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行将 行将的意思
xíngjiāng

行将

简体行将
繁体行將
拼音xíng jiāng
注音ㄒㄧㄥˊ ㄐㄧㄤ
结构AB式
词性副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jiāng jiàng qiāng,(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组词】:将领。(2) 统率,指挥。【例句】:将百万之众。

基本含义

即将发生或接近发生的事情。

行将的意思

行将 [xíng jiāng]

1. 不久就要;将要。

行将为人所并。——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行将就道。

[about to;]

行将 引证解释

⒈ 即将;将要。

唐 裴夷直 《水亭》诗:“岁律行将变,君恩竟未回。”
明 唐顺之 《赠许太宰》诗:“天子行将问黄髮,老臣何以赞嘉言。”
《水浒传》第四三回:“只见五七个猎户都在那里收窝弓弩箭,见了 李逵 一身血污,行将下岭来,众猎户喫了一惊。”
秦牧 《艺海拾贝·细节》:“西德 有人借口一座古老的教堂行将倾倒,把它封闭起来,在里面绘上假冒的古代壁画。”


国语词典

行将 [xíng jiāng]

⒈ 即将、将要。

唐·裴夷直〈水亭〉诗:「岁律行将变,君恩竟未回。」
《水浒传·第四三回》:「只见五七个猎户,都在那里收窝弓弩箭。见了李逵一身血污,行将下岭来,众猎户吃了一惊。」


行将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即将释义:将要;就要:理想即将实现。 展览会即将闭幕。

行将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暂缓释义:暂且延缓:暂缓执行。暂缓一时。

行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伫看释义:行将看到。《水浒传》第八二回:“一封恩詔出 明光,佇看 梁山 尽束装。”梁启超《中华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总论》:“天如假我数十年乎!我同胞其有联袂而起者乎!佇看近世史中,我 中华 学术思想之位置何如矣。”
    • 2.
      倾柱释义:《淮南子·天文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 之山,天柱折,地维絶。”后因以“倾柱”比喻行将倾覆的政权。
    • 3.
      叩辞释义:拜辞;告别。《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鲍文卿 向 向太守 道:‘……小的而今叩辞了太老爷回 南京 去,丢下儿子跟着太老爷伏侍罢。’”清 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叩辞吾母,走告 青君,行将出走深山,求 赤松子 於世外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这一天长行,少大人到 李大人 处叩辞。”
    • 4.
      坠绪释义:⒈《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絶祀。”孔 传:“太康 失其业以取亡。”后以“坠绪”指行将断绝的皇统。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七:“愿王英德,各遂所安,无恤坠绪。”⒉指行将绝灭的学说。唐 韩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清 恽敬《<说文解字谐声谱>序》:“若夫成一家之絶学,求前人之坠绪,开后来之精识,皋文 此书之所得,盖有未易几及者。”《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设国粹学堂启》:“举凡三仓之雅詁,六艺之精言,九流之坠绪,彼 嬴秦 蒙古 所不能亡者,竟亡于教育普兴之世,不亦大可哀邪!”
    • 5.
      垂死挣扎释义:垂:将近。临死前的挣扎,妄想延长生命。比喻行将灭亡之时的孤注一掷。
    • 6.
      完美收官释义:出自围棋术语收官,收官本是围棋用语,乃是比赛行将结束前的最后阶段,收官的好坏与否,有的时候直接关系到全局的胜负,因此也是个很重要的阶段。
    • 7.
      客衣释义:指客行者的衣着。唐 祖咏《泊扬子津》诗:“江 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夜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唐 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诗:“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宋 晁补之《村居即事》诗:“十载京尘化客衣,故园榆柳识春归。”金 元好问《望苏门》诗:“诸父当年此往还,客衣尘土泪斑斑。”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李兰青诗》:“苍茫云水外,帆挟浪花飞。落日在江树,微寒生客衣。”
    • 8.
      弃甲于思释义:《左传·宣公二年》:“宋 城,华元 为植,巡功。城者謳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復,于思于思,弃甲復来。’”杜预 注:“于思,多鬢之貌。”本为 宋 筑城者讥笑络腮胡子败将 华元 之语,后用“弃甲于思”戏谑应试落第。清 赵翼《慰蕺园下第》诗:“生花不律行将秃,弃甲于思忍復来。”清 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二:“其《题号舍》诗曰:‘年年弃甲笑于思,依旧青鞋布袜来。’”
    • 9.
      挜赊逼讨释义:谓强行将货物赊欠与人又逼讨价款。
    • 10.
      摄收释义:摄取;吸收。鲁迅《三闲集·太平歌诀》引《申报》:“南京市 近日忽发现一种无稽谣传,谓总理墓行将工竣,石匠有摄收幼童灵魂,以合龙口之举。”吴功正《诗贵独创》:“应重视典型感受的提炼,不妨说摄收思想感情方面也有个‘一端’的问题。”
    • 11.
      末运释义:行将衰亡的命运。
    • 12.
      桀逆释义:凶暴忤逆。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彊寇桀逆,拒围一年,操 因此未破。”《后汉书·孔融传》:“窃闻领 荆州 牧 刘表 桀逆放恣,所为不轨。”《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前逆臣 钟会 构造反乱,聚集征行将士,劫以兵威,始吐姦谋,发言桀逆,逼胁众人。”
    • 13.
      横行将释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樊噲 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 ’…… 季布 曰:‘樊噲 可斩也!夫 高帝 将兵四十餘万众,困於 平城,今噲柰何以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面欺!’”后以“横行将”指轻敌的将领。
    • 14.
      活尸释义:指毫无生气的人。 多比喻苟延残喘行将灭亡的事物。
    • 15.
      相将释义:⒈相随,相伴。⒉将近,行将。
    • 16.
      红茶花节释义:“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别称。 柳亚子《一九四九年五月一日为中国工人阶级行将解放全国之第一年首都举行盛大庆祝典礼》诗“忍遣 巴黎 血史志,茶花猩艷异蓝黄”自注:“传説‘五一’工人游行肇始 巴黎,时有男女两青年,盖爱人也。人悬一白茶花,随队伍前进。忽警察开鎗,中两人胸臆,血流如注以死,白茶花亦染成猩红色矣。尔后遂以五月一日为红的五月之开始,復称红茶花节日云。”
    • 17.
      老红释义:行将萎谢的红花。
    • 18.
      行将释义:副词。 即将;就要:行将就绪。行将完工。
    • 19.
      蹴伏释义:蹲伏貌。 《花城》1981年第1期:“飞鹰岩 里有一只硕大无朋的石鹰,形如蹴伏,像在那里养精蓄锐,行将到大海之上搏击长空。”
    • 20.
      遗声坠绪释义:指行将绝灭的诗歌创作传统。

行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伫看释义:行将看到。《水浒传》第八二回:“一封恩詔出 明光,佇看 梁山 尽束装。”梁启超《中华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总论》:“天如假我数十年乎!我同胞其有联袂而起者乎!佇看近世史中,我 中华 学术思想之位置何如矣。”
    • 2.
      倾柱释义:《淮南子·天文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 之山,天柱折,地维絶。”后因以“倾柱”比喻行将倾覆的政权。
    • 3.
      叩辞释义:拜辞;告别。《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鲍文卿 向 向太守 道:‘……小的而今叩辞了太老爷回 南京 去,丢下儿子跟着太老爷伏侍罢。’”清 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叩辞吾母,走告 青君,行将出走深山,求 赤松子 於世外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这一天长行,少大人到 李大人 处叩辞。”
    • 4.
      坠绪释义:⒈《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絶祀。”孔 传:“太康 失其业以取亡。”后以“坠绪”指行将断绝的皇统。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七:“愿王英德,各遂所安,无恤坠绪。”⒉指行将绝灭的学说。唐 韩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清 恽敬《<说文解字谐声谱>序》:“若夫成一家之絶学,求前人之坠绪,开后来之精识,皋文 此书之所得,盖有未易几及者。”《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设国粹学堂启》:“举凡三仓之雅詁,六艺之精言,九流之坠绪,彼 嬴秦 蒙古 所不能亡者,竟亡于教育普兴之世,不亦大可哀邪!”
    • 5.
      垂死挣扎释义:垂:将近。临死前的挣扎,妄想延长生命。比喻行将灭亡之时的孤注一掷。
    • 6.
      完美收官释义:出自围棋术语收官,收官本是围棋用语,乃是比赛行将结束前的最后阶段,收官的好坏与否,有的时候直接关系到全局的胜负,因此也是个很重要的阶段。
    • 7.
      客衣释义:指客行者的衣着。唐 祖咏《泊扬子津》诗:“江 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夜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唐 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诗:“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宋 晁补之《村居即事》诗:“十载京尘化客衣,故园榆柳识春归。”金 元好问《望苏门》诗:“诸父当年此往还,客衣尘土泪斑斑。”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李兰青诗》:“苍茫云水外,帆挟浪花飞。落日在江树,微寒生客衣。”
    • 8.
      弃甲于思释义:《左传·宣公二年》:“宋 城,华元 为植,巡功。城者謳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復,于思于思,弃甲復来。’”杜预 注:“于思,多鬢之貌。”本为 宋 筑城者讥笑络腮胡子败将 华元 之语,后用“弃甲于思”戏谑应试落第。清 赵翼《慰蕺园下第》诗:“生花不律行将秃,弃甲于思忍復来。”清 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二:“其《题号舍》诗曰:‘年年弃甲笑于思,依旧青鞋布袜来。’”
    • 9.
      挜赊逼讨释义:谓强行将货物赊欠与人又逼讨价款。
    • 10.
      摄收释义:摄取;吸收。鲁迅《三闲集·太平歌诀》引《申报》:“南京市 近日忽发现一种无稽谣传,谓总理墓行将工竣,石匠有摄收幼童灵魂,以合龙口之举。”吴功正《诗贵独创》:“应重视典型感受的提炼,不妨说摄收思想感情方面也有个‘一端’的问题。”
    • 11.
      末运释义:行将衰亡的命运。
    • 12.
      桀逆释义:凶暴忤逆。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彊寇桀逆,拒围一年,操 因此未破。”《后汉书·孔融传》:“窃闻领 荆州 牧 刘表 桀逆放恣,所为不轨。”《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前逆臣 钟会 构造反乱,聚集征行将士,劫以兵威,始吐姦谋,发言桀逆,逼胁众人。”
    • 13.
      横行将释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樊噲 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 ’…… 季布 曰:‘樊噲 可斩也!夫 高帝 将兵四十餘万众,困於 平城,今噲柰何以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面欺!’”后以“横行将”指轻敌的将领。
    • 14.
      活尸释义:指毫无生气的人。 多比喻苟延残喘行将灭亡的事物。
    • 15.
      相将释义:⒈相随,相伴。⒉将近,行将。
    • 16.
      红茶花节释义:“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别称。 柳亚子《一九四九年五月一日为中国工人阶级行将解放全国之第一年首都举行盛大庆祝典礼》诗“忍遣 巴黎 血史志,茶花猩艷异蓝黄”自注:“传説‘五一’工人游行肇始 巴黎,时有男女两青年,盖爱人也。人悬一白茶花,随队伍前进。忽警察开鎗,中两人胸臆,血流如注以死,白茶花亦染成猩红色矣。尔后遂以五月一日为红的五月之开始,復称红茶花节日云。”
    • 17.
      老红释义:行将萎谢的红花。
    • 18.
      行将释义:副词。 即将;就要:行将就绪。行将完工。
    • 19.
      蹴伏释义:蹲伏貌。 《花城》1981年第1期:“飞鹰岩 里有一只硕大无朋的石鹰,形如蹴伏,像在那里养精蓄锐,行将到大海之上搏击长空。”
    • 20.
      遗声坠绪释义:指行将绝灭的诗歌创作传统。

行将造句

1.一旦它完全耗尽其核能源,便行将寿终正寝。

2.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行将就木,他们横行霸道的日子不长了。

3.一切反动势力在他们行将灭亡的时候,总是要进行垂死挣扎的。

4.看到所有这些按部就班地实行将会很有趣。

5.在新的文化条件下,许多行将灭绝的剧种枯树生花,获得了新生。

6.在党的文艺政策贯彻落实以后,许多行将绝灭的艺术剧种,又如枯树生花,重新获得了生机。

7.我虽年近八十,行将就木,但还要为祖国的现代化尽自己一份力量。

8.对方已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你就饶了他吧!

9.但老夫行将就木,只求晚年残喘。

10.许多严肃的大报和当地报纸正行将就木。

11.行将就木的恒星孕育出稀薄的球状气云。

12.我已行将就木,别无他求,只希望你们年轻一代能生活、工作得好些。

13.惟有胆小鬼才会羞辱行将就木的君子。

行将(xingj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行将是什么意思 行将读音 怎么读 行将,拼音是xíng jiāng,行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行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