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目十行 一目十行的意思
shíháng

一目十行

简体一目十行
繁体
拼音yī mù shí háng
注音ㄧ ㄇㄨˋ ㄕˊ ㄏㄤˊ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mù,(1) 眼睛。【组词】: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组词】: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例句】: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组词】:条目。纲举目张。(5) 名称。【组词】:数目。巧立名目。(6) 标题。【组词】:目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例句】: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8) 孔眼。【组词】:网目。(9) 指为首的人。【组词】:头目。

shí,(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组词】:十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组词】:十足。十成。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读书时能够一眼看到十行文字,形容阅读速度极快。

一目十行的意思

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

1. 看书时一眼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read ten lines at a glance;]

一目十行 引证解释

⒈ ,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

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语本《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
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宋 刘克庄 《杂记六言诗》之二:“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红楼梦》第二三回:“黛玉 笑道:‘你説你会“过目成诵”


国语词典

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

⒈ 语本比喻阅读迅速。也作「目下十行」。

《北齐书·卷一一·文襄六王传·河南王孝瑜传》:「谨慎宽厚,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红楼梦·第二三回》:「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


一目十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一挥而就释义: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 2.
      一目数行释义: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3.
      不假思索释义: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 4.
      五行并下释义:五行文字一并看。 形容读书速度快。
    • 5.
      十行俱下释义: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 6.
      字斟句酌释义: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
    • 7.
      目下十行释义:形容看书速度极快。
    • 8.
      过目成诵释义:看一遍就能背诵。形容记忆力很强。《宋史·刘恕传》:“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成诵:能背诵出来。

一目十行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慢条斯理释义: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他说话做事总是慢条斯理的。
    • 2.
      老牛破车释义:比喻做事缓慢拖拉,功效很差。也比喻年老体衰,勉强应付某事。
    • 3.
      蜗行牛步释义: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 4.
      逐字逐句释义:挨次序一字一句地:逐字逐句仔细讲解。

一目十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目五行释义: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2.
      一目数行释义: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3.
      浅阅读释义:浅阅读就是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怡悦。
    • 4.
      耳治释义:⒈谓以耳闻。《穀梁传·僖公十六年》:“先陨而后石,何也?陨而后石也。於 宋,四境之内曰 宋。后数,散辞也,耳治也。”杨士勋 疏:“耳治也者,谓陨石先以耳闻。”⒉指教学中的听讲。朱自清《标准与尺度·诵读教学》:“所谓‘耳治’、‘口治’、‘目治’这诵读教学三部曲,日渐纯熟,则古人的‘一目十行’、‘七步成诗’,并非难事。”
    • 5.
      风流才子释义: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唐 元稹《莺莺传》:“所善 杨巨源 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絶云:‘清润 潘郎 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 萧娘 一纸书。’”唐 刘得仁《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诗:“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元是个风流才子。”

一目十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目五行释义: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2.
      一目数行释义: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3.
      浅阅读释义:浅阅读就是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怡悦。
    • 4.
      耳治释义:⒈谓以耳闻。《穀梁传·僖公十六年》:“先陨而后石,何也?陨而后石也。於 宋,四境之内曰 宋。后数,散辞也,耳治也。”杨士勋 疏:“耳治也者,谓陨石先以耳闻。”⒉指教学中的听讲。朱自清《标准与尺度·诵读教学》:“所谓‘耳治’、‘口治’、‘目治’这诵读教学三部曲,日渐纯熟,则古人的‘一目十行’、‘七步成诗’,并非难事。”
    • 5.
      风流才子释义: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唐 元稹《莺莺传》:“所善 杨巨源 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絶云:‘清润 潘郎 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 萧娘 一纸书。’”唐 刘得仁《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诗:“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元是个风流才子。”

一目十行造句

1.有些文稿,我可以一目十行,但有些则是需要字字精读。

2.我们读书不能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要反复读,才能真正领会。

3.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4.他能一目十行地看书。

5.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6.他看书是一目十行,速度特别快,但只是看热闹,学不到什么知识。

7.他看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书虽看了很多,但收获很小。

8.你读书虽然一目十行,不过我看你是食而不知其味。

9.你能一目十行,我就不能过目成诵?

10.听说学过速读的人,看书可以一目十行

11.他看书很快,一目十行

12.他趁着开车前的一个钟头,把这一本小说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遍。

13.他看书一目十行,而且过目不忘。

14.你将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一目十行的理解力。

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一目十行读音 怎么读 一目十行,拼音是yī mù shí háng,一目十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目十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