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撮土 撮土的意思
cuō

撮土

简体撮土
繁体
拼音cuō tǔ
注音ㄘㄨㄛ ㄊ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uō zuǒ,(1) 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组词】:撮成一堆。撮土。撮合。(2) 取,摘取。【组词】:撮要。(3) 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组词】:撮药。(4)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千分之一。(5) 量词。【组词】:一撮米。(6) 撮东西用的器具。【组词】:撮子。撮箕。 ◎ 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例句】:剪下一撮头发。

tǔ,(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组词】:土壤。黄土。(2) 疆域。【组词】:国土。领土。(3) 本地的,地方性的。【组词】:故土。(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例句】: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组词】:土气。(6) 未熬制的鸦片。【组词】:烟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组词】:土族。(9) 姓。

基本含义

指随手拿起一把土,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撮土的意思

撮土 [cuō tǔ]

2. 谓聚土而取之。

3. 一撮之土。喻量少。语出《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

撮土 引证解释

⒈ 谓聚土而取之。

元 柯丹邱 《荆钗记·祭江》:“只得撮土为香,礼虽微,姑表情意坚。”

⒉ 一撮之土。喻量少。

语出《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巖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令狐相书》:“未知顺风弱力,撮土微形,获参一日之高踪,何报千钧之重意。”


国语词典

撮土 [cuō tǔ]

⒈ 把土聚集起来。

明·朱权《荆钗记·第三〇出》:「只得撮土为香,礼虽微,表姑情意坚。」
《红楼梦·第六二回》:「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

⒉ 一撮土,形容极少的东西。

《文苑英华·卷二九·地类五·蒋防·聚米为山赋》:「缩地势于撮土之间,孰云见小,备山形于握粟之内,何虑功亏。」
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撮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拳石释义:⒈指园林假山。 唐 白居易《过骆山人野居小池》诗:“拳石苍苔翠,尺波烟杳眇。”《旧唐书·阳惠元传》:“凡歷三朝,殆二十年,国家不敢兴拳石撮土之役。”亦指供陈设用的玲珑岩石。清 孔尚任《桃花扇·传歌》:“这是 蓝田叔 画的拳石呀!”⒉小石块。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剑门关 皆石无寸土,潼关 皆土无拳石。”明 刘基《拟连珠》之三五:“盖闻奔马之轮,拳石碍之而格;迅川之水,束草投之则凝。”
    • 2.
      撮土为香释义: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以撮土代替烧香敬神。
    • 3.
      撮土焚香释义: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 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 4.
      撮土释义:⒈谓聚土而取之。⒉一撮之土。喻量少。语出《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巖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唐黄滔《代郑郎中上令狐相书》:“未知顺风弱力,撮土微形,获参一日之高踪,何报千钧之重意。”
    • 5.
      撮壤释义:撮土。
    • 6.
      画地释义:⒈在地上画界线。 《孙子·虚实》:“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⒉以手或物划于地上。《西京杂记》卷三:“淮南王 好方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巖。”《宋史·欧阳修传》:“四岁而孤,母 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⒊指以手或物在地上画形或写字。《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蚡 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 魏其、灌夫 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说郛》卷七三引 唐 韦续《书诀墨薮》:“钟繇 教其子

撮土(cuo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撮土是什么意思 撮土读音 怎么读 撮土,拼音是cuō tǔ,撮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撮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