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g dàng,
zuì,(1) 犯法的行为。【组词】: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组词】: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3) 刑罚。【组词】:判罪。畏罪。待罪。请罪。(4) 苦难,痛苦。【组词】:受罪。
1. 谓应该抵罪;抵罪。
3. 谓罚当其罪。
⒈ 谓应该抵罪;抵罪。 《左传·襄公十九年》:“郑子孔 之为政也专,国人患之,乃讨 西宫 之难与 纯门 之师。
引子孔 当罪,以其甲及 子革、子良氏 之甲守。”
杨伯峻 注:“当罪,古代刑法术语。 《汉书·刑法志》:‘以其罪名当报之。’”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若是受了他买告咱当罪,若是有证见便承伏。”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小人并然不敢,若有证见,小人便当罪。”
⒉ 谓罚当其罪。
引《管子·问》:“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
尹知章 注:“所刑皆当其罪,故人不交相讼。”
《荀子·君子》:“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
1.这个案子你们在处理时罚不当罪,建议在量刑上再研究一次。
2.被告人认为法庭判得不公正,罚不当罪,有权上诉。
3.但只有当罪犯负隅顽抗时,警察才被准许使用手铐。
4.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