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阴 [suì yīn]
1. 古代以干支纪年,十二支叫作“岁阴”。太岁。岁暮,年底。
岁阴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以干支纪年,十二支叫作“岁阴”。
引《史记·历书》“焉逢摄提格 太初 元年” 唐 司马贞 索隐引《尔雅·释天》:“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通志·总序》:“太史公 纪年以六甲,后之纪年者以六十甲,或不用六十甲,而用岁阳、岁阴之名。”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又若事物名号,合用数言,岁阳,岁阴,义则难解。”
⒉ 太岁。详“太岁”。
引《史记·天官书》:“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
司马贞 索隐:“太岁在寅,岁星正月晨出东方。”
钱大昕 考异:“岁阴者,太阴也。”
⒊ 岁暮,年底。
引北周 庾信 《岁晚出横门》诗:“年华改岁阴,游客喜登临。”
唐太宗 《除夜》诗:“岁阴穷暮纪,献节啟新芳。”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行当腊侯晚,共惜岁阴残。”
国语词典
岁阴 [suì yīn]
⒈ 古代配合天干、地支以纪年。其中十二地支称为「岁阴」。
引《史记·卷二六·历书》唐·司马贞·索隐:「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⒉ 太岁。
引《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
⒊ 岁暮、年终。
引唐·太宗〈除夜〉诗:「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岁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二支释义:亦作“十二枝”。 《礼记·月令》“其日甲乙”汉 蔡邕 章句:“大挠 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后因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史记·律书》“焉逢摄提格 太初 元年”唐 司马贞 索隐:“《尔雅·释天》云岁阳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自甲至癸为十榦,自子至亥为十二枝。”清 刘斯组《皇极经世
- 2.
单阏释义:岁阴名。 卯年的别称。《尔雅·释天》:“﹝太岁﹞在卯曰单閼。”《史记·天官书》:“单閼岁,岁阴在卯、星居子。”司马贞 索隐引 李巡 曰:“阳气推万物而起,故曰单閼。”汉 贾谊《鵩鸟赋》:“单閼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鹏集予舍。”清 恽敬《祭张皋文文》:“单閼之举,子罢予解,北上折翼,嗷於中野。”
- 3.
叶洽释义:未年的别称。 《史记·天官书》:“叶洽岁:岁阴在未,星居申。”司马贞 索隐引《尔雅》:“在未为叶洽。”
- 4.
大荒落释义:亦作“大荒骆”。 亦作“大芒落”。亦作“大芒骆”。太岁运行到地支“巳”的方位,这一年称大荒落。《尔雅·释天》:“﹝ 太岁 ﹞在巳曰大荒落。”《史记·天官书》:“大荒骆岁:岁阴在巳,星居戌。”因以为十二地支中“巳”的别称。《史记·历书》:“祝犂大芒落四年。”裴駰 集解:“芒,一作‘荒’。”张守节 正义引 姚察 曰:“言万物皆炽盛而大出,霍然落之,故云荒落也。”《史记·历书》“彊梧大荒落四年”唐 司马贞 索隐:“强梧,丁也。大芒骆,巳也。”
- 5.
天泉释义:⒈星名。 《史记·天官书》:“困敦岁:岁阴在子,星居卯。以十一月与氐、房、心晨出,曰天泉。玄色甚明。”⒉池名,也称“天渊”。有二:一在 洛阳 东,为 晋 人游宴之地。《初学记》卷四引 晋 陆翽《邺中记》:“华林园 中千金堤,作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 天泉池。”又引 晋 戴延之《西征记》:“天泉 之南,有东西沟,承御沟水。水之南有 积石坛,云三月三日御坐流杯之处。”一在 江宁,为 南朝 宋 元嘉 年间造。唐 柳宗元《为王京兆贺嘉莲表》:“香激大王之风,影耀 天泉 之水。”按,《宋书·符瑞志下》:“元嘉 二十
- 6.
岁阳释义:⒈亦称“岁雄”。 古代以干支纪年,十干叫“岁阳”。《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宋 洪迈《容斋三笔·岁月日风雷雄雌》:“虞喜 天文论,汉《太初历》十一月甲子夜半冬至云:‘岁雄在閼逢……’又云:‘甲岁雄也,毕月雄也,陬月雌也。’大抵以十干为岁阳,故谓之雄,十二支为岁阴,故谓之雌。”⒉《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阳止”。毛 传:“阳,历阳月也。”郑玄 笺:“十月为阳。”后用以指农历十
- 7.
年馎饦释义:过年时吃的一种面食。宋 陆游《自开岁阴雨连日未止》诗:“应时餺飥聊从俗,耐久 钟馗 儼在门。”原注:“俗有年餺飥之语。予贫甚,今岁遂不能易 钟馗。”
- 8.
掩茂释义:岁阴名。指太岁在戌之年。《汉书·天文志》:“﹝太岁﹞在戌曰掩茂。”《淮南子·天文训》:“掩茂之岁,岁小饥,有兵,蚕不登,麦不为,菽昌,民食七升。”高诱 注:“掩茂,掩蔽茂冒也,言万物皆蔽冒。”参见“阉茂”。
- 9.
摄提格释义:岁阴名。古代岁星纪年法中的十二辰之一。相当于干支纪年法中的寅年。《尔雅·释天》:“太阴在寅曰摄提格。”《史记·天官书》:“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司马贞 索隐:“太岁在寅,岁星正月晨出东方。李巡 云:‘言万物承阳起,故曰摄提格。格,起也。’”参阅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三编第十一章。
- 10.
暮纪释义:一年将尽之时。 唐太宗《除夜》诗:“岁阴穷暮纪,献节啟新芳。”
- 11.
柔兆释义:岁阳名之一,指太岁在“丙”。 古代岁星纪年法用岁阳和岁阴相配合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丙曰柔兆。”《淮南子·天文训》:“民食三升,辰在丙曰柔兆。”高诱 注:“在丙,万物皆生枝布叶,故曰柔兆也。”
- 12.
涒滩释义:岁阴申的别称。 古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申曰涒滩。”《吕氏春秋·序意》:“维 秦 八年,岁在涒滩。”高诱 注:“岁在申名涒滩……涒滩,夸人短舌不能言为涒滩也。”陈奇猷 校释引 谭戒甫 曰:“涒、滩为双声联緜字,亦为 汉 代方言。”《史记·历书》:“横艾涒滩 始元 元年。”张守节 正义:“孙炎 注《尔雅》云:‘涒滩,万物吐秀倾垂之貌也。’”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慈云岭石刻》:“杭州 慈云岭 石壁,有 吴 越 鐫字八行,文云:‘梁 单閼之岁,兴建 龙山,至涒滩之年,开 慈云岭。’”
- 13.
淹茂释义:即阉茂。 岁阴戌的别称,古代用以纪年。《史记·历书》:“横艾淹茂 太始 元年。”司马贞 索隐:“横艾,壬也,《尔雅》作‘玄黓’。淹茂,戌也。”张守节 正义:“太始 元年,壬戌岁也。”
- 14.
蝉焉释义:亦作“蝉嫣”。岁阴名。卯年的别称。又称“单閼”。《尔雅·释天》“﹝太岁﹞在卯曰单閼”清 郝懿行 义疏:“《屈原贾生列传》索隐引 孙炎 本作‘蝉焉’。”
- 15.
赤奋若释义:⒈古代星(岁星)岁(太岁,亦称岁阴、太阴)纪年法所用名称。 谓太岁在丑、岁星在寅的年份为“赤奋若”。《史记·天官书》:“赤奋若岁:岁阴在丑(当斗、牛二宿之位),星居寅(当尾、箕二宿之位)。”《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丑,名曰赤奋若,岁星舍尾、箕。”⒉天神名。《淮南子·墬形训》:“赤奋若,清明风之所生也。”高诱 注:“赤奋若,天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