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 [sāng zàng]
1. 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
例丧葬事宜。
英[funeral service and burial;]
丧葬 引证解释
⒈ 办理丧事,埋葬死人。
引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阳为惊悼,代营丧葬。”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一:“一切丧葬的事情,完全靠着屋主 孙尚宪 先生的慷慨大量。”
国语词典
丧葬 [sāng zàng]
⒈ 办理人死后的一切事宜。
引《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后何罪,妄以鸩死?国母丧葬,托疾不出!」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丧葬已毕,家产都已赔完了。」
丧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传十十传百释义:宋 陶穀《清异录·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原指疾病传染,后泛指言语、消息等展转相传。
- 2.
三年之丧释义:居丧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的一部分,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
- 3.
丧仪释义:丧葬礼仪。
- 4.
丧歌释义:中国民间传统丧葬礼仪活动中传唱的风俗歌曲。亦称“葬歌”、“夜歌”、“孝歌”、“挽歌”、“哀歌”、“丧鼓”等。丧歌一般只在老年人和中年人死后的丧葬礼俗活动中演唱。丧歌大概分为4种内容,3种曲调。
- 5.
丧葬释义:指办理丧事,埋葬死者等事情:丧葬费。
- 6.
乘车释义:⒈安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使御广车而行,己皆乘乘车。”杜预 注:“乘车,安车。”⒉古代行丧葬礼所用的魂车。《仪礼·既夕礼》:“陈明器於乘车之西。”《仪礼·既夕礼》:“荐车直东荣北輈。”郑玄 注:“荐,进也。进车者,象生时将行陈驾也。今谓之魂车。”胡培翚 正义:“案车即下记乘车、道车、稾车也。以生时将行陈驾,故进此车於庭而陈之,象生时也。此车平日所乘,灵魂凭之,故谓之魂车。”
- 7.
会丧释义:共同参加丧葬仪式。
- 8.
侈长释义:犹言铺张浪费。长,多余。《后汉书·宋均传》:“迁 上蔡 令,时府下记,禁人丧葬不得侈长。” 李贤 注:“禁之不得奢侈有餘。”
- 9.
克凡释义:克凡伊斯兰教丧葬礼制用物。
- 10.
冥宝释义:旧时祭祀鬼神所焚化的黄白纸锞,俗称纸元宝。宋 陶穀《清异录·丧葬》:“周 显德 六年,世宗 庆陵 钻土,发引之日,百司设祭於道,翰林院楮泉,大若盏口,予令雕印字文,文之黄曰泉臺上宝,白曰冥游亚宝。”
- 11.
凶仪释义:丧葬礼仪。
- 12.
凶肆释义:出售丧葬用物的店铺。
- 13.
凶费释义:丧葬费。
- 14.
南无佬释义:粤语,指的是中式丧葬礼仪中为先人超渡或其他穿着道袍主持民间拜神活动的民间道士。
- 15.
反哭释义:古代丧葬仪式之一。安葬后,丧主捧神主归而哭。《左传·隐公三年》:“夏,君氏卒,声子 也,不赴於诸侯,不反哭于寝。”《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元年》:“故虽 三季 之末,七雄之敝,犹未有废衰斩於旬朔之间,释麻杖於反哭之日者也。”胡三省 注:“《礼》既葬而反哭。《檀弓》曰:‘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反哭之弔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二》:“古今既葬,有反哭之礼,今人不讲久矣。”
- 16.
四布释义:⒈指各地所赠以助丧葬的钱币。⒉向四方传布、散发。
- 17.
堪舆学释义:即风水学,传统五术之一相术中的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文献被保留下来。由文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
- 18.
壁葬释义:壁葬是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丧葬方式,在安葬死者的同时为后人留福,是一种先进的殡葬理念和行为。
- 19.
外东释义:怒族丧葬旧俗,相关词语是殡葬。
- 20.
宣葬释义:奉皇帝命令办理的丧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