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节 [lóng jié]
1. 龙形符节。泛指奉王命出使者所持之节。竹节。亦借指竹。
龙节 引证解释
⒈ 龙形符节。
引《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郑玄 注:“泽多龙,以金为节,铸象焉。”
⒉ 泛指奉王命出使者所持之节。
引唐 王维 《平戎辞》:“卷旆生风喜气新,早持龙节静边尘。”
宋 苏轼 《表忠砚碑》:“金券玉册,虎符龙节。”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倬彼 李公,实涖东 浙。虎符煌煌,侑以龙节。导宣皇灵,德柔威刷。”
清 朱彝尊 《送少詹王先生代祀南海》诗:“先生储端乍迁秩,诞持龙节临百蛮。”
⒊ 竹节。亦借指竹。
引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引 吴维鹗 《题盆中飞白竹》诗:“细细分龙节,轻轻洗玉肌,生来凤尾贵,不怕雀头痴。”
国语词典
龙节 [lóng jié]
⒈ 古代使者所持的旌节。龙形,以金为饰。
引唐·张仲素〈寒上曲〉:「卷旆生风喜气新,早持龙节静边尘。」
龙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务释义:指春、夏、秋三季的农务。《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民狎其野,三务成功,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杜预 注:“三务,春、夏、秋三时之务。”《管子·君臣下》:“民有三务,不布,其民非民也。”尹知章 注:“三务,谓春、夏、秋务农。人不务三,则馁饿成变,故民非其民也。”宋 苏轼《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腊雪未消三务起,壬人不用五兵闲。”
- 2.
二月初二释义:二月初二,旧称土地诞辰。 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大家食油煎年糕,称“撑腰糕”,以示即将开始农事,需强健身体之意。海宁一带称此日为“萝卜生日”。农历二月初二,中国民间传说,每逢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这天又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 3.
候馆释义:⒈供瞭望用的小楼。《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和积。”郑玄 注:“候馆,楼可以观望者也。”⒉泛指接待过往官员或外国使者的驿馆。唐 钱起《青泥驿迎献王侍御》诗:“候馆扫清昼,使车出 明光。”宋 欧阳修《踏莎行》词:“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轡。”宋 苏轼《赵州赐大辽贺兴龙节使副茶药口宣》:“既渐邇於中邦,方少安於候馆。”
- 4.
六节释义:⒈古卿大夫朝聘天子诸侯,或吏民通行他国,用作凭证的六种信物。节,符信。《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⒉谓马之行止进退驰骤的节度。《周礼·夏官·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应电 曰:“六节,谓行止进退驰骤之节。”⒊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 汉 荀悦 《申鉴·政体》:“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离,六节不悖,则三才允序,五事交备,百工惟釐,庶绩咸熙。” 黄省曾 注
- 5.
分龙节释义:宋 时 池州 以夏历正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龙节”。其时常降大雨。
- 6.
孟劳释义:宝刀名。亦泛指宝刀。《穀梁传·僖公元年》:“孟劳者,鲁 之宝刀也。”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沉閭、孟劳,须 楚 砥以敛锋。”唐 权德舆《唐故幽州卢龙节度副大使赠太师刘公墓志铭》:“比屋之人被縵胡而挥孟劳,不知书术。”宋 梅尧臣《问答》诗:“美人赠我万钱贵,何必翦犀夸孟劳。”宋 黄庭坚《别蒋颖叔》诗:“金城千里要人豪,理君乱丝须孟劳。”
- 7.
无忧释义:⒈没有忧患;不用担心。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献子 谓 魏献子 曰:‘……从王命以紓诸侯,晋国 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 秦。事 秦 则 楚 韩 必不敢动;无 楚 韩 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唐 罗邺《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 三蜀 尽无忧。”宋 朱熹《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⒉佛教语。参见“无忧王”、“无忧树”。
- 8.
洪休释义:犹洪福。宋 秦观《代贺兴龙节表》:“昭哉嗣服,纘六圣之洪休;大矣孝熙,备三宫之至养。”《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年十月初二日》附《记粤东绅民呈送颂牌》:“民歌孔邇,户被洪休。”
- 9.
游童释义:⒈嬉游的小孩。《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譬遒人之有采于市閭,游童之吟咏乎疆畔,庶以增广福祥,输力规諫。”宋 苏轼《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小儿队》:“众技旅庭,振欢声於无外;游童颂圣,陶至化於自然。”⒉指出游的儿童。唐 骆宾王《过故宋》诗:“云浮非隐帝,日举类游童。”宋 王珪《勾小儿队》:“宜命游童之缀,来陈舞佾之容。上奉皇慈,教坊小儿入队。”清 陈维崧《得桐城方尔止先生书感赋兼怀密之先生》:“家伎新传 张敞 眉,游童暗认 王珉 扇。”
- 10.
虎符龙节释义: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 11.
配天释义:⒈与天相比并。 《书·君奭》:“故 殷 礼陟配天,多歷年所。”蔡沉 集传:“故 殷 先王终以德配天,而享国长久也。”《礼记·中庸》:“高明配天。”孔颖达 疏:“言圣人功业高明,配偶於天,与天同功,能覆物也。”宋 苏轼《兴龙节功德疏文》之一:“伏愿皇帝陛下,配天而治,如日之中,安乐延年。”郭沫若《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横则齐家、治国、平天下,纵则赞化育、参天地、配天。”⒉古帝王祭天时以先祖配祭。《诗·大雅·生民序》:“《生民》,尊祖也,后稷 生於 姜嫄,文 武 之功,起於 后稷,故推以配天焉。”《汉书·
- 12.
铿纯释义:⒈形容声音洪亮和谐。 宋 苏轼《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元祐二年)·勾杂剧》:“金奏鏗纯,既度《九韶》之曲;霓衣合散,又陈八佾之仪。”⒉指洪亮和谐的声音。宋 韩琦《答章望之秘校惠诗求古瓦砚》诗:“无诗尚欲两手拊,何况《大雅》之奏闻鏗纯。”
- 13.
长发释义:⒈久已显现。《诗·商颂·长发》:“濬哲维 商,长发其祥。”郑玄 笺:“深知乎维 商 之德也,久发见其禎祥矣。”⒉《诗·商颂》篇名。诗中歌颂 商 汤 的祖先和建立 商 朝的 成汤,谓自 契 以来已有受命的祯祥。后用作歌颂帝王祖先有明德、享国长久的典故。宋 苏轼《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教坊致语》:“属诞弥之令旦,履长发之嘉祥。”⒊清 统治阶级对太平军的称呼。清 史致谔《同治元年禀曾国藩等》:“斩关而入,生擒长髮八十三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事情是好多年了,只怕还是初平长髮军时的事呢。”参见“
- 14.
阻陪释义:古时贺启中的套语。 犹言僻守遐荒,不获随例拜贺。宋 苏轼《贺兴龙节表》:“臣久尘法从,出领郡符。奉万年之觴,虽阻陪於下列;接千岁之统,犹及见於昇平。草木之情,日月所照。”宋 陆游《会庆贺表》之二:“嵩呼上千万寿之时,独阻陪於簪笏。”
- 15.
鹤塞释义:地名。 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艺文类聚》卷六八引 南朝 梁元帝《迁荆州输江州节表》:“臣自拥旄 鹤塞,执兹龙节,幸逢银山自溢,玉烛调年。”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山临 鹤塞,非无 陶侃 之宾;气连牛斗,即有 张华 之剑。”倪璠 注引《幽明录》:“陶公 在 寻阳 西南一塞取鱼,自谓其地曰 鹤门。”唐 王勃《乾元殿颂》:“龙川 结祸,鹤塞 称符。”蒋清翊 注:“鹤塞 在 江州。”
- 16.
龙符释义:⒈即龙节。 借指地方长官。 唐 韩翃 《送高别驾归汴州》诗:“身随玉帐心应愜,官佐龙符势又全。”参见“ 龙节 ”。⒉指道教符箓。 清 张鉴 《冬青馆古宫词》之一八四:“记得禁中施妙术,龙符一道裂袈裟。”
- 17.
龙辅释义:盛龙节的玉函。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公赐 公衍 羔裘,使献龙辅於 齐侯。”杜预 注:“龙辅,玉名。”孔颖达 疏:“《周礼》:‘使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杜子春 云:荡谓以函器盛此节,谓铸金为龙,以玉为函,辅盛龙节,谓之龙辅,此献函不献节,故直云献龙辅。玄卿 云:盛龙节之玉函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