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郡邑 郡邑的意思
jùn

郡邑

简体郡邑
繁体
拼音jùn yì
注音ㄐㄩㄣˋ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ùn, ◎ 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组词】: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yì,(1) 城市,都城。【组词】:城邑。都邑。(2) 旧指县。【例句】: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3)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组词】:采邑。(4) 古同“悒”,愁闷不安。

基本含义

指郡县城市,泛指地方行政区域。

郡邑的意思

郡邑 [jùn yì]

1. 府县。

郡邑 引证解释

⒈ 府县。

唐 元稹 《茅舍》诗:“牧民未及久,郡邑纷如化。”
清 方文 《赠钱驭少》诗:“风尘催战鼓,郡邑走降书。”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诗:“郡邑久萧条,如患染肢肤。”


国语词典

郡邑 [jùn yì]

⒈ 郡与邑。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置邑,相当于现今的省与县。

唐·柳宗元〈封建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郡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乡厉释义:旧指乡里中无亲族等祭祀的鬼。明 沉榜《宛署杂记·土工》:“我朝监古定制,委曲周悉,﹝掖庭采女﹞非有名称,不得赐墓,示有等也……顾掩之亦必有道,而不特比於泰厉、乡厉之末,夫岂真狗马者伦与?”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祭法司命厉》:“祭厉之礼至 明 而备:於京师则祭泰厉(帝王之厉),於王国则祭国厉(诸侯之厉),於各府州县则祭郡邑厉(大夫之厉,亦称“族厉”),於里社则祭乡厉。并各颁有祭文,於每年三月清明、十月朔日行之。”
    • 2.
      侨郡释义:侨置的郡邑。
    • 3.
      八蜡神释义:八蜡,为 周 代有关农事的祭名。后民间附会为驱除虫害、捍灾御患之神。其神为谁说法不一。清 袁枚《新齐谐·鬼多变苍蝇》:“虫鱼皆八蜡神所管,只须向 刘猛 将军处烧香求祷,便可无恙。”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四:“八蜡庙,即将军祠,由来久矣。直省郡邑皆有 刘猛 将军祠,畿辅、齐 鲁 之间,祀之尤谨,究不知为何神。据《畿辅通志》引《灵异録》云,将军姓 刘,名 承忠,元 末指挥,驱蝗保稼,列郡祀之。余按《怡庵杂録》载 宋 景定 四年三月八日,封扬威侯,并载制勅,则神乃南渡名将 刘錡 也。生则敌愾效忠,死而捍灾御患
    • 4.
      半千释义:⒈唐 员馀庆 的别名。《旧唐书·文苑传中·员半千》:“员半千,本名 餘庆 …… 义方 嘉重之,尝谓之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因改名 半千。”⒉金 雷渊 的别号。《金史·雷渊传》:“出巡郡邑,所至有威誉,奸豪不法者立箠杀之。至 蔡州,杖杀五百人,时号曰‘雷半千’。”
    • 5.
      参题释义:亦作“参提”。奏请朝廷惩处。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正德 中,巡抚勑諭,尚云重则参题,轻则发遣巡按御史及三司处。”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内臣辱朝士》:“然邇年矿税诸璫,凌轢督抚大臣,属视藩、臬、监司,参提郡邑长史,縉绅惨祸,又不可胜纪矣。”
    • 6.
      告难释义:⒈犹告急。《史记·秦本纪》:“二十五年,周王 使人告难於 晋 秦。”《南史·王准之传》:“承圣 末,陈武帝 杀太尉 王僧辩,遣 文帝 攻 僧辩 壻 杜龕,龕 告难於 清(王清),引兵援 龕。”清 徐芳《柳夫人小传》:“柳 中夜刺血书讼牘,遣急足诣郡邑告难。”⒉犹攻讦,责难。《资治通鉴·唐高宗显庆三年》:“﹝ 龟兹王 布失毕 ﹞妻 阿史那氏 与其相 那刹 私通,布失毕 不能禁,由是君臣猜阻,各有党与,互来告难。”
    • 7.
      宾贡释义:⒈古代地方向朝廷推举人才时,待以宾礼,贡于京师。《北史·循吏传·梁彦光》:“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於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唐 皇甫曾《送裴秀才贡举》诗:“宾贡年犹少,篇章艺已成。”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至於郡国僚吏,皆府主所署,版檄召用,至而授职,何尝宾贡,亦不试练。”⒉指别国推举而来的贤者。《宋史·外国传三·高丽》:“贡士三等,王城曰土贡,郡邑曰乡贡,他国人曰宾贡。”《宋史·外国传三·高丽》:“詔赐 高丽 宾贡进士 王彬、崔罕 等及第。”⒊归顺纳贡。唐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九夷八
    • 8.
      望郡释义:地理位置重要的郡邑;有声望的郡邑。
    • 9.
      横赋释义:⒈额外的赋税。《新唐书·李珏传》:“﹝ 珏 ﹞迁 河阳 节度使,罢横赋宿逋百餘万。”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三:“州无水患,而民无横赋。”清 顾炎武《文林郎贵州道监察御史王君墓志铭》:“君虽处閒职,而时在上前陈中外大计,其详不得闻,大抵以去横赋、戢悍卒、固民心为急。”⒉指强征赋税。宋 秦观《财用下》:“横赋彊市取之於百姓,非治财之善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郡邑多横赋於民,大为东南之患。”
    • 10.
      治要释义:⒈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周礼·天官·宰夫》:“一曰正,掌官灋以治要。”郑玄 注:“治要,若岁计也。”孙诒让 正义:“谓都计诸凡之总簿书也。”⒉施政之要领。《史记·曹相国世家》:“其治要用 黄 老 术,故相 齐 九年,齐国 安集,大称贤相。”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诏策》:“魏武 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⒊施政之需求。《宋书·裴松之传》:“今使兼散骑常侍 渝 等申令四方,周行郡邑,亲见刺史二千石官长,申述至诚,广询治要。”⒋摘录主要部分。如 唐 初 魏徵 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
    • 11.
      筵燕释义:同“筵宴”。明 唐顺之《镇江丹徒县洲田碑记》:“郡邑公私筵燕,诸所狼藉,岁费且数千金。”
    • 12.
      纍纍若若释义:《汉书·佞幸传·石显》:“民歌之曰:‘牢 邪 石 邪,五鹿 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 ”颜师古 注:“纍纍,重积也。若若,长貌。”后以“纍纍若若”形容官吏众多。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今也幸以二州八县,结一捲土之局,则朝臣之纍纍若若可幸无罪者,又何以谢 韩爌、张凤翔、李邦华 诸臣之或戍或去?”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三》:“亲民之官,非赏功酬劳之具也。有功有劳者以此赏之酬之,即非真有功真有劳者亦奔竞焉,而借以赏之酬之,而郡邑之纍纍若若者不知其所从来矣。”
    • 13.
      纬途释义:古代都城内的东西大道。语本《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郑玄 注:“国中,城内也。经、纬谓涂也。”贾公彦 疏:“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郡邑下·路》:“国都中路曰纬途。”
    • 14.
      荒茀释义:犹荒芜。 《新唐书·袁恕己传》:“贞元 二年,帝以大盗后 关 辅 百姓贫,田多荒茀,詔诸道上耕牛,委京兆府劝课。”宋 李纲《到湖南界首谢表》:“郡邑凋残,奸吏因而渔猎;田畴荒茀,遗民谁与拊循。”
    • 15.
      蕃长释义:唐 宋 时 广州、扬州 等地外商入口贸易,设蕃坊以供聚居,其掌理公务者,名曰“蕃长”。蕃,通“番”。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南海 舶外国船也,每岁至 安南、广州 ……至则本道奏报郡邑,为之喧闐,有蕃长为主领市舶使,籍其名物,纳舶脚,禁珍异。”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广州 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
    • 16.
      衢市释义:街市。 明 王士性《广志绎·两都》:“歷朝以来,都宫郡邑迁徙靡常,城隍墩堑填塞代有,以故洼池渠沼,满眼皆是……欲尽弃之,则室庐衢市,人情重迁,不若退卸稍东,挨 钟山 而填 燕雀。”
    • 17.
      记里堆释义:标示里程的土堆。 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郡邑下·堠》:“《丹铅总録》:‘王子年 云:禹 治水所穿凿处,皆有泥封记,使元熊升其上。此封堠之始。’按《北堂书钞》引《山海经》:‘黄帝 游幸天下,有记里鼓,道路有记里堆。’则堠起 黄帝,非始於 禹。”
    • 18.
      贞女江释义: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载:子胥 至 吴,乞食于 溧阳 女子。子胥 已餐而去,又谓女子曰:“掩夫人之壶浆,无令其露。”女子叹曰:“妾独与母居三十年,自守贞明,不愿从适,何宜馈饭而与丈夫?越亏礼义,妾不忍也。子行矣!”子胥 行,反顾女子,已自投于 濑水。后遂称 溧阳 濑水 为 贞女江。清 卢文弨《<仇山村金渊集>书后》:“其分教 京口 又在前,故其寄 京口 诸友絶句云:‘郡邑山川我旧游,归舟千里十年秋;相逢若问村翁信,贞女江 头狎白鸥。’贞女江,乃指 溧阳 言也。”参见“贞义女”。
    • 19.
      边郡释义:靠近边境的郡邑。泛指边境地区。《汉书·丙吉传》:“﹝ 丙吉 ﹞尝出,适见驛骑持赤白囊,边郡发犇命书驰来至。”南朝 梁 江淹《别赋》:“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三:“惟 元帝 永光 三年,岁比不登,京师穀石二百餘,边郡四百。”清 顾炎武《秀州》诗:“将从 马伏波,田牧边郡北。”
    • 20.
      邑门释义:城门;郡邑之门。

郡邑(jun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郡邑是什么意思 郡邑读音 怎么读 郡邑,拼音是jùn yì,郡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郡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