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 [jīn guī]
1. 黄金铸的龟纽官印。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指所佩杂玩之物。
金龟 引证解释
⒈ 黄金铸的龟纽官印。 汉 代皇太子、列侯、丞相、大将军等所用。见《汉官仪》卷下、《汉旧仪补遗》卷上。后泛指高官之印。
引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金龟紫綬,以彰勋则。”
唐 卢照邻 《失群雁》诗:“金龟全写 中牟 印,玉鵠当变 莱芜 釜。”
元 萨都剌 《再赠李溉之学士》诗:“笑掷金龟上酒船,不须图像在 凌烟。”
唐 权德舆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诗:“角巾华髮忽自遂,命服金龟君更与。”
明 沉鲸 《双珠记·西市认母》:“珮玎咚,腰掛金龟,近天颜,谈道经幃。”
⒉ 唐 代官员的一种佩饰。 唐 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袋。 武后 天授 元年,改内外官佩鱼为佩龟。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 中宗 初罢龟袋,复佩鱼。
⒊ 指所佩杂玩之物。
引唐 李白 《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 贺公,於 长安 紫极宫 一见余,呼余为‘謫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王琦 注:“金龟盖是所佩杂玩之类,非 武后 朝内外官所佩之金龟。”
明 何景明 《过寺中饮赠张元德侍御》诗:“腰下金龟在,明朝付酒壚。”
明 徐渭 《贺知章乞鉴湖一曲图》诗:“幸有双眸如 镜水,一逢 李白 解金龟。”
国语词典
金龟 [jīn guī]
⒈ 金色的龟。
引《南史·卷六三·王神念传》:「时有安成望族刘敬躬者,田间得白蛆化为金龟,将销之,龟生光照室,敬躬以为神而祷之。」
⒉ 金印上的龟形纽。
引《文选·曹植·王仲宣诔》:「金龟紫绶,以彰勋则。」
⒊ 唐代三品以上官员所佩的金饰龟袋。见《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
金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龟释义:⒈也叫金龟、草龟、山龟、秦龟。俗称王八。爬行动物。背甲长10—12厘米,有三条纵走的隆起。背面褐色或黑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的斑纹。生活在河流湖泊里,食杂草或小动物。甲可供药用。分布于中国大多数地区。⒉讥称妻子有外遇的人。
- 2.
借紫释义:唐 宋 时规定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服紫,未至三品者特许服紫,称为“借紫”。宋 王溥《唐会要·内外官章服》“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詔”注:“天授 二年八月二十日,左羽林大将军 建昌王 攸寧,赐紫金带。九月二十六日,除纳言,依旧著紫带金龟。借紫自此始也。”《宋史·舆服志五》:“太宗 太平兴国 二年,詔朝官出知节镇及转运使、副,衣緋、緑者并借紫。知防御、团练、刺史州,衣緑者借緋,衣緋者借紫;其为通判,知军监,止借緋。”《宋史·舆服志五》:“或为通判者,许借緋;为知州、监司者,许借紫;任满还朝,仍服本品,此借者也。”
- 3.
命服释义:原指 周 代天子赐予元士至上公九种不同命爵的衣服。后泛指官员及其配偶按等级所穿的制服。唐 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思致政归东都旧居》诗:“角巾华髮忽自遂,命服金龟君更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你就是讨婊子,也不应该叫他穿了我的命服,居然充做夫人。”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董都尉 也是出于一时的感激,他就把他身上脱下的衣服冠带也留给 左贤王,但却没有想到这是以朝廷的命服轻易赠予外人。”
- 4.
土蜂释义:蜂的一种。俗名“马蜂”。即《尔雅·释虫》中之“土蠭”。体圆而长,黑褐色,有细毛,尾有毒针,能螫人。脚短而粗。栖于沙土或朽木中。常捕捉金龟子的幼虫等作为小土蜂的食物。
- 5.
核桃虫释义:即蛴螬。金龟子的幼虫。白色,圆柱状,向腹面弯曲,生活在土里,吃农作物的根和茎,是一种害虫。
- 6.
独角释义:许多种大形的热带鳃角金龟中的任何一种,头上有一个分岔向上弯曲的角。
- 7.
玉鹤释义:⒈玉雕的鹤。 《后汉书·楚王英传》:“英 后遂大交通方士,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⒉指白鹤灯。清 孙枝蔚《元夕观灯有怀令弟季角》诗之二:“踏歌年少着春衣,但为红粧醉不归;何似诗人会行乐,金鰲玉鹤照珠璣。”
- 8.
甲虫释义:鞘翅目昆虫的统称,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是角质,厚而硬,后翅是膜质,如金龟子、天牛、象鼻虫等。
- 9.
结茧释义:结茧不只是蚕的专利。只要是完全变态昆虫,在到达蛹期都能形成囊形保护物。通常由丝腺分泌的丝织成,如蚕和蓖麻蚕的茧。举尾虫、地老虎的茧由泥土胶合而成,金龟子的茧由分泌的粘液和土而成,刺蛾的茧由分泌的钙质而成。
- 10.
蛂蟥释义:甲虫名。俗称金龟子。
- 11.
蛴螬释义:金龟子的幼虫,白色,圆柱状,向腹面弯曲。种类很多,生活在土里,吃农作物的地下部分,是害虫。
- 12.
蟦蛴释义:金龟子的幼虫。
- 13.
蠀螬释义:即蛴螬。金龟子的幼虫。
- 14.
金虫释义:⒈妇女首饰。以黄金制成虫形,故称。⒉金龟子的俗称。⒊比喻灯花。
- 15.
金龟换酒释义:金龟:袋名,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 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 16.
钓凯子释义:指找到女人眼中的金龟婿。
- 17.
鞘翅释义:瓢虫、金龟子等昆虫的前翅,质地坚硬,静止时,覆盖在膜质的后翅上,好像鞘一样。
- 18.
龙虱释义:⒈亦作“龙蝨”。昆虫名。成虫体椭圆形,扁平,黑色或褐色,幼虫体细长。常居水中,夜出飞翔。广东、福建 常捕以为食品。明 屠本畯《闽中海错疏·介部》:“龙虱,似螥蜋而小,黑色,两翅六足,秋月暴风起,从海上飞来,落水田或池塘,海滨人捞取,油盐製藏珍之。”明 陈懋仁《泉南杂志》:“龙虱,如牛粪上虫,似黑而薄,劈食之,小有风味。”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粤人之食鸟兽虫》:“粤 东食品,颇有异於各省者,如犬、田鼠……龙蝨、禾虫是也。”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七》:“龙虱生水中,外甲壳而内软翅,似金龟虫,也能略飞。”⒉一
- 19.
龟印释义:雕成龟形印纽的印章。语本 汉 卫宏《汉官旧仪补遗》卷上:“列侯印黄金龟纽,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后遂用作官印的通称。唐 司空曙《奉和张大夫酬高山人》:“豸冠亲穀弁,龟印识荷衣。”宋 司马光《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蚕丛 龟印解,鶉野隼旟新。”
- 20.
龟紫释义:金龟袋与紫服。唐 宋 时贵官的服饰。唐 初,五品以上官员皆佩鱼袋,三品以上着紫色公服。武后 天授 二年改佩鱼为龟,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中宗 初年罢龟袋,复佩鱼袋。宋 承 唐 制,唯 元丰 间略有更改,四品以上佩金鱼袋服紫。宋 欧阳修《回贺环庆帅天章滕待制谢赐龟紫启》:“伏以龟紫之重,唐制所难。武元衡、牛僧孺 为宰相,裴度 为中丞,李宗閔 为学士,方有是赐。”宋 陆游《秋兴》诗:“龟紫拜恩如梦寐,残年其实一渔蓑。”宋 刘克庄《贺新郎·张倅生日》词:“珠履金釵常满座,问谁人,得似 张公子。驰驥騄,佩龟紫。”参
金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龟释义:⒈也叫金龟、草龟、山龟、秦龟。俗称王八。爬行动物。背甲长10—12厘米,有三条纵走的隆起。背面褐色或黑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的斑纹。生活在河流湖泊里,食杂草或小动物。甲可供药用。分布于中国大多数地区。⒉讥称妻子有外遇的人。
- 2.
借紫释义:唐 宋 时规定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服紫,未至三品者特许服紫,称为“借紫”。宋 王溥《唐会要·内外官章服》“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詔”注:“天授 二年八月二十日,左羽林大将军 建昌王 攸寧,赐紫金带。九月二十六日,除纳言,依旧著紫带金龟。借紫自此始也。”《宋史·舆服志五》:“太宗 太平兴国 二年,詔朝官出知节镇及转运使、副,衣緋、緑者并借紫。知防御、团练、刺史州,衣緑者借緋,衣緋者借紫;其为通判,知军监,止借緋。”《宋史·舆服志五》:“或为通判者,许借緋;为知州、监司者,许借紫;任满还朝,仍服本品,此借者也。”
- 3.
命服释义:原指 周 代天子赐予元士至上公九种不同命爵的衣服。后泛指官员及其配偶按等级所穿的制服。唐 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思致政归东都旧居》诗:“角巾华髮忽自遂,命服金龟君更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你就是讨婊子,也不应该叫他穿了我的命服,居然充做夫人。”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董都尉 也是出于一时的感激,他就把他身上脱下的衣服冠带也留给 左贤王,但却没有想到这是以朝廷的命服轻易赠予外人。”
- 4.
土蜂释义:蜂的一种。俗名“马蜂”。即《尔雅·释虫》中之“土蠭”。体圆而长,黑褐色,有细毛,尾有毒针,能螫人。脚短而粗。栖于沙土或朽木中。常捕捉金龟子的幼虫等作为小土蜂的食物。
- 5.
核桃虫释义:即蛴螬。金龟子的幼虫。白色,圆柱状,向腹面弯曲,生活在土里,吃农作物的根和茎,是一种害虫。
- 6.
独角释义:许多种大形的热带鳃角金龟中的任何一种,头上有一个分岔向上弯曲的角。
- 7.
玉鹤释义:⒈玉雕的鹤。 《后汉书·楚王英传》:“英 后遂大交通方士,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⒉指白鹤灯。清 孙枝蔚《元夕观灯有怀令弟季角》诗之二:“踏歌年少着春衣,但为红粧醉不归;何似诗人会行乐,金鰲玉鹤照珠璣。”
- 8.
甲虫释义:鞘翅目昆虫的统称,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是角质,厚而硬,后翅是膜质,如金龟子、天牛、象鼻虫等。
- 9.
结茧释义:结茧不只是蚕的专利。只要是完全变态昆虫,在到达蛹期都能形成囊形保护物。通常由丝腺分泌的丝织成,如蚕和蓖麻蚕的茧。举尾虫、地老虎的茧由泥土胶合而成,金龟子的茧由分泌的粘液和土而成,刺蛾的茧由分泌的钙质而成。
- 10.
蛂蟥释义:甲虫名。俗称金龟子。
- 11.
蛴螬释义:金龟子的幼虫,白色,圆柱状,向腹面弯曲。种类很多,生活在土里,吃农作物的地下部分,是害虫。
- 12.
蟦蛴释义:金龟子的幼虫。
- 13.
蠀螬释义:即蛴螬。金龟子的幼虫。
- 14.
金虫释义:⒈妇女首饰。以黄金制成虫形,故称。⒉金龟子的俗称。⒊比喻灯花。
- 15.
金龟换酒释义:金龟:袋名,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 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 16.
钓凯子释义:指找到女人眼中的金龟婿。
- 17.
鞘翅释义:瓢虫、金龟子等昆虫的前翅,质地坚硬,静止时,覆盖在膜质的后翅上,好像鞘一样。
- 18.
龙虱释义:⒈亦作“龙蝨”。昆虫名。成虫体椭圆形,扁平,黑色或褐色,幼虫体细长。常居水中,夜出飞翔。广东、福建 常捕以为食品。明 屠本畯《闽中海错疏·介部》:“龙虱,似螥蜋而小,黑色,两翅六足,秋月暴风起,从海上飞来,落水田或池塘,海滨人捞取,油盐製藏珍之。”明 陈懋仁《泉南杂志》:“龙虱,如牛粪上虫,似黑而薄,劈食之,小有风味。”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粤人之食鸟兽虫》:“粤 东食品,颇有异於各省者,如犬、田鼠……龙蝨、禾虫是也。”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七》:“龙虱生水中,外甲壳而内软翅,似金龟虫,也能略飞。”⒉一
- 19.
龟印释义:雕成龟形印纽的印章。语本 汉 卫宏《汉官旧仪补遗》卷上:“列侯印黄金龟纽,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后遂用作官印的通称。唐 司空曙《奉和张大夫酬高山人》:“豸冠亲穀弁,龟印识荷衣。”宋 司马光《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蚕丛 龟印解,鶉野隼旟新。”
- 20.
龟紫释义:金龟袋与紫服。唐 宋 时贵官的服饰。唐 初,五品以上官员皆佩鱼袋,三品以上着紫色公服。武后 天授 二年改佩鱼为龟,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中宗 初年罢龟袋,复佩鱼袋。宋 承 唐 制,唯 元丰 间略有更改,四品以上佩金鱼袋服紫。宋 欧阳修《回贺环庆帅天章滕待制谢赐龟紫启》:“伏以龟紫之重,唐制所难。武元衡、牛僧孺 为宰相,裴度 为中丞,李宗閔 为学士,方有是赐。”宋 陆游《秋兴》诗:“龟紫拜恩如梦寐,残年其实一渔蓑。”宋 刘克庄《贺新郎·张倅生日》词:“珠履金釵常满座,问谁人,得似 张公子。驰驥騄,佩龟紫。”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