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物 [wài wù]
1. 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
2. 谓超脱于物欲之外。
4. 指外界的人或事物。
外物 引证解释
⒈ 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
引《庄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龙逄 诛, 比干 戮, 箕子 狂, 恶来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中食论》:“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唐 高适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
宋 曾巩 《救灾议》:“先王之於救灾,髮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赠林公辅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为外物所移夺者,自轻者也。”
⒉ 谓超脱于物欲之外。
引《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弃志,涤荡机变,忘富逸贵,杜遏劝沮,不恤乎穷,不荣乎达,不戚乎毁,不悦乎誉,道家之业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劳生愧 严 郑,外物慕 张 邴。”
⒊ 指外界的人或事物。
引《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坏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补接既多,不可见移,亦恐外物或为异论,不审可有垂许送东府斋理不?”
《梁书·陶弘景传》:“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为务。”
唐 元稹 《赠乐天》诗:“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宋 陆游 《感怀》诗:“一窗修灯下,超然傲 羲 轩。外物自变迁,内景常默存。”
外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以物喜释义:不因外物和自己而或喜或悲。
- 2.
东溟臣释义:《庄子·外物》:“周 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 3.
亮骚释义:地方俗话,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摆谱”或“显派”或“臭美”之类的。 亮骚有多种方式,最为常用的是借助于身外物来亮。
- 4.
任公子释义:古代传说中善于捕鱼的人。 亦称 任公、任父。《庄子·外物》:“任公子 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为饵,蹲乎 会稽,投竿 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鉤,錎没而下,鶩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 得若鱼,离而腊之,自 制河 以东,苍梧 已北,莫不厌若鱼者。”成玄英 疏:“任,国名。任国 之公子。”后常用以指超世的高士。唐 李贺《苦昼短》诗:“谁似 任公子,云中骑碧驴。”明 薛惠《草堂》诗:“平生颇诧 任公子,末路方思 马少游。”
- 5.
假物为用释义:借助外物,为自己所用。
- 6.
内眄释义:犹内视。 道家修养内丹功夫之一。谓闭目不观外物,静神定心,邪妄不侵。
- 7.
内观释义:⒈反省。⒉即内视。道家的修养方法之一。谓不观外物,绝念无想。
- 8.
凈办释义:⒈清静。 心地洁净,不受外物干扰。⒉清静。安定不烦。
- 9.
出薪释义:出去打柴草。《庄子·外物》:“老莱子 之弟子出薪,遇 仲尼。”《淮南子·道应训》:“卒有出薪者,得将军之帷,使归之於执事。”晋 崔豹《古今注·音乐》:“齐 处士 湣 宣 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於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朝飞之操,将以自伤焉。”
- 10.
化化释义:⒈化其所化。犹言感化外物。⒉迭音后缀。用来加强语气。
- 11.
化碧释义:鲜血化作碧玉。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语本《庄子·外物》:“萇弘 死于 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清 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捐躯裹革,壮士化碧形销;矢节投繯,红粉伤心泪尽。”清 孟亮揆《于忠肃墓》诗:“寃血九原应化碧,阴燐千载自沉红。”
- 12.
化物释义:⒈化于物。谓被外物所同化。⒉感化外物;化育外物。
- 13.
反听收视释义:不听不视。 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 14.
变火释义:相传古代钻木取火,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换,取火的木材也相应变换,称“变火”。语出《周礼·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郑玄 注:“郑司农 説以 鄹子 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贾公彦 疏:“火虽是一,四时以木为变,所以禳去时气之疾也”。孙诒让 正义:“谓五时各以其木为燧,钻以取火。《庄子·外物篇》云‘木与木相摩则然’是也。”《隋书·王劭传》:“﹝ 王劭 ﹞曰:‘臣谨案《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
- 15.
口珠释义:《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大儒臚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儒(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后以“口珠”比喻诗词佳句。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苦海》:“剥取他人口珠,是盗儒也!”
- 16.
古井释义:⒈唐 孟郊《列女操》:“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后因以“古井”比喻寂然不为外物所动之心。尤多用于守寡不嫁的妇女。宋 苏轼《临江仙》词:“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元 杨维桢《漫兴》诗之三:“生来不识古井怨,唱得 后主《后庭花》。”鲁迅《坟·寡妇主义》:“个个心如古井,脸若严霜。”⒉喻指富孀和有私蓄的妓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路上行人,都嘖嘖称羡,都説不料这个古井叫他淘着……后来问了旁人,才知道凡娶着不甚正路的妇人--如妓女、寡妇之类--做老婆,却带着银钱来的,叫做
- 17.
善假于物释义: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君子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外物。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是君子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
- 18.
圆机释义:⒈犹环中。喻超脱是非,不为外物所拘牵。⒉指见解超脱,圆通机变。
- 19.
地景释义:⒈《庄子·齐物论》:“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成玄英疏:“影之所待,即是形也。 若使影待於形,形待造物,请问造物復何待乎?斯则待待无穷,卒乎无待也。”影布地上,后世道家遂以“地景”形容无待外物、与道俱化的修养境界。⒉指点缀地面的小景物,如花草等。
- 20.
天光云影释义: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比喻内心对外物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