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屈志 屈志的意思
zhì

屈志

简体屈志
繁体
拼音qū zhì
注音ㄑㄨ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ū,(1) 使弯曲,与“伸”相对。【例句】:屈曲(qū)。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2) 低头,降服。【组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3) 冤枉,叫人不痛快。【组词】: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4) 理亏。【例句】: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5) 姓。

zhì,(1) 意向。【组词】: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2) 记在心里。【组词】:志喜。志哀。永志不忘。(3) 记载的文字。【组词】: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组词】:标志。(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组词】:志子。用碗志志。(6) 姓。

基本含义

屈服于困难,放弃志向。

屈志的意思

屈志 [qū zhì]

1. 谓曲意迁就,抑制意愿。

屈志 引证解释

⒈ 谓曲意迁就,抑制意愿。

《楚辞·九章·思美人》:“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李弘度 常叹不遇, 殷扬州 知其家贫,问:‘君能屈志百里不?’”
南朝 梁武帝 《征庾詵庾承先诏》:“勒州县时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盐梅。”
邹鲁 《丁未镇南关之役》:“然时不我与,屈志事仇,食其禄有年矣。”


国语词典

屈志 [qū zhì]

⒈ 委曲自己的心志意愿。

《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屈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哺糟释义:⒈饮酒;吃酒糟。唐 元稹《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饯筵君置醴,随俗我餔糟。”宋 梅尧臣《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予无奈何亦思饮,饮竭甖瓮从餔糟。”⒉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语出《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宋 苏轼《再和》:“当年 曹 守我 胶 西,共厌餔糟与汩泥。”清 吴伟业《鲞鹤》诗:“云霄岂有餔糟计,饮啄寧关逐臭餘。”参见“餔糟歠醨”。
    • 2.
      哺糟啜醨释义:吃酒糟,喝薄酒。指追求一醉。亦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亦比喻文字优美,令人陶醉。同“哺糟歠醨”。
    • 3.
      屈志释义:谓曲意迁就,抑制意愿。《楚辞·九章·思美人》:“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李弘度 常叹不遇,殷扬州 知其家贫,问:‘君能屈志百里不?’”南朝 梁武帝《征庾詵庾承先诏》:“勒州县时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盐梅。”邹鲁《丁未镇南关之役》:“然时不我与,屈志事仇,食其禄有年矣。”
    • 4.
      枉志释义:屈志,改变心志。
    • 5.
      盐梅释义:⒈盐和梅子。 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梁书·处士传·庾詵》:“勒州县时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盐梅。”清 李渔《玉搔头·分任》:“急递盐梅信,飞传鼎鼐家。”郭沫若《创造十年》十三:“外来稿件不加减一下盐梅,它是不肯入口的。”⒉调和;和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声得盐梅,响滑榆槿。”宋 苏辙《除冯京彰德军节度使制》:“和而不同,性有盐梅之德。”⒊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唐 白居易《寄两
    • 6.
      餔糟啜漓释义:吃酒糟,喝薄酒。指追求一醉。亦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亦比喻文字优美,令人陶醉。同“餔糟歠醨”。
    • 7.
      餔糟啜醨释义:吃酒糟,喝薄酒。指追求一醉。亦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亦比喻文字优美,令人陶醉。同“餔糟歠醨”。
    • 8.
      餔糟歠漓释义:吃酒糟,喝薄酒。 指追求一醉。亦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亦比喻文字优美,令人陶醉。同“餔糟歠醨”。
    • 9.
      餔糟歠醨释义:⒈吃酒糟,喝薄酒。指追求一醉。⒉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⒊比喻文字优美,令人陶醉。

屈志(qu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屈志是什么意思 屈志读音 怎么读 屈志,拼音是qū zhì,屈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屈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