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ng mēng měng,(1) 没有知识,愚昧。【组词】:启蒙。发蒙。蒙昧。(2) 遮盖起来。【组词】:蒙罩。蒙子。蒙蔽。(3) 受。【组词】:承蒙。蒙难。蒙尘。蒙垢。(4) 形容雨点细小。【组词】:蒙蒙细雨。(5) 姓。(6) 同“艨”。 ◎ 〔蒙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bì,(1) 遮,挡。【组词】:蔽野。遮蔽。掩蔽。(2) 隐藏。【组词】:蔽匿。隐蔽。(3) 欺骗,隐瞒。【组词】:蒙蔽。蔽美扬恶。(4) 概括。【例句】:一言以蔽之。
1. 欺骗隐瞒。
例偏见常常蒙蔽了判断。
英[ hoodwink; deceive; ]
2. 隐瞒真相,欺骗人。
例蒙蔽群众。
蒙蔽舆论。
英[ hoodwink; hide the truth from; befool; befudle; cheat; deceive; delude; ]
⒈ 昏庸不明;愚昧无知。
引《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汉帝 ﹞使兼御史大夫 张音 持节奉璽綬禪位,册曰……”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臣以蒙蔽,德非二圣,猥当天统,不敢闻命。”
《晋书·惠帝纪》:“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麋?’其蒙蔽皆此类也。”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由斯而言, 劭 之所録,其为弘益多矣,足以开后进之蒙蔽,广来者之耳目。”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闷即君过存,高谈豁蒙蔽。”
⒉ 欺骗,隐瞒真相。
引《旧唐书·裴度传》:“代宗 不知,盖被 程元振 蒙蔽,几危社稷。”
《明史·张日韬传》:“自古未有羣小蒙蔽於内,而大臣能尽忠於外者。”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我纵使处处留心,也怕免不了人家的蒙蔽。”
周恩来 《关于国民党二中全会的谈话》:“我们不愿蒙蔽舆论,而愿诉诸舆论。”
⒊ 遮蔽;遮掩。
引唐 唐彦谦 《牡丹》诗:“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 西施 泣断魂。”
萧红 《生死场》一:“城外一条长长的大道,被榆树荫蒙蔽着。”
1. 愚昧不明。 汉 王逸 《九思·哀岁》:“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
⒋ 欺骗;掩盖真相。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矇蔽因循,动经岁月,不及登长吏之庭,而皮骨已将尽矣!”
⒈ 欺骗、隐瞒真相。
引《聊斋志异·卷七·冤狱》:「蒙蔽因循,动经岁月,不及登长吏之庭,而皮骨已将尽矣!」
1.单立出这些名目来,自以为弊绝风清,中间却不知受了多少蒙蔽。
2.他耍弄偷天换日的把戏,居然蒙蔽了不少人。
3.人一旦利欲薰心,道德良知被蒙蔽,就会渐渐变得恬不知耻,失去人格。
4.你的花言巧语蒙蔽不了人。
5.这个破坏分子纵火被当场抓住,竟还装疯卖傻,想蒙蔽群众。
6.不认真做调查研究的人往往会被一些假象所蒙蔽。
7.一个人必须要认识到,随波逐流无异于蒙蔽你的双眼。
8.信心是在瑟瑟秋雨中傲然挺立的一池枯荷;信心是心的湖畔被小石子荡起一丝丝涟漪;信心是失望时有一个人端上的热茶中袅袅的茶香;信心是你做错事时有一个人会跟你说“没关系”;信心是在你的双眼被蒙蔽时有一个人帮你
9.谎言终归是谎言,它蒙蔽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睛。
10.他被假象蒙蔽了双眼,认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
11.不要被打折的现象蒙蔽了,精明的商人是不会做赔钱的生意的。
12.人一旦利欲熏心,道德良知被蒙蔽,就会渐渐变得恬不知耻,失去人格。
13.他的骗术蒙蔽了许多人。
14.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我们的激情又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
15.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6.不要欺骗他,即使你是善意的,他宁愿面对血淋淋的真实,也不愿意被蒙蔽。
17.无论怎样,真相永远不会被蒙蔽。
18.感情的虚假繁荣如此诱惑,刻意蒙蔽,借此过渡生命的荒芜凄凉。
19.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激情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
20.搞阴谋诡计的人,经常采用偷天换日的卑劣伎俩来混淆黑白,蒙蔽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