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书 [gù shū]
1. 古书。旧书。
故书 引证解释
⒈ 旧书;古书。
引《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虔 追紬故书可誌者得四十餘篇,国子司业 苏源明 名其书为《会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文椒本草》:“《癸辛杂识》云:‘至斥卖内府故书於广济库,有出相彩画《本草》一部,极奇。’”
章炳麟 《訄书·原变》:“惟玉独无所见於故书軼事。”
国语词典
故书 [gù shū]
⒈ 旧书或书籍的旧本。
例如:「学校附近有几家贩卖故书的书摊。」
⒉ 古书。
引《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艺传中·郑虔传》:「虔追䌷故书可志者,得四十余篇。」
故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鞭先着释义:晋 刘琨 少负志气,与 祖逖 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 ”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清 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得脱穹廬似脱圍,一鞭先著喜公歸。”
- 2.
余日释义:⒈闲暇时日。《商君书·垦令》:“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餘日。”《文选·傅毅<舞赋>》:“郑 卫 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餘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李善 注:“餘日,听览之餘日也。”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引》:“己丑北还,养疴溪上,稍以餘日,检括诸故书。”⒉多馀的日数。《穀梁传·文公六年》:“闰月者,附月之餘日也。”⒊犹晚年,馀年。清 荀悦《汉纪·宣帝纪》:“故乐与其乡党、宗族共受其赐,以尽吾餘日。”晋 张华《答何劭》诗之一:“从容养餘日,取乐於桑榆。”清 顾炎武《营平二州史事
- 3.
六鹢释义:亦作“六鶂”。 《春秋·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飞,过 宋 都。”杜预 注:“鷁,水鸟。高飞遇风而退。宋 人以为灾,告於诸侯,故书。”《史记·宋微子世家》:“六鶂退蜚,风疾也。”后以指灾异或局势逆转。王闿运《哀江南赋》:“潯阳 之长蛟浪激,横江 之六鷁风吹。下 樅阳 而振籜,逼 金陵 而俯窥。”
- 4.
内辞释义:⒈谓为本国君侯讳饰之辞。《公羊传·桓公十八年》:“夫人外者何?内辞也。”何休 注:“内为公讳辞。”《穀梁传·桓公十年》:“秋,公会 卫侯 于 桃丘,弗遇。弗遇者,志不相得也。弗,内辞也。”范宁 注:“倡会者 卫,鲁 至 桃丘 而 卫 不来,故书‘弗遇’以杀耻。”⒉泛指隐微不显之辞。《穀梁传·隐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闕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钟文烝 补注:“‘有’之疑为内辞其辞最微……‘或’之疑为外辞,其辞较著。”⒊对内的言词。《礼记·曲礼下》“内事曰孝王某
- 5.
凡典释义:常典;一般准则。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仲尼 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 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唐 孔颖达 疏:“此三事皆违凡典,变旧例以起大义,危疑之理,恐人不信,须圣言以为证,故特称 仲尼 以明之。”
- 6.
反马释义:春秋、战国 时,大夫以上嫁女,用马车送到夫家,三个月后,婿家表示夫妻可以偕老,把车留下,把马送回,叫作反马。《左传·宣公五年》:“秋,九月,齐 高固 来逆女,自为也。故书曰:逆 叔姬,即自逆也。冬来,反马也。”孔颖达 疏:“礼送女适於夫氏,留其所送之马,谦不敢自安於夫。若被出弃,则将乘之以归,故留之也。至三月庙见,夫妇之情既固,则夫家遣使反其所留之马,以示与之偕老,不復归也。”
- 7.
外篇释义:古人因事理有别,故书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如《庄子》、《晏子春秋》都分内外篇。
- 8.
握节释义:持守符节。谓不辱君命。《左传·文公八年》:“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唐 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燃脐 郿坞 败,握节 汉 臣回。”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其有 桀 犬,婴此汤罗,衔鬚义愤,终乎握节,各狥所奉,咸有可嘉。”
- 9.
摧絃释义:相传古代 锺子期 听 俞伯牙 弹琴,能从琴音里得知 伯牙 心中想的是高山或是流水。 子期 死后,伯牙 绝去琴弦,不再弹琴。事见《吕氏春秋·本味》、《列子·汤问》。因以“摧絃”为悼念知音的典故。清 王士禛《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诗:“痛絶人琴今已矣,牙生 从此竟摧絃。”
- 10.
敝楮释义:故纸。指古旧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五篇:“﹝ 胡应麟 ﹞谓 耐庵‘尝入市肆紬閲故书,於敝楮中得 宋 张叔夜 禽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
- 11.
昆弥释义:亦作“昆莫”。汉 时 乌孙王 的名号,犹 匈奴 之单于。自 汉宣帝 甘露 元年起,乌孙 有大小二 昆弥,均受 汉 王朝册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王号也,名 猎骄靡,后书‘昆弥’云。”颜师古 注:“昆莫本是王号。而其人名 猎骄靡,故书云‘昆弥’。昆取昆莫,弥取骄靡。弥、靡音有轻重耳,盖本一也。后遂以昆弥为其王号也。”
- 12.
狩地释义:古代天子、诸侯冬猎之地。《春秋·桓公四年》“公狩于 郎”晋 杜预 注:“冬猎曰狩…… 周 之春,夏 之冬也,田狩从 夏 时。郎 非国内之狩地,故书地。”
- 13.
白冢释义:传说中的白色古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居庸关 西。阿英《游龙戏凤》:“据 北京 掌故书载:‘明武宗 微行 大同,得酒家女 李凤,返 京 时,至 居庸关 病殁,因葬之关西,草生其上皆白,故俗称白冢。’”
- 14.
祠兵释义:古代兵将出战,陈于近郊,杀牲飨士卒,谓之“祠兵”。《公羊传·庄公八年》:“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休 注:“礼,兵不徒使,故将出兵必祠於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饗士卒。”王闿运《丁文诚诔》:“曾选士於 衡 湘,截 粤 餉以祠兵。”一说,祠兵即治兵。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泰山 都尉 孔宙 碑”:“第六行‘□□祠兵,遗畔未宁’,祠兵,即治兵也。《左氏春秋·庄八年》甲午,治兵,《公羊》作‘祠兵’,宙 传《严氏春秋》,故书此碑者,亦从《公羊》作‘祠兵’也。”
- 15.
私隙释义:私人的嫌隙。 《南史·张邵传》:“初,王华 与 邵 不和,及 华 参要,亲旧为之危心。邵 曰:‘子陵 方弘至公,岂以私隙害正义?’”王通《元经·元康七年》“梁王 肜(司马肜)陷王师杀 周处”唐 薛收 传:“‘杀 周处’,以 肜 私隙害贤人,故书 肜 陷杀之尔。”
- 16.
诵味释义:吟诵玩味。《晋书·文苑传·袁宏》:“宏 应声答曰:‘感不絶於余心,愬流风而独写。’珣 诵味久之,谓 滔 曰:‘当今文章之美,故当共推此生。’”宋 李觏《<礼论>序》:“予幼而好古,诵味经籍,窥测教志,然卒未能语其纲条,至于今兹年二十四,思之熟矣。”宋 洪迈《容斋续笔·汉官名》:“汉 官名既古雅,故书於史者,皆可诵味。”
- 17.
辞布释义:谓市场上为钱物而引起的争讼。《周礼·地官·司市》“辟布”汉 郑玄 注:“故书辟为辞。郑司农 云:‘辞布,辞讼泉物者也。’”孙诒让 正义:“因争泉物而辞讼,谓之辞布。”参见“辟布”。
- 18.
遣策释义:随葬物的清单。 《仪礼·既夕礼》:“书遣於策。”郑玄 注:“策,简也;遣犹送也,谓所当藏茵以下。”贾公彦 疏:“则尽遣送死者明器之等并赠死者玩好之物,名字多,故书之於策。”《文物》1976年第10期:“遣策,不仅是墓葬随葬品的清单……它对于墓葬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 19.
龚隗释义:《晋书·艺术传·隗炤》载:隗炤 善《易》,临终,书版授其妻曰:“吾亡后当大荒穷,虽尔,慎莫卖宅也。却后五年春,当有詔使来顿此亭,姓 龚,此人负吾金,即以此版往责之。”期日果有 龚 使者止亭中,妻遂赍版往责之。使者执版惘然,不知所以,沉吟良久而悟。乃曰:“贤夫何善?”妻曰:“夫善於《易》,而未曾为人卜也。”使者曰:“噫,可知矣!”乃命取蓍筮之,卦成,抚掌而叹曰:“妙哉 隗生!”于是告 炤 妻曰:“吾不相负金也,贤夫自有金耳……知吾善《易》,故书版以寄意耳。金有五百斤,盛以青瓮,覆以铜柈,埋在堂屋东头。”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