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 [shī zhí]
1. 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例严重失职。
英[ neglect one's duty; ]
2. 失业。
英[ unemployment; ]
失职 引证解释
⒈ 失去常业;失所。
引《周礼·地官·大司徒》:“十日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
孙诒让 正义:“职谓四民之常职。”
《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伯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宋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札子》:“而 王安石 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致民多失职,閭里怨嗟。”
⒉ 怠忽职守;未尽职责。
引《左传·昭公七年》:“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
杜预 注:“失职有罪。”
《诗·召南·采蘩序》:“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
毛 传:“不失职者,夙夜在公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曾子开 封 曲阜 县子, 谢任伯 封 阳夏 县伯。 曲阜,今 仙源县 ; 阳夏,今 城父县,方疏封时,已无二县矣。司封殆失职也。”
⒊ 失去职权。
引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光武 中兴,身亲庶务,事归臺阁,尚书始重,而 西汉 公卿稍以失职矣。”
⒋ 越职。
引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召学士 王禹玉 草制, 禹玉 辞曰:‘当使舍人院草敕尔,学士非所预,不敢失职也。’”
国语词典
失职 [shī zhí]
⒈ 疏于职务,未尽职责。
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一日失职,则死及之。」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汉王失职,欲从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
反尽职
⒉ 失业、失所。
引《周礼·地官·大司徒》:「十日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
《晋书·卷四 六·刘颂传》:「豪强横肆,则百姓失职矣。」
失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作为释义: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及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失职、渎职等行为。
- 2.
乖职释义:犹失职。
- 3.
余子释义:⒈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 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杜预 注:“卿之庶子为餘子。”《吕氏春秋·报更》:“张仪,魏氏 餘子也。”高诱 注:“大夫庶子为餘子,受氏为 张。”⒉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餘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国有一事,当徵召会聚百姓,则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谓羡也。”孙诒让 正义:“云‘大故,致餘子’者,谓国被灾寇,则发
- 4.
养交释义:亦作“养佼”。谓豢养其私交以成朋党。《管子·明法解》:“故《明法》曰:‘小臣持禄养佼,不以官为事,故官失职。’”郭沫若 等集校引 孙星衍 曰:“《明法篇》‘佼’作‘交’。”《荀子·臣道》:“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杨倞 注:“养交,谓养其与君交接之人,不忤犯使怒也;或曰养其外交若 苏秦、张仪、孟尝君 所至为相也。”宋 叶适《彭子复墓志铭》:“朝廷不养交,乡党不合誉,侃然求其是而已。”《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元年》:“今陛下之臣,持禄养交者多,忠心谋国者少,窃以为陛下乃孤立耳。”
- 5.
凛坎释义:语出《楚辞·九辩》:“坎廩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后以“凛坎”谓不得志,屡经坎坷。
- 6.
半失业释义:虽在工作,但接近丧失职业。
- 7.
参奏释义:向朝廷揭发检举失职官吏的罪状。
- 8.
多多包涵释义:由于情有可原而宽恕某种过失、疏忽、失职或失败——用作客套话。
- 9.
失官释义:⒈犹失职。《左传·昭公九年》:“臣实司味,二御失官,而君弗命,臣之罪也。”⒉谓亡失古代职官制度。《左传·昭公十七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杨伯峻 注引 宋 家铉翁《春秋详说》:“言 周 鲁 俱衰,典章闕坏,而远方小国之君乃知前古官名之沿革,盖録之也。”
- 10.
失旦之鸡释义:忘记报晓的雄鸡。 比喻失职或犯错误的人。
- 11.
失旦鸡释义:误了报晓的鸡。喻失职之人。
- 12.
失旦释义:谓鸡误报晓。比喻工作失职。宋 陆游《晚秋农家》诗:“豢犬使警夜,畜鸡用司旦。彻警盗所窥,失旦固吾患。”清 顾炎武《拟唐人五言八韵·祖豫州闻鸡》:“失旦何年补,先鸣意独难。”
- 13.
失晨之鸡释义:忘记报晓的雄鸡。 比喻失职或犯错误的人。
- 14.
失职释义:没有尽到职责:由于值班人员失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 15.
妇谒释义:谓通过宫廷宠信的女子干求请托。《荀子·大略》:“汤 旱而祷曰:‘……宫室荣与?妇謁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杨倞 注:“謁,谓也。妇謁盛,谓妇言是用也。”《公羊传·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汉 何休 注:“君亲之南郊,以六事谢过自责曰:‘政不一与?民失职与?宫室荣与?妇謁盛与?苞苴行与?谗夫倡与?’”
- 16.
官邪释义:官吏违法失职。 《左传·桓公二年》:“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宋书·周朗传》:“今高卑贸实,大小反称,名之不定,是谓官邪。”宋 洪迈《容斋四笔·台谏分职》:“御史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清会典·刑部·律纲》:“凡明刑勅法,其文有二:曰律,曰例……附其目三百四十有六例,各随之以平庶狱,以儆官邪,以靖兇顽,以昭风劝。”
- 17.
就世释义:⒈犹言逝世。就,终。《国语·越语下》:“先人就世,不穀即位。”韦昭 注:“就世,终世也。”汉 刘向《说苑·君道》:“齐桓公 问於 宁戚 曰:‘筦子 今年老矣,为弃寡人而就世也,吾恐法令不行,人多失职,百姓疾怨,国多盗贼,吾何如而使姦邪不起、民足衣食乎?’”⒉顺从世俗。宋 陆游《寒夜》诗:“低头就世吾所讳,千载 伯鸞 安在哉!”
- 18.
就地免职释义:指某领导干部因违法乱纪、工作失职,党政机关根据文件、制度规定,宣布免去其现任职务,并在原地、原单位继续工作或听候上级安排。
- 19.
尸职释义:犹尸位,失职。
- 20.
廉问释义:察访查问。廉,通“覝”。《史记·秦始皇本纪》:“诸生在 咸阳 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金史·宗雄传》:“朝廷遣使廉问,事难周悉。”《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九年》:“辽 遣五使廉问四方鰥寡孤独及贫乏失职者賑之。”
失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作为释义: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及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失职、渎职等行为。
- 2.
乖职释义:犹失职。
- 3.
余子释义:⒈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 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杜预 注:“卿之庶子为餘子。”《吕氏春秋·报更》:“张仪,魏氏 餘子也。”高诱 注:“大夫庶子为餘子,受氏为 张。”⒉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餘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国有一事,当徵召会聚百姓,则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谓羡也。”孙诒让 正义:“云‘大故,致餘子’者,谓国被灾寇,则发
- 4.
养交释义:亦作“养佼”。谓豢养其私交以成朋党。《管子·明法解》:“故《明法》曰:‘小臣持禄养佼,不以官为事,故官失职。’”郭沫若 等集校引 孙星衍 曰:“《明法篇》‘佼’作‘交’。”《荀子·臣道》:“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杨倞 注:“养交,谓养其与君交接之人,不忤犯使怒也;或曰养其外交若 苏秦、张仪、孟尝君 所至为相也。”宋 叶适《彭子复墓志铭》:“朝廷不养交,乡党不合誉,侃然求其是而已。”《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元年》:“今陛下之臣,持禄养交者多,忠心谋国者少,窃以为陛下乃孤立耳。”
- 5.
凛坎释义:语出《楚辞·九辩》:“坎廩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后以“凛坎”谓不得志,屡经坎坷。
- 6.
半失业释义:虽在工作,但接近丧失职业。
- 7.
参奏释义:向朝廷揭发检举失职官吏的罪状。
- 8.
多多包涵释义:由于情有可原而宽恕某种过失、疏忽、失职或失败——用作客套话。
- 9.
失官释义:⒈犹失职。《左传·昭公九年》:“臣实司味,二御失官,而君弗命,臣之罪也。”⒉谓亡失古代职官制度。《左传·昭公十七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杨伯峻 注引 宋 家铉翁《春秋详说》:“言 周 鲁 俱衰,典章闕坏,而远方小国之君乃知前古官名之沿革,盖録之也。”
- 10.
失旦之鸡释义:忘记报晓的雄鸡。 比喻失职或犯错误的人。
- 11.
失旦鸡释义:误了报晓的鸡。喻失职之人。
- 12.
失旦释义:谓鸡误报晓。比喻工作失职。宋 陆游《晚秋农家》诗:“豢犬使警夜,畜鸡用司旦。彻警盗所窥,失旦固吾患。”清 顾炎武《拟唐人五言八韵·祖豫州闻鸡》:“失旦何年补,先鸣意独难。”
- 13.
失晨之鸡释义:忘记报晓的雄鸡。 比喻失职或犯错误的人。
- 14.
失职释义:没有尽到职责:由于值班人员失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 15.
妇谒释义:谓通过宫廷宠信的女子干求请托。《荀子·大略》:“汤 旱而祷曰:‘……宫室荣与?妇謁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杨倞 注:“謁,谓也。妇謁盛,谓妇言是用也。”《公羊传·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汉 何休 注:“君亲之南郊,以六事谢过自责曰:‘政不一与?民失职与?宫室荣与?妇謁盛与?苞苴行与?谗夫倡与?’”
- 16.
官邪释义:官吏违法失职。 《左传·桓公二年》:“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宋书·周朗传》:“今高卑贸实,大小反称,名之不定,是谓官邪。”宋 洪迈《容斋四笔·台谏分职》:“御史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清会典·刑部·律纲》:“凡明刑勅法,其文有二:曰律,曰例……附其目三百四十有六例,各随之以平庶狱,以儆官邪,以靖兇顽,以昭风劝。”
- 17.
就世释义:⒈犹言逝世。就,终。《国语·越语下》:“先人就世,不穀即位。”韦昭 注:“就世,终世也。”汉 刘向《说苑·君道》:“齐桓公 问於 宁戚 曰:‘筦子 今年老矣,为弃寡人而就世也,吾恐法令不行,人多失职,百姓疾怨,国多盗贼,吾何如而使姦邪不起、民足衣食乎?’”⒉顺从世俗。宋 陆游《寒夜》诗:“低头就世吾所讳,千载 伯鸞 安在哉!”
- 18.
就地免职释义:指某领导干部因违法乱纪、工作失职,党政机关根据文件、制度规定,宣布免去其现任职务,并在原地、原单位继续工作或听候上级安排。
- 19.
尸职释义:犹尸位,失职。
- 20.
廉问释义:察访查问。廉,通“覝”。《史记·秦始皇本纪》:“诸生在 咸阳 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金史·宗雄传》:“朝廷遣使廉问,事难周悉。”《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九年》:“辽 遣五使廉问四方鰥寡孤独及贫乏失职者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