义:⒈留下情思。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⒉无情;无动于衷。晋 陆机《赠潘尼》诗:“遗情市朝,永志丘园。”南朝 宋 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二:“遗情拾尘物,贞观丘壑美。”明 张居正《与司成马孟河书》:“公遗情缨袚,结意烟霞,蝉脱於秽,素心独往。”⒊指对世事无动于衷,遗弃世情。明 汤显祖《寄袁小修》:“古来英桀不欲委化遗情,而争长生久视者,亦各其悲苦所至。”⒋指遗漏未及的情感。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诗中难者,莫过於情诗,然乐府尤盛於 元,千万人口中咀嚼,
- 16.
陵壑释义:山陵丘壑。 元 陈樵《东阳县学晖映楼赋》:“俯市列之闤闠兮,见陵壑之葱蘢。”
- 17.
静水深流释义:静水:象征着为人处世不张扬,态度柔和;流深:意味着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真的是很有想法、很有内容。静水流深的真正含义恰可比喻为做人的态度: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就能拥有和谐的生命,拥有长久的快乐,拥有真正的自由。
- 18.
驾浪释义:⒈乘浪;鼓浪。唐 元稹《洞庭湖》诗:“驾浪沉西日,吞海接曙河。”清 陈恭尹《赠余鸿客》诗:“长风驾浪作丘壑,蜃楼海市相峥嶸。”⒉指鼓起的巨浪。唐 杜甫《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黄牛 平驾浪,画鷁上凌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