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赏 [yāo shǎng]
1. 求取赏赐。
邀赏 引证解释
⒈ 求取赏赐。
引《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 建成、齐王 元吉 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雪鳗》:“岁或间遇,以是甚郑重视之,得则必献官邀赏。”
邀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争功释义:争夺功利或功劳。《书·大禹谟》:“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荀子·富国》:“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职业无分,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史记·萧相国世家》:“汉 五年,既杀 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羣臣争功,岁餘功不决。”宋 王谠《唐语林·言语》:“将谓天下已定,不籍其力,復以万乘至尊,与臣下争功。”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专管治河的都水外监官员冗多,遇事互相推托,否则就是争功邀赏。”
- 2.
卖功释义:在人前夸耀自己的功劳:卖功邀赏。
- 3.
袀袯释义:一色粗布衣服。 借指庶民百姓。《清史稿·礼志七》:“千秋宴…… 嘉庆 初元再举,设宴 皇极殿 ,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邀赏者五千人。上自榑槐,下逮袀襏,以至 蒙 、 回 、 番部 、 朝鲜 、 安南 、 暹罗 、 廓尔喀 陪价,略其年甲,咸集丹墀,诚盛典也。”
- 4.
邀赏释义:求取赏赐。《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 建成、齐王 元吉 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雪鳗》:“岁或间遇,以是甚郑重视之,得则必献官邀赏。”
- 5.
陪价释义:随从人员。《清史稿·礼志七》:“千秋宴…… 嘉庆 初元再举,设宴 皇极殿,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邀赏者五千人。上自榑槐,下逮袀襏,以至 蒙、回、番部、朝鲜、安南、暹罗、廓尔喀 陪价,略其年甲,咸集丹墀,诚盛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