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龙湫 龙湫的意思
lóngqiū

龙湫

简体龙湫
繁体龍湫
拼音lóng qiū
注音ㄌㄨㄥˊ ㄐㄧ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óng,(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组词】: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组词】:恐龙。(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组词】:龙颜。龙体。龙袍。(4) 姓。

qiū jiǎo,(1) 水潭。【例句】:“南有龙兮在山湫”。大龙湫(瀑布,在中国浙江省雁荡山)。(2) 凉。【例句】:“湫兮如风”。 ◎ 低洼。【例句】:湫隘(低湿狭小)。

基本含义

指人的才华出众,有出类拔萃之意。

龙湫的意思

龙湫 [lóng qiū]

1. 雁荡山著名的大瀑布。

[Longqiu Waterfall in Yandang mountain;]

龙湫 引证解释

⒈ 上有悬瀑下有深潭谓之龙湫

《隋书·礼仪志一》:“鹿角生於杨树,龙湫出於 荆谷。”
唐 杜荀鹤 《送吴蜕下第入蜀》诗:“鸟径盘春靄,龙湫发夜雷。”
清 顾炎武 《五台山记》:“北臺最高,后人名之 叶斗峯。有龙湫,其东二十里为 华巖岭。”

⒉ 瀑布名。在 浙江 雁荡山。

前蜀 贯休 《无题》诗:“雁荡 经行云漠漠, 龙湫 宴坐雨濛濛。”


龙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巫释义:⒈指为首的或法术高明的巫师。《史记·滑稽列传》:“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单衣,立大巫后。”宋 陆游《龙湫歌》:“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簫小巫舞。”⒉比喻自己所敬服的人。唐 杜甫《赠韦左丞丈济》诗:“不谓矜餘力,还来謁大巫。”参见“小巫见大巫”。
    • 2.
      大龙湫释义:在 浙江省 雁荡山 马鞍岭 西,是我国著名的大瀑布。水从高约190米的 连云嶂 凌空而下,白练飞泻,极为壮观。为 雁荡 风景三绝之一。也称“龙湫”。
    • 3.
      小巫释义:⒈谓巫师中法术低下者。 《太平御览》卷七三五引《江氏家传》:“营都建邑,皆有明制,著在经典,而无禁忌犯害之文,唯末俗小巫乃有此言。”⒉喻学业技艺低下者。南朝 齐 谢赫《古画品·顾宝先》:“全法 陆 家,事事宗 禀。方之 袁蒨,可谓小巫。”宋 黄人杰《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纷纷我辈小巫耳,健读数过徒噫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大高手!愿献薄技,勿笑小巫也。”参见“小巫见大巫”。⒊年轻的女巫。宋 杨济《云安龙脊滩》诗:“大巫鷄卜占云吉,小巫竹枝歌转激。”宋 陆游《龙湫歌》:“明朝父老来
    • 4.
      梅山释义:⒈山名。在今 浙江省 绍兴县 境。传说为 汉 梅福 隐处之一。宋 陆游《梅子真泉铭》:“距 会稽城 东北七里有山,曰 梅山。山之麓有泉,曰 子真泉。”子真,梅福 之字。宋 陆游《朝中措》词:“明月 梅山 笛夜,和风 禹庙 鶯天。”⒉山名。在今 浙江省 奉化县 境。相传为 梅福 赏游处。《清一统志·浙江·宁波府》:“梅山:在 奉化县 南三十里,旧志谓 梅福 尝游此。兀立众山中,峯峦奇秀,北环大溪,下有龙湫。”⒊山名。在今 安徽省 含山县 境。山上多梅,传为 曹操 行军望梅止渴处。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 5.
      禁沟龙湫释义:禁沟龙湫潼关八景之二。
    • 6.
      雁湫释义:指 浙江 乐清 雁荡山 的 龙湫。
    • 7.
      雁荡山释义:通常指北雁荡山。中国名山。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主峰雁湖岗海拔1 057米。灵峰、灵岩、大龙湫并称雁荡风景三绝。

龙湫(longj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龙湫是什么意思 龙湫读音 怎么读 龙湫,拼音是lóng qiū,龙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龙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