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裘 [jǐn qiú]
1. 用锦缝制的皮衣。
锦裘 引证解释
⒈ 用锦缝制的皮衣。
引唐 高适 《部落曲》:“老将垂金甲,閼支著锦裘。”
《新唐书·李晟传》:“晟 每与贼战,必锦裘绣帽自表,指顾阵前。”
《宋史·王陶传》:“愚 亟出解所衣锦裘,质钱买酒肉、薪炭。”
锦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官绢释义:官府的绢帛。三国 魏 曹操《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八节银角桃杖一枚,青氊牀褥三具,官绢五百疋,钱六十万。”《晋书·庾冰传》:“冰 天性清慎,常以俭约自居。中子 袭 尝贷官绢十匹,冰 怒,捶之,市绢还官。”《北齐书·循吏传·孟业》:“﹝ 业 ﹞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疋与之,拒而不受。”
- 2.
自表释义:⒈自示其独特别致。《庄子·天下》:“﹝ 宋鈃 尹文 ﹞作 华山 之冠以自表。”《后汉书·崔駰传》:“叫呼衒鬻,县旌自表,非 随 和 之宝也。”《新唐书·李晟传》:“晟 每与贼战,必锦裘绣帽自表,指顾阵前。”⒉自上奏章;自己上表呈请。《资治通鉴·汉灵帝建宁二年》:“侍御史 蜀郡 景毅 子 顾 为 膺 门徒,未有録牒,不及於谴。毅 慨然曰:‘本谓 膺 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脱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 自表 后主 曰:‘成都 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餘饶。’
- 3.
踏水释义:⒈亦作“蹋水”。临水;傍水。唐 韩翃《送监军李判官》诗:“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唐 无名氏《渔父·和张志和词》之十二:“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唐 韩偓《玩水禽》诗:“向阳眠处莎成毯,蹋水飞时浪作梯。”⒉游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两足在水下踩踏而行。《水浒后传》第十五回:“李逵 道:‘不消寻船,你跟我来。’牵着手,踏水行去,如登平地。”《三侠五义》第四九回:“见他仍然踏水奔至小船,脱了衣靠。”⒊谓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领异常。《花月痕》第四八回:“那 淮南
- 4.
青毡释义:⒈亦作“青毡”。青色毛毯。三国 魏 曹操《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青氊牀褥三具。”唐 白居易《偶眠》诗:“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氊。”唐 于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醉卧枕敧树,寒坐展青毡。”艾芜《回家》:“緑色的藤叶就像一大张青毡似的铺在地上。”⒉指青毡制品。如帐篷、帽冠等物。宋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清 查慎行《雪中戴青毡大帽上顾见大笑口占纪之》:“大于暖耳覆双肩,冰雪骑驴二十年。今日重蒙天一笑,白头还恋旧青氊。”⒊见“青毡故物”。⒋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