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夭寿 夭寿的意思
yāoshòu

夭寿

简体夭寿
繁体夭壽
拼音yāo shòu
注音一ㄠ ㄕ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āo,(1) 草木茂盛美丽。【例句】:夭夭(a.茂盛而美丽,如“桃之夭夭”;b.颜色和悦的样子,如“夭夭如也”;c.灾)。(2) 未成年的人死去。【组词】:夭折。

寿

shòu,(1) 年岁,生命。【组词】:寿命。寿终。寿险(人寿保险)。寿终正寝。延年益寿。(2) 活得长久。【例句】:寿考(指长寿)。寿民。寿星。(3) 生日。【组词】:寿辰。寿礼。寿序(祝寿文章)。寿筵。(4) 祝人长寿。【例句】:“起为太上皇寿”。(5) 婉辞,指为死后作准备,或死后才用的。【组词】:寿衣。寿穴。寿材。(6) 姓。

基本含义

形容某人或某物生命短暂,寿命不长。

夭寿的意思

夭寿 [yāo shòu]

1. 短命与长寿。

3. 短命,早死。

夭寿 引证解释

⒈ 短命与长寿。

汉 王充 《论衡·齐世》:“形体同,则丑好齐;丑好齐,则夭寿适。”
唐 贾岛 《哭胡遇》诗:“夭寿知齐理,何曾免叹嗟。”
明 唐寅 《白发》诗:“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⒉ 短命,早死。

《三国演义》第八五回:“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餘,死復何恨?”
《大马扁》第六回回目:“朱一新 论学究渊源, 陈千秋 夭寿归泉壤。”


国语词典

夭寿 [yāo shòu]

⒈ 短命与长寿。

如:「我们并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夭寿祸福。」

⒉ 骂人短命早死的话。

如:「这种人真夭寿,好事不干,整天净做些坏勾当。」


夭寿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短命释义:寿命短促,死得早。

夭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夭寿释义:⒈短命与长寿。 汉 王充《论衡·齐世》:“形体同,则丑好齐;丑好齐,则夭寿适。”唐 贾岛《哭胡遇》诗:“夭寿知齐理,何曾免叹嗟。”明 唐寅《白发》诗:“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⒉短命,早死。《三国演义》第八五回:“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餘,死復何恨?”《大马扁》第六回回目:“朱一新 论学究渊源,陈千秋 夭寿归泉壤。”
    • 2.
      禄命释义:⒈禄食命运。古代宿命论者谓人生的盛衰,祸福、寿夭、贵贱等均由天定。《史记·日者列传》:“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説人志。”汉 王充《论衡·解除》:“案天下人民夭寿贵贱皆有禄命。”三国 魏 曹丕《上留田行》:“禄命悬在苍天。”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夫主京师禄命终,子母孤孀途路穷。”清 王逋《蚓庵琐语》:“﹝星士 方进 ﹞盖必别有异术,假禄命以神其説耳。”⒉指推算禄食命运。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王先生前知》:“阎 即学禄命,年五十,果丧明,而艺亦精。”元 谢应芳《辨惑论》:“禄命之书虽
    • 3.
      禄相释义:有禄的相貌。旧时相术认为人的形体、气色等与人的贵贱、贫富、夭寿等有关。
    • 4.
      精魄释义:⒈精神魂魄。 汉 徐干《中论·夭寿》:“夫形体者人之精魄也,德义令闻者人之荣华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受詔之日,精魄飞散,靡所投死。”宋 苏舜钦《哭曼卿》诗:“唯君颜色不復见,精魄飘忽随朝霞。”清 朱仕琇《与林穆庵书》:“更念大兄磊磊自将,年齿尚缩,而识量德守何裕也,志气精魄何长也。”⒉精神气魄。明 宋濂《见山楼记》:“濂 之学识繆悠,立言无精魄,难以传远。”明 宋濂《元故奉训大夫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杨君墓志铭》:“初君为童子时,属文輒有精魄。”
    • 5.
      身星释义:星命家语。 旧指注定人命运的星宿。迷信者认为天上的星象与人的祸福夭寿有关,故称。
    • 6.
      迂合释义:遇合。《宋书·颜延之传》:“亦犹生有好丑,死有夭寿,人皆知其悬天;至於丁年乖遇,中身迂合者,岂可易地哉!是以君子道命愈难,识道愈坚。”
    • 7.
      通节释义:谓崇尚节操。汉 徐干 《中论·夭寿》:“且夫贤人之道者,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或见危而授命,或望善而遐举……通节之士,实关斯事,其审之云耳。”

夭寿(yao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夭寿是什么意思 夭寿读音 怎么读 夭寿,拼音是yāo shòu,夭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夭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