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树 [fá shù]
1. 指春秋时宋司马桓魋拔树欲害孔子之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案“拔树”后皆作“伐树”。
伐树 引证解释
⒈ 指 春秋 时 宋 司马 桓魋 拔树欲害 孔子 之事。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去 曹 适 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宋 司马 桓魋 欲杀 孔子,拔其树。
引孔子 去。”
案“拔树”后皆作“伐树”。 《列子·杨朱》:“孔子 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於 宋,削迹於 卫。”
唐 高适 《宋中》诗之六:“忆昔 鲁仲尼,栖栖此经过,众人不可向,伐树将如何!”
宋 王禹偁 《甘棠即事简孙何》诗:“坐棠风雅美贤臣,伐树悽悽亦圣人。”
伐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直释义:上班,当值。《晋书·王济传》:“和嶠 性至俭,家有好李,帝求之,不过数十。济 候其上直,率少年诣园,共啖毕,伐树而去。”唐 王建《赠田将军》诗:“自执金吾长上直,蓬莱宫里夜巡更。”《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钱 原许妾供养,妾亦怕他翻悔,已拏了他上直朱红牌一面为信。”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陈四 不过数日,即来从我辈游,何畏之有?昨上直土神祠,见城隍牒矣。”
- 2.
丰大特释义:古代传说居于 丰水 中的大公牛神。《史记·秦本纪》:“﹝ 文公 ﹞二十七年,伐 南山 大梓,丰 大特。”张守节 正义引《录异传》:“秦文公 时,雍南山 有大梓树,文公 伐之,輒有大风雨,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语树神曰:‘秦 若使人被髮,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闻,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 丰水 中。其后牛出 丰水 中,使骑击之,不胜。有骑堕地復上,髮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头。汉、魏、晋 因之。武都郡 立 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后汉书·舆服志
- 3.
乱砍滥伐释义:指过度的,没有节制的砍伐树木。
- 4.
作梁释义:砍伐树木作屋梁。
- 5.
做木头释义:砍伐树木。
- 6.
刊木释义:砍伐树木。
- 7.
封山释义:不让人进山放牧、打猎、砍柴和采伐树木。
- 8.
度木释义:砍伐树木。 度,通“剫”。砍木,治木。
- 9.
树疮释义:亦作“树创”。树木的斫伤处。《水经注·渭水一》引《列异传》:“武都 故道县 有 怒特祠,云神本南山大梓也,昔 秦文公 二十七年伐之,树疮随合。”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 吴 名 刚,西河 人,学仙有过,謫令伐树。”
- 10.
栞旅释义:伐树木通道而行旅祭。
- 11.
樵树释义:砍树为柴。《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不樵树,不采蓺,不抽屋,不强匄。”孔颖达 疏:“不樵树,不伐树以为樵。”
- 12.
濬决释义:开通疏导(水道)。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伐树北山,则 太行 木尽;濬决 河 洛,则百川通流。”
- 13.
西河仙人释义: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 吴 名 刚,西河 人。学仙有过,謫令伐树。”后以为 吴刚 的代称。
- 14.
采伐释义:在森林中砍伐树木,采集木材:采伐林木。
- 15.
集材释义:采伐树木的一项业务,伐倒、加工成原木,然后外运。
- 16.
髦头释义:古代帝王大驾出宫时,武士披发前驱者。始置于 秦,汉、魏、晋 因之。《史记·秦本纪》“﹝ 文公 ﹞二十七年,伐 南山 大梓,丰 大特”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转引《录异传》:“秦文公 时,雍南山 有大梓树,文公 伐之,輒有大风雨,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语树神曰:‘秦 若使人被髮,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闻,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 丰水 中。其后牛出 丰水 中,使骑击之,不胜。有骑堕地復上,髮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头,汉、魏、晋 因之。”唐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