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屈滞 屈滞的意思
zhì

屈滞

简体屈滞
繁体屈滯
拼音qū zhì
注音ㄑㄨ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ū,(1) 使弯曲,与“伸”相对。【例句】:屈曲(qū)。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2) 低头,降服。【组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3) 冤枉,叫人不痛快。【组词】: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4) 理亏。【例句】: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5) 姓。

zhì,(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组词】: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2) 遗落。【例句】:“此有滞穗”。

基本含义

指思想、情感受挫,无法顺畅流畅。

屈滞的意思

屈滞 [qū zhì]

1. 久居下位。

2. 指久居下位之人。

4. 形容语言艰涩。

屈滞 引证解释

⒈ 久居下位。

《北齐书·段荣传》:“诸人膝行跪伏,称觴上寿,或自陈屈滞,更请转官。”
南朝 陈 徐陵 《右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君非屈滞,岂可相期?”

⒉ 指久居下位之人。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騭 前后荐达屈滞,救解患难,书数十上。”

⒊ 形容语言艰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比復商略三史,探颐百家,谈 老 庄 之奥区,披《风》《雅》之絶旨,包十圣,贯三才,箴八儒,擿五礼, 华 无不应声屈滞。”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果而有娠,母忽聪明,高论剧谈,言无屈滞。”


国语词典

屈滞 [qū zhì]

⒈ 命运乖滞,屈居下位的人。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步骘传》:「骘前后荐达屈滞,救解患难,书数十上。」

⒉ 应对困难。晋·干宝 。」

《搜神记·卷十八》:「包十圣,贯三才,箴八儒,擿五礼,华无 不应声屈滞。」


屈滞(qu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屈滞是什么意思 屈滞读音 怎么读 屈滞,拼音是qū zhì,屈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屈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