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组词】:士族。士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组词】:士子。士民。学士。(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组词】:士女。(4) 对人的美称。【组词】:志士。烈士。女士。(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组词】:医士。护士。(7) 姓。
zú cù,(1) 兵。【组词】:士卒。小卒。兵卒。(2) 旧称差役。【组词】:走卒。(3) 死亡。【组词】:病卒。生卒年月。(4) 完毕,终了。【例句】:卒岁(度过一年)。卒业(毕业)。(5) 终于。【组词】:卒胜敌军。 ◎ 同“猝”。
1. 旧称士兵。
例身先士卒。
英[soldiers;]
⒈ 甲士和步卒。后泛指士兵。
引《管子·立政》:“兼爱之説胜,则士卒不战。”
《后汉书·皇甫嵩传》:“嵩 温卹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
唐 韩愈 《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军中皆曰,此军司徒所树,必择其骨肉为士卒所慕赖者付之。”
《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鋭,临难不顾,身先士卒。”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位大帅因为办过军务,与士卒同过甘苦,所以除了这班戈什哈之外,无论何等兵丁的説话,都信是真的。”
⒈ 兵士。
引《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
《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
1.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不要坐在办公室指挥。
2.接受抗洪的重大的任务后,我们厂的领导立即身先士卒,并且一直战斗在抗洪第一线。
3.在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用行动去影响群众。
4.每当接受重大任务,我们工厂的领导总是身先士卒,经常坚持在生产第一线。
5.班长身先士卒,第一个跳进了湍急的洪水中。
6.冲锋号响起,王团长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7.每次义务劳动,校长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实干。
8.周总理在解放前,东征西讨,身先士卒,功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