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 [jiǔ bù]
1. 指各个区域。即九州。
九部 引证解释
⒈ 指各个区域。
引《山海经·西山经》:“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郭璞 注:“主九域之部界、天帝苑囿之时节也。”
⒉ 即九州。参见“九州”。
引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畅轂鏤膺, 燕 南 赵 北,若水将通,九部可勒。”
倪璠 注:“九部,九州。”
谭作民 《噩梦》诗:“黄帝 穆王 相郊迎,随詔 肩吾 檄九部。”
九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经释义:⒈九条南北向的大道。 ⒉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九项准则。⒊九部儒家经典。名目相传不一。
- 2.
九通释义:《通典》等九部政书的总称。
- 3.
九部乐释义:隋 及 唐 初宫廷的九部宴会乐曲。
- 4.
元匠释义:巨匠;大师。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义解三·释僧济》:“﹝ 济 ﹞年始过立,便出邑开讲,歷当元匠。”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善提流支 译出经论三十九部,一百二十七卷,被称为‘译经之元匠’。”
- 5.
十部乐释义:唐 初宫廷宴享时,沿 隋 制奏九部乐。
- 6.
古今图书集成释义:大型类书。 原名《古 今图书汇编》。清康熙时陈梦雷等原辑,雍正时命蒋廷锡等重新编校,改为此名。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编,下分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每部先汇考,次总 论,有图表、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外编等项目。内容广泛,资料丰富。
- 7.
胡芦笙释义:即葫芦笙。吹管乐器。历史悠久,1957年 云南省 江川县 李家山 和 晋宁县 石寨山 古墓群都曾出土铜胡芦笙,据测定属 春秋 晚期和 战国 初期遗物。《文献通考·乐十一》:“唐 九部夷乐有胡芦笙。宋 朝 至道 初,西南蕃诸蛮入贡,吹瓢笙,岂胡芦笙耶?”按,今 彝、拉祜、哈尼、佤、纳西、傈僳、怒、普米、苗、苦聪 等族都有这种乐器。
- 8.
贝多芬释义: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不少作品反映了当时市民阶级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以及反抗封建专制的革命热情和英雄气概。他在创作上勇于革新,扩大了音乐的表现力,并使奏鸣曲式发展成富于对比、冲突的戏剧性结构,对后世音乐发展有深远影响。主要作品有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以及歌剧《菲德里奥》等。
- 9.
韵部释义: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 如《广韵》分韵为二百零六部,《平水韵》分为一百零六部,《中原音韵》分为十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