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指使 指使的意思
zhǐshǐ

指使

简体指使
繁体
拼音zhǐ shǐ
注音ㄓˇ ㄕ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ǐ,(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组词】: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例句】:下了三指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组词】: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4) 点明,告知。【组词】: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5) 直立,竖起。【例句】: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组词】:指标。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使

shǐ,(1) 用。【组词】: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2) 派,差谴。【组词】:使唤。使命。使女。(3) 让,令,叫。【组词】:迫使。(4) 假若。【组词】:假使。即使。(5) 奉命办事的人。【组词】: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基本含义

指使是指通过命令或指示使他人去做某事。

指使的意思

指使 [zhǐ shǐ]

1. 指挥;支使。

任凭机遇指使,漫无目的地行动。

[ incite; conduct; ]

2. 煽动某人去做某事。

指使人推翻政府。

[ instigate; ]

指使 引证解释

⒈ 差遣;使唤。

《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郑玄 注:“指事使人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代公》:“能相救免,毕身为扫除之妇,以奉指使。”
《水浒传》第七四回:“头领到此,必有指使。”
《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一个丫头指使到二十六岁,你待指使他到老么?”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这部分人为啥甘愿听旁人指使?那部分人为啥理直气壮地指使旁人。”

⒉ 谓幕后出谋唆使。

《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马给事 一个门生,又参了 王振 一本, 王振 疑心座主指使而然。”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在散地而攻小人,则以为授意指使也。”
巴金 《家》三十:“因为 高 家已经有人传言 觉民 的行为是受了姑母的指使。说姑母之所以指使他反对这件亲事,就是想把 琴 嫁给他。”

⒊ 宋 代将领或州县官属下供差遣的低级军官。

宋 司马光 《乞罢保甲札子》:“事干保甲,州县皆不得关预,管内百姓不得处治,其巡检、指使、保正、保长,竞为侵扰,蚕食无厌。”
《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一日, 广州 守将差指使 贺承信 捧了公牒,到 封州 将领司投递。”


国语词典

指使 [zhǐ shǐ]

⒈ 出主意叫人动手去做。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刻却在我家!我家与他拿了去,就像是我家指使的。」

教唆 指示

劝阻


指使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唆使释义:指使或挑动别人去做坏事:受人唆使。
    • 2.
      指派释义:派遣(某人去做某项工作):受人指派。指派他担当这个任务。
    • 3.
      指示释义:⒈指给人看:指示剂。 指示代词。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局长指示我们必须按期完成任务。⒊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执行上级的指示。
    • 4.
      教唆释义:怂恿指使(别人做坏事):这伙人专门教唆青少年偷窃。

指使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劝阻释义:劝人不要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好言劝阻。 极力劝阻。

指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民同俗释义:指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 2.
      三青鸟释义:⒈传说中的仙鸟名。⒉借指使者。
    • 3.
      业海释义:佛教指使人沉沦的无边的罪恶。
    • 4.
      中山舰事件释义:也叫三二○事件。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其亲信下令调共产党人李之龙担任舰长的中山舰到黄埔候用,随即反诬共产党“擅入黄埔”“阴谋暴动”。接着于3月20日拘捕了中山舰舰长等共产党员五十多人,又强迫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退出,并调动军队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这是蒋介石反对共产党、企图篡夺国民革命军领导权的阴谋事件。
    • 5.
      主使释义:出主意使别人去做坏事;指使:受人主使。
    • 6.
      事力释义:⒈用力。《韩非子·五蠹》:“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餘,故民不争。”⒉指使用武力。汉 桓宽《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圣人不加兵,不事力焉。”《晋书·食货志》:“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他。”⒊供役使的人,仆役。《宋书·萧思话传》:“思话 以去州无復事力,倩府军身九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邢子才 ﹞以光禄大夫归养私庭,所在之处,给事力五人。”《魏书·成淹传》:“时迁都,高祖 以 淹 家无行资,敕给事力,送至 洛阳。”⒋能力;力量。宋 苏轼
    • 7.
      今蝉蜕壳释义:金蝉脱壳。 今,通“金”。指使用计谋而逃脱。
    • 8.
      他乡遇故知释义: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 9.
      佚乐释义:⒈悠闲安乐。⒉指使悠闲安乐。
    • 10.
      使主释义:⒈指节度使。 唐 代节度使为一道之主,故称。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迁善》:“﹝ 刘位 ﹞曰:判官是幕宾,使主无受拜之礼。”《资治通鉴·唐文宗大和元年》:“宪诚 遣亲吏至中书请事,韦处厚 谓曰:‘晋公 於上前以百口保尔使主。’”胡三省 注:“节度使为一道之主,故对其属吏称之为使主。”⒉指使者中的正职。《周书·陆通传》:“初修邻好,盛选行人。詔 逞 为使主,尹公正 为副以报之。”
    • 11.
      使嗾释义:用口发声来指使狗。
    • 12.
      使枪弄棒释义: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
    • 13.
      使费释义:⒈花费,开支。泛指使用钱。⒉指开支的费用。⒊指用于打点、贿赂的费用。⒋指用钱财打点、贿赂。
    • 14.
      保温释义:保持温度,通常指使热不散出去:保温杯。积雪可以保温保墒。
    • 15.
      假冒伪劣释义:以假充真,伪造劣质。 指产品或商品冒用其它牌名进行伪造,或质量低劣。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 16.
      催熟释义:⒈用物理、化学等方法促使植物果实加快成熟。⒉指使人或事物过早地成熟。
    • 17.
      儆惕释义:⒈戒惧。⒉指使戒惧。
    • 18.
      克伐释义:⒈攻打,讨伐。⒉损害。⒊中医学名词。指使用性峻伤元的攻破消导药物。⒋征服;克服。⒌中医采用的驱除、攻逐等治疗方法,稍过即伤元气,因有“剋伐”之称。
    • 19.
      六度释义:⒈谓天、地、春、夏、秋、冬乃万物之制度。⒉佛教语。又译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罗蜜多)的意译。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灭)之彼岸的六种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虑(禅定)、智慧(般若)。
    • 20.
      凭几释义:⒈《书·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后以“凭几”指帝后临终付托。宋 苏轼《答许状元启》:“先皇帝未明求衣,久已格於至治,洮盥凭几,尚不忘於选贤。”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隆庆七相之去》:“至 穆宗 凭几,仅 高 张 二公受遗。”《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孝定李太后》:“先生亲受先帝付託,其朝夕纳诲,终先帝凭几之谊。”⒉凭靠几案。唐 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閤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清 龚自珍《明良论二》:“凭几其杖,顾盼指使,则徒隶之人至。”⒊靠在几上。宋 朱熹《答陈

指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民同俗释义:指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 2.
      三青鸟释义:⒈传说中的仙鸟名。⒉借指使者。
    • 3.
      业海释义:佛教指使人沉沦的无边的罪恶。
    • 4.
      中山舰事件释义:也叫三二○事件。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其亲信下令调共产党人李之龙担任舰长的中山舰到黄埔候用,随即反诬共产党“擅入黄埔”“阴谋暴动”。接着于3月20日拘捕了中山舰舰长等共产党员五十多人,又强迫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退出,并调动军队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这是蒋介石反对共产党、企图篡夺国民革命军领导权的阴谋事件。
    • 5.
      主使释义:出主意使别人去做坏事;指使:受人主使。
    • 6.
      事力释义:⒈用力。《韩非子·五蠹》:“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餘,故民不争。”⒉指使用武力。汉 桓宽《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圣人不加兵,不事力焉。”《晋书·食货志》:“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他。”⒊供役使的人,仆役。《宋书·萧思话传》:“思话 以去州无復事力,倩府军身九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邢子才 ﹞以光禄大夫归养私庭,所在之处,给事力五人。”《魏书·成淹传》:“时迁都,高祖 以 淹 家无行资,敕给事力,送至 洛阳。”⒋能力;力量。宋 苏轼
    • 7.
      今蝉蜕壳释义:金蝉脱壳。 今,通“金”。指使用计谋而逃脱。
    • 8.
      他乡遇故知释义: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 9.
      佚乐释义:⒈悠闲安乐。⒉指使悠闲安乐。
    • 10.
      使主释义:⒈指节度使。 唐 代节度使为一道之主,故称。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迁善》:“﹝ 刘位 ﹞曰:判官是幕宾,使主无受拜之礼。”《资治通鉴·唐文宗大和元年》:“宪诚 遣亲吏至中书请事,韦处厚 谓曰:‘晋公 於上前以百口保尔使主。’”胡三省 注:“节度使为一道之主,故对其属吏称之为使主。”⒉指使者中的正职。《周书·陆通传》:“初修邻好,盛选行人。詔 逞 为使主,尹公正 为副以报之。”
    • 11.
      使嗾释义:用口发声来指使狗。
    • 12.
      使枪弄棒释义: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
    • 13.
      使费释义:⒈花费,开支。泛指使用钱。⒉指开支的费用。⒊指用于打点、贿赂的费用。⒋指用钱财打点、贿赂。
    • 14.
      保温释义:保持温度,通常指使热不散出去:保温杯。积雪可以保温保墒。
    • 15.
      假冒伪劣释义:以假充真,伪造劣质。 指产品或商品冒用其它牌名进行伪造,或质量低劣。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 16.
      催熟释义:⒈用物理、化学等方法促使植物果实加快成熟。⒉指使人或事物过早地成熟。
    • 17.
      儆惕释义:⒈戒惧。⒉指使戒惧。
    • 18.
      克伐释义:⒈攻打,讨伐。⒉损害。⒊中医学名词。指使用性峻伤元的攻破消导药物。⒋征服;克服。⒌中医采用的驱除、攻逐等治疗方法,稍过即伤元气,因有“剋伐”之称。
    • 19.
      六度释义:⒈谓天、地、春、夏、秋、冬乃万物之制度。⒉佛教语。又译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罗蜜多)的意译。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灭)之彼岸的六种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虑(禅定)、智慧(般若)。
    • 20.
      凭几释义:⒈《书·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后以“凭几”指帝后临终付托。宋 苏轼《答许状元启》:“先皇帝未明求衣,久已格於至治,洮盥凭几,尚不忘於选贤。”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隆庆七相之去》:“至 穆宗 凭几,仅 高 张 二公受遗。”《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孝定李太后》:“先生亲受先帝付託,其朝夕纳诲,终先帝凭几之谊。”⒉凭靠几案。唐 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閤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清 龚自珍《明良论二》:“凭几其杖,顾盼指使,则徒隶之人至。”⒊靠在几上。宋 朱熹《答陈

指使造句

1.我在广州,他在北京,两地相距遥远,这事发生后,怎么一口咬定是我指使他干的,这不是白日见鬼么?

2.我在广州,他在北京,怎么一口咬定是我指使他干的,真是白日见鬼了?

3.这件事从头到尾都由她垂帘听政,幕后指使者是她。

4.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听从那气焰逼人的老板指使

5.这些动词都是指使已知或应是鲜为人知的东西为人所知。

6.如果是你指使的,就构成犯罪,但是假如是朋友替你出气,就与你无关。但是,你必须出庭作证。

7.不要凡事顺从孩子。当孩子无礼地指使父母亲做某事的时候,可以不理睬他。

指使(zh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指使是什么意思 指使读音 怎么读 指使,拼音是zhǐ shǐ,指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指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