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辨志 辨志的意思
biànzhì

辨志

简体辨志
繁体
拼音biàn zhì
注音ㄅㄧㄢˋ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iàn,(1) 分别,分析,明察。【组词】:辨别。辨认。辨析。辨正。辨识。明辨是非。(2)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九夫为一辨,七辨为一并。

zhì,(1) 意向。【组词】: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2) 记在心里。【组词】:志喜。志哀。永志不忘。(3) 记载的文字。【组词】: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组词】:标志。(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组词】:志子。用碗志志。(6) 姓。

基本含义

辨别心志,明确目标。

辨志的意思

辨志 [biàn zhì]

1. 辨明志向。

辨志 引证解释

⒈ 辨明志向。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郑玄 注:“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余则以《大学》格致,即《中庸》明善,所以使学者辨志定业,絶利一源,分剖为己为人之介,精研义利是非之极。”


国语词典

辨志 [biàn zhì]

⒈ 辨别心志意趣的趋向。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汉·郑玄·注:「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


辨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群释义:谓与友朋相处无违失。《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陈澔 集说:“乐羣,则於朋徒无睽贰。”章炳麟《驳神我宪政说》:“研精冥想之士多好閒居,乐群者惟恒民为尔。”冰心《往事(二)》八:“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
    • 2.
      取友释义:选取朋友;交友。《礼记·学记》:“古之教者……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唐 韩愈《别知赋》:“余取友於天下,将岁行之两周。”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小生今年虚度二十七岁,百无一成,徒有怜贫恤寡之心,又有取友亲贤之志。”
    • 3.
      小成释义:⒈初步形成。 《易·繫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⒉谓先成八卦,引申而为六十四卦。故八卦亦名“小成卦”。⒊略有成就。《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唐 李复言《续幽怪录·杨恭政》:“几劫澄烦思,今身仅小成。”明 方孝孺《赠林公辅序》:“不安於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
    • 4.
      敬业乐羣释义:谓专心学业,乐与朋友相切磋。《礼记·学记》:“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羣。”孙希旦 集解引 朱熹 曰:“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樂羣者,樂於取益以輔其仁也。”
    • 5.
      离经释义:⒈犹言离经辨志。⒉脱离正轨。⒊犹言雕刻经文。
    • 6.
      课学释义:考求学问。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然自 卿 渊 已前,多役才而不课学;雄 向 已后,颇引书以助文。”唐 韩愈《唐故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文》:“稍长,能自课学,明《左氏春秋》。”梁启超《变法通议·学校总论》:“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以离经辨志为始事,以知类通达为大成,课学之程也。”
    • 7.
      辨志释义:辨明志向。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郑玄 注:“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明 高攀龙《三时记》:“余则以《大学》格致,即《中庸》明善,所以使学者辨志定业,絶利一源,分剖为己为人之介,精研义利是非之极。”

辨志(bian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辨志是什么意思 辨志读音 怎么读 辨志,拼音是biàn zhì,辨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辨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