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词句 词句的意思

词句

简体词句
繁体詞句
拼音cí jù
注音ㄘˊ ㄐ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í,(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组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组词】: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组词】: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

jù gōu,(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组词】:句子。句法。(2) 〔句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3) 量词,用于语言。【例句】: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基本含义

词句是指语言中的词语和句子,特指用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的语言单位。

词句的意思

词句 [cí jù]

1. 词和句子;字句。

空洞的词句。

[ words and phrases; ]

2. 措辞。

用热情洋溢的词句描写。

[ terms; ]

词句 引证解释

⒈ 词和句子;字句。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观 丘明 之记事也,当 桓 文 作霸, 晋 楚 更盟,则能饰彼词句,成其文雅。”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翻开那知启重新看了一遍,词句尚还妥当,不必改削的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林道静 睁大眼睛注意地听着从他嘴里慢慢流出的美丽动人的词句。”


国语词典

词句 [cí jù]

⒈ 文词和句子。

如:「这篇文章的词句很生动。」


词句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文句释义:文章的词句:文句通顺。

词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叠阳关释义: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
    • 2.
      丽辞释义:⒈亦作“丽词”。 华丽的辞藻。⒉对偶的词句。
    • 3.
      乙正释义:谓勾正词句的倒误。
    • 4.
      书袋释义:⒈装书卷、文件的口袋。唐 王起 有《獭皮书袋赋》。见《文苑英华》卷一○六。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平曾 謁 华州 李相 不遇,因吟一絶而去曰:‘……诗卷却抛书袋里,譬如閒看 华山 来。’”⒉金 大定 十六年规定的官吏佩饰,悬于束带,作为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其质料、颜色,因品级高下而有所不同。参阅《金史·舆服志下》。⒊指古书词句。清 沉起凤《谐铎·十姨庙》:“五姨惯弄书袋,今止要集古人旧句,各成一律。”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题记》:“辛稼轩 在写作歌词的时候,往往喜欢‘掉书袋’,在歌词当中使
    • 5.
      五行生克释义:五行之间相生相克。 相生,谓一物对另一物起促进作用;相克,谓一物对另一物起抑制作用。五行生克说形成于 战国,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因素。对 中国 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等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华光’小説,则皆五行生尅之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以五行生尅推算,那批出来的词句,都是随他意写出来的。”参见“五行相生”、“五行相尅”。
    • 6.
      修词释义:⒈修饰词句。 ⒉指作文。⒊指文辞。
    • 7.
      倒植释义:⒈倒;倒置。 谓将事物的首尾、上下、顺序、性质、是非、地位等颠倒过来,与正常情况相反。⒉倒装,修辞方法之一。有意识地颠倒词句的顺序,以调和音节,错综句法,加强语势。
    • 8.
      倒装释义:⒈修辞方式,用颠倒词句的次序来达到加强语势、语调和突出语意等效果。如安徽民歌如今歌手人人是,唱得长江水倒流,上一句就是如今人人是歌手的倒装。⒉一种语法规则,多见于文言文、外文。如韩愈《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为不知句读、不解惑的倒装,之在此起前置宾语的作用。
    • 9.
      傎倒释义:亦作“傎到”。颠倒;错乱。《仪礼·士丧礼》“祭服不倒”汉 郑玄 注:“敛者趋方,或傎倒衣裳。”《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蔡京 姦足以惑众,辨足以饰非,巧足以移动人主之视听,力足以傎倒天下之是非。”严复《译<天演论>例言》:“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傎到附益,不斤斤於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
    • 10.
      典故释义:诗词或文章等 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 11.
      典雅释义:优美不粗俗:词句典雅。 风格典雅。
    • 12.
      冗赘释义:(文章、讲话等)冗长,不简练:讲演稿发表时,删去了一些冗赘的词句。
    • 13.
      刻句释义:推敲锻炼词句。
    • 14.
      剥体诗释义:诗文最忌讳模式化和套用他人的词句,但也有例外。
    • 15.
      勾乙释义: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形状像“乙”的记号(⌞⌝),表示要抄录下来,作为资料。
    • 16.
      华丽词藻释义:辞藻:诗文中的藻饰,即用作修辞的典故或华丽、工巧有文采的词语。 华丽辞藻:指诗文中那些华丽的词句。
    • 17.
      原文释义:⒈翻译时所根据的词句或文章:译笔能表达出原文精神。⒉征引或转写所依据的文字:引用原文要加引号。抄完之后要跟原文校对一下。
    • 18.
      口吃释义: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通称结巴。
    • 19.
      口头语释义:说话时经常不自觉地说出来的词句:“瞧着办”三个字几乎成了他的口头语。
    • 20.
      只字片语释义: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词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叠阳关释义: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
    • 2.
      丽辞释义:⒈亦作“丽词”。 华丽的辞藻。⒉对偶的词句。
    • 3.
      乙正释义:谓勾正词句的倒误。
    • 4.
      书袋释义:⒈装书卷、文件的口袋。唐 王起 有《獭皮书袋赋》。见《文苑英华》卷一○六。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平曾 謁 华州 李相 不遇,因吟一絶而去曰:‘……诗卷却抛书袋里,譬如閒看 华山 来。’”⒉金 大定 十六年规定的官吏佩饰,悬于束带,作为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其质料、颜色,因品级高下而有所不同。参阅《金史·舆服志下》。⒊指古书词句。清 沉起凤《谐铎·十姨庙》:“五姨惯弄书袋,今止要集古人旧句,各成一律。”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题记》:“辛稼轩 在写作歌词的时候,往往喜欢‘掉书袋’,在歌词当中使
    • 5.
      五行生克释义:五行之间相生相克。 相生,谓一物对另一物起促进作用;相克,谓一物对另一物起抑制作用。五行生克说形成于 战国,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因素。对 中国 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等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华光’小説,则皆五行生尅之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以五行生尅推算,那批出来的词句,都是随他意写出来的。”参见“五行相生”、“五行相尅”。
    • 6.
      修词释义:⒈修饰词句。 ⒉指作文。⒊指文辞。
    • 7.
      倒植释义:⒈倒;倒置。 谓将事物的首尾、上下、顺序、性质、是非、地位等颠倒过来,与正常情况相反。⒉倒装,修辞方法之一。有意识地颠倒词句的顺序,以调和音节,错综句法,加强语势。
    • 8.
      倒装释义:⒈修辞方式,用颠倒词句的次序来达到加强语势、语调和突出语意等效果。如安徽民歌如今歌手人人是,唱得长江水倒流,上一句就是如今人人是歌手的倒装。⒉一种语法规则,多见于文言文、外文。如韩愈《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为不知句读、不解惑的倒装,之在此起前置宾语的作用。
    • 9.
      傎倒释义:亦作“傎到”。颠倒;错乱。《仪礼·士丧礼》“祭服不倒”汉 郑玄 注:“敛者趋方,或傎倒衣裳。”《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蔡京 姦足以惑众,辨足以饰非,巧足以移动人主之视听,力足以傎倒天下之是非。”严复《译<天演论>例言》:“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傎到附益,不斤斤於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
    • 10.
      典故释义:诗词或文章等 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 11.
      典雅释义:优美不粗俗:词句典雅。 风格典雅。
    • 12.
      冗赘释义:(文章、讲话等)冗长,不简练:讲演稿发表时,删去了一些冗赘的词句。
    • 13.
      刻句释义:推敲锻炼词句。
    • 14.
      剥体诗释义:诗文最忌讳模式化和套用他人的词句,但也有例外。
    • 15.
      勾乙释义: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形状像“乙”的记号(⌞⌝),表示要抄录下来,作为资料。
    • 16.
      华丽词藻释义:辞藻:诗文中的藻饰,即用作修辞的典故或华丽、工巧有文采的词语。 华丽辞藻:指诗文中那些华丽的词句。
    • 17.
      原文释义:⒈翻译时所根据的词句或文章:译笔能表达出原文精神。⒉征引或转写所依据的文字:引用原文要加引号。抄完之后要跟原文校对一下。
    • 18.
      口吃释义: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通称结巴。
    • 19.
      口头语释义:说话时经常不自觉地说出来的词句:“瞧着办”三个字几乎成了他的口头语。
    • 20.
      只字片语释义: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词句造句

1.他至今仍然喜欢那些包罗万象而又空洞无物的响亮词句

2.我们在写文章时,要字斟句酌,可有可无的词句要尽量删去。

3.秋天像忧郁的诗人,用优美的词句把秋装点的五彩斑斓。

4.秋天像一位诗人,用优美的词句把秋装点得五彩斑斓。

5.秋像一位诗人,用优美的词句把秋装点得五彩斑斓。

6.悲惨伤疤的背后,是用冒险的词句谱写而成的一首勇敢者之歌,勇者无畏。

7.小红的笔记本上写满了从各处摘抄下来的优美词句

8.词句中一株树,石头,溪水,群山自然万物幻化人的孤独。

9.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10.哲学的意蕴就在于它以简单明了的词句表达深刻的意义,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

11.当脑子里出现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某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

12.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

13.人生是一本书,优美的词句描绘出你昨天的努力和今天的成功。

14.秋像一位诗人,用优美的词句把秋装点得五彩斑斓。

15.如此美妙的词句是我以前从未看过的。

16.我一定会找到这几个词句完成任务,让你对我信服的!

17.春天像一首诗,到处都是她的词句,优雅而清新。

18.这篇理直气壮、词句铿锵的驳议,充分显示了他敢于坚持真理的可贵品质。

词句(cij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词句是什么意思 词句读音 怎么读 词句,拼音是cí jù,词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词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