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mù,(1) 眼睛。【组词】: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组词】: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例句】: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组词】:条目。纲举目张。(5) 名称。【组词】:数目。巧立名目。(6) 标题。【组词】:目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例句】: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8) 孔眼。【组词】:网目。(9) 指为首的人。【组词】:头目。
1. 一只眼睛;独眼。一个网眼。一眼望去。
⒈ 一只眼睛;独眼。按, 南朝 宋 刘彧 封 湘东 王,独眼。
引《晋书·殷仲堪传》:“父病积年, 仲堪 衣不解带,躬学医术,究其精妙,执药挥泪,遂眇一目。”
《南史·王伟传》:“元帝 求而视之,檄云:‘ 项羽 重瞳,尚有 乌江 之败; 湘东 一目,寧为 赤县 所归。’帝大怒。”
⒉ 一个网眼。
引《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
汉 祢衡 《鹦鹉赋》:“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
⒊ 一眼望去。
引宋 朱熹 《题翠壁》诗:“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⒈ 一只眼。
引韩非子·说林上:「今有人见君,则睫其一目,奚如?」
⒉ 一望、看一眼。
例如:「一目了然」。
⒊ 神话传说中的国名。
引《山海经·海外北经》:「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
⒋ 罗网的一孔。
引《淮南子·说山》:「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
⒌ 下围棋时,称棋盘上每一个纵横线的交点为「一目」。
⒍ 一个条目。
例如:「一纲一目」。
1.有些文稿,我可以一目十行,但有些则是需要字字精读。
2.这个超级市场的货物排列得井井有序,让顾客一进门就一目了然,很快就可以找到所想要买的东西。
3.这份总结,写得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让人一目了然,真是篇好文章。
4.展览会的说明书写得简明扼要,使人对展览内容一目了然。
5.我堪舆已久,一块地之来龙去脉、祸福吉凶,一目了然。
6.乔纳森究竟会站在哪个阵营里,四年之后将一目了然。
7.这个模型是该城市的缩影,具体而微,一目了然。
8.暂这篇文章重点非常突出,让人一目了然。
9.我们读书不能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要反复读,才能真正领会。
10.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11.他能一目十行地看书。
12.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13.他看书是一目十行,速度特别快,但只是看热闹,学不到什么知识。
14.他看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书虽看了很多,但收获很小。
15.你读书虽然一目十行,不过我看你是食而不知其味。
16.你能一目十行,我就不能过目成诵?
17.听说学过速读的人,看书可以一目十行。
18.他看书很快,一目十行。
19.他趁着开车前的一个钟头,把这一本小说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遍。
20.把专心致志于学业,持久不懈,作为第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