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蒙蔽 蒙蔽的意思
méng

蒙蔽

简体蒙蔽
繁体矇蔽
拼音méng bì
注音ㄇㄥˊ ㄅ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éng mēng měng,(1) 没有知识,愚昧。【组词】:启蒙。发蒙。蒙昧。(2) 遮盖起来。【组词】:蒙罩。蒙子。蒙蔽。(3) 受。【组词】:承蒙。蒙难。蒙尘。蒙垢。(4) 形容雨点细小。【组词】:蒙蒙细雨。(5) 姓。(6) 同“艨”。 ◎ 〔蒙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bì,(1) 遮,挡。【组词】:蔽野。遮蔽。掩蔽。(2) 隐藏。【组词】:蔽匿。隐蔽。(3) 欺骗,隐瞒。【组词】:蒙蔽。蔽美扬恶。(4) 概括。【例句】:一言以蔽之。

基本含义

欺骗、迷惑他人,使其无法看清真相或判断事物的真实情况。

蒙蔽的意思

蒙蔽 [méng bì]

1. 欺骗隐瞒。

偏见常常蒙蔽了判断。

[ hoodwink; deceive; ]

2. 隐瞒真相,欺骗人。

蒙蔽群众。
蒙蔽舆论。

[ hoodwink; hide the truth from; befool; befudle; cheat; deceive; delude; ]

蒙蔽 引证解释

⒈ 昏庸不明;愚昧无知。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汉帝 ﹞使兼御史大夫 张音 持节奉璽綬禪位,册曰……”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臣以蒙蔽,德非二圣,猥当天统,不敢闻命。”
《晋书·惠帝纪》:“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麋?’其蒙蔽皆此类也。”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由斯而言, 劭 之所録,其为弘益多矣,足以开后进之蒙蔽,广来者之耳目。”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闷即君过存,高谈豁蒙蔽。”

⒉ 欺骗,隐瞒真相。

《旧唐书·裴度传》:“代宗 不知,盖被 程元振 蒙蔽,几危社稷。”
《明史·张日韬传》:“自古未有羣小蒙蔽於内,而大臣能尽忠於外者。”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我纵使处处留心,也怕免不了人家的蒙蔽。”
周恩来 《关于国民党二中全会的谈话》:“我们不愿蒙蔽舆论,而愿诉诸舆论。”

⒊ 遮蔽;遮掩。

唐 唐彦谦 《牡丹》诗:“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 西施 泣断魂。”
萧红 《生死场》一:“城外一条长长的大道,被榆树荫蒙蔽着。”
1. 愚昧不明。 汉 王逸 《九思·哀岁》:“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

⒋ 欺骗;掩盖真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矇蔽因循,动经岁月,不及登长吏之庭,而皮骨已将尽矣!”


国语词典

蒙蔽 [méng bì]

⒈ 欺骗、隐瞒真相。

《聊斋志异·卷七·冤狱》:「蒙蔽因循,动经岁月,不及登长吏之庭,而皮骨已将尽矣!」


蒙蔽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文饰释义:⒈文辞方面的修饰:这段描写,文饰较少。 ⒉掩饰(自己的过错)。
    • 2.
      蒙骗释义:欺骗:不能蒙骗顾客。
    • 3.
      遮掩释义:掩饰;隐瞒。
    • 4.
      遮盖释义:⒈从上面遮住:路让大雪遮盖住了。 ⒉隐藏;隐瞒:错误是遮盖不住的。
    • 5.
      隐瞒释义:掩盖真相,不让人知道:隐瞒错误。大家都知道了,他还想隐瞒。

蒙蔽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揭露释义:使隐蔽的事物显露:揭露矛盾。揭露问题的本质。阴谋被揭露出来。

蒙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手遮天释义:形容倚仗权势,玩弄欺骗手法,蒙蔽众人耳目。
    • 2.
      一手障天释义:一只手把天遮住。 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3.
      一掌遮天释义:用一只手掌把天遮住。 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4.
      两叶掩目释义:如同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 比喻受到蒙蔽而对事物分辨不清楚。
    • 5.
      人心不惑释义:人的良心是不能被蒙蔽的。
    • 6.
      俗态释义:⒈世俗的情状。唐 王勃《涧底寒松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唐 杜甫《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⒉庸俗的情态。宋 秦观《自警》诗:“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镜花缘》第二回:“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⒊世俗人的气质。唐 牛僧孺《玄怪录·张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国;然俗态未尽,不可长生。然汝自此寿千年矣。”
    • 7.
      偏听则蔽释义:偏不全面。只听一面之词,就容易受蒙蔽。
    • 8.
      厚诬释义:⒈谓深加欺骗、蒙蔽。《左传·成公三年》:“贾人曰:‘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明史·高瑶传》:“迨先帝復辟,贪天功者遂加厚诬。”清 任安上《与吴拜经书》:“非 止翁老人 亲笔记载,世且谓 河 汾 贋鼎为 商 周 法物,未免厚诬。”⒉谓深加诬蔑。唐 皇甫枚《绿翘》:“鍊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珮荐枕之欢;反以沉猜厚诬贞正。翘 今必毙于毒手矣!”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余以 康先生 此说诚得儒教之真,不似前之宗教说厚诬 孔子 也。”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要说新文
    • 9.
      双珠填耳释义:填:填塞。 两颗珠子填塞了耳朵。形容被蒙蔽。
    • 10.
      双豆塞耳释义: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 11.
      双豆塞聪释义:聪:听觉灵敏。 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 12.
      周听不蔽释义:蔽:蒙蔽。广泛听取意见就不会被蒙蔽。
    • 13.
      团弄释义:⒈用手掌搓东西使成球形。⒉摆布;蒙蔽;笼络。‖也作抟弄。
    • 14.
      壅劫释义:谓被蒙蔽挟制。
    • 15.
      壅君释义:受蒙蔽的君王;昏君。
    • 16.
      壅蔽释义:⒈隔绝蒙蔽。 多指用不正当手段有意隔绝别人的视听,使人不明真相。⒉赵高专权自恣,壅蔽大臣。--《汉书.刘向传》
    • 17.
      大梦初醒释义: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 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 18.
      大梦方醒释义: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的错误、蒙蔽或迷茫中开始醒悟过来。同“大梦初醒”。
    • 19.
      孤蔽释义:孤立而受蒙蔽。
    • 20.
      学而不思则罔释义: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蒙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手遮天释义:形容倚仗权势,玩弄欺骗手法,蒙蔽众人耳目。
    • 2.
      一手障天释义:一只手把天遮住。 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3.
      一掌遮天释义:用一只手掌把天遮住。 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4.
      两叶掩目释义:如同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 比喻受到蒙蔽而对事物分辨不清楚。
    • 5.
      人心不惑释义:人的良心是不能被蒙蔽的。
    • 6.
      俗态释义:⒈世俗的情状。唐 王勃《涧底寒松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唐 杜甫《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⒉庸俗的情态。宋 秦观《自警》诗:“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镜花缘》第二回:“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⒊世俗人的气质。唐 牛僧孺《玄怪录·张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国;然俗态未尽,不可长生。然汝自此寿千年矣。”
    • 7.
      偏听则蔽释义:偏不全面。只听一面之词,就容易受蒙蔽。
    • 8.
      厚诬释义:⒈谓深加欺骗、蒙蔽。《左传·成公三年》:“贾人曰:‘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明史·高瑶传》:“迨先帝復辟,贪天功者遂加厚诬。”清 任安上《与吴拜经书》:“非 止翁老人 亲笔记载,世且谓 河 汾 贋鼎为 商 周 法物,未免厚诬。”⒉谓深加诬蔑。唐 皇甫枚《绿翘》:“鍊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珮荐枕之欢;反以沉猜厚诬贞正。翘 今必毙于毒手矣!”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余以 康先生 此说诚得儒教之真,不似前之宗教说厚诬 孔子 也。”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要说新文
    • 9.
      双珠填耳释义:填:填塞。 两颗珠子填塞了耳朵。形容被蒙蔽。
    • 10.
      双豆塞耳释义: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 11.
      双豆塞聪释义:聪:听觉灵敏。 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 12.
      周听不蔽释义:蔽:蒙蔽。广泛听取意见就不会被蒙蔽。
    • 13.
      团弄释义:⒈用手掌搓东西使成球形。⒉摆布;蒙蔽;笼络。‖也作抟弄。
    • 14.
      壅劫释义:谓被蒙蔽挟制。
    • 15.
      壅君释义:受蒙蔽的君王;昏君。
    • 16.
      壅蔽释义:⒈隔绝蒙蔽。 多指用不正当手段有意隔绝别人的视听,使人不明真相。⒉赵高专权自恣,壅蔽大臣。--《汉书.刘向传》
    • 17.
      大梦初醒释义: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 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 18.
      大梦方醒释义: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的错误、蒙蔽或迷茫中开始醒悟过来。同“大梦初醒”。
    • 19.
      孤蔽释义:孤立而受蒙蔽。
    • 20.
      学而不思则罔释义: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蒙蔽造句

1.单立出这些名目来,自以为弊绝风清,中间却不知受了多少蒙蔽

2.他耍弄偷天换日的把戏,居然蒙蔽了不少人。

3.人一旦利欲薰心,道德良知被蒙蔽,就会渐渐变得恬不知耻,失去人格。

4.你的花言巧语蒙蔽不了人。

5.这个破坏分子纵火被当场抓住,竟还装疯卖傻,想蒙蔽群众。

6.不认真做调查研究的人往往会被一些假象所蒙蔽

7.一个人必须要认识到,随波逐流无异于蒙蔽你的双眼。

8.信心是在瑟瑟秋雨中傲然挺立的一池枯荷;信心是心的湖畔被小石子荡起一丝丝涟漪;信心是失望时有一个人端上的热茶中袅袅的茶香;信心是你做错事时有一个人会跟你说“没关系”;信心是在你的双眼被蒙蔽时有一个人帮你

9.谎言终归是谎言,它蒙蔽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睛。

10.他被假象蒙蔽了双眼,认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

11.不要被打折的现象蒙蔽了,精明的商人是不会做赔钱的生意的。

12.人一旦利欲熏心,道德良知被蒙蔽,就会渐渐变得恬不知耻,失去人格。

13.他的骗术蒙蔽了许多人。

14.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我们的激情又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

15.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6.不要欺骗他,即使你是善意的,他宁愿面对血淋淋的真实,也不愿意被蒙蔽

17.无论怎样,真相永远不会被蒙蔽

18.感情的虚假繁荣如此诱惑,刻意蒙蔽,借此过渡生命的荒芜凄凉。

19.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激情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

20.搞阴谋诡计的人,经常采用偷天换日的卑劣伎俩来混淆黑白,蒙蔽群众。

蒙蔽(mengb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蒙蔽是什么意思 蒙蔽读音 怎么读 蒙蔽,拼音是méng bì,蒙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蒙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