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静气 静气的意思
jìng

静气

简体静气
繁体靜氣
拼音jìng qì
注音ㄐㄧㄥˋ ㄑ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ng,(1) 停止的,与“动”相对。【组词】:静止。静态。静物。平静。风平浪静。(2) 没有声音。【组词】:安静。寂静。僻静。冷静。肃静。静悄悄。静穆。静谧。静默。静观。静听。(3) 安详,闲雅。【组词】:静心。静坐。(4) 古同“净”,清洁。(5) 姓。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基本含义

保持冷静、沉默不语

静气的意思

静气 [jìng qì]

1. 在通常情况下呼吸时留在肺部的空气。

[stationary air;]

静气 引证解释

⒈ 宁静的气氛。

唐 唐扶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寒声连晓竹,静气结阴苔。”

⒉ 气息细缓。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无奈自己説话向来是低声静气慢条斯理的惯了,从不会直着脖子喊人。”
《花月痕》第六回:“教坊子弟吹着笛,弹着三弦,听 秋痕 歛容静气的唱。”

⒊ 意气平和。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三》:“静气迎人,人不得而聒之。”


静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气释义:⒈证名。指肠胃郁结而排泄气体。⒉指人体下部之气。⒊运气学说术语。指六气定位下之气。如水位下之土气、土位下之木气等。⒋谓态度恭顺,平心静气。
    • 2.
      口燥唇乾释义:亦作“口乾舌燥”。 亦作“口乾舌焦”。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叶圣陶《未厌集·小病》:“差不多一切的焦躁和乱想都会集中到这上头去。于是口干舌燥,头里岑岑地作响。”柯岩《东方的明珠》:“那时,是她和她一起制定计划,一起讲课,真是讲得口干舌燥,磨破了嘴皮。”袁静《伏虎记》第二回:“指导员跟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焦。”
    • 3.
      平心易气释义: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同“平心静气”。
    • 4.
      平心而论释义:平心静气地评论。
    • 5.
      平意释义:意气平和;平心静气。
    • 6.
      沈声静气释义:亦作“沉聲靜氣”。谓声调低沉,态度平和。冰心《到青龙桥去》:“他沉声静气的问:‘你是那里的,要往那里去?’”
    • 7.
      沈心静气释义:亦作“沉心靜氣”。 犹言心平气和。瞿秋白《文艺杂著·荒漠里》:“我走着不敢说疲乏,我忍着不敢说饥渴;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 8.
      纪事本末释义:⒈史书体裁之一。 以历史事件为纲,将重要史实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顺序编写。创始于 南宋 袁枢 的《通鉴纪事本末》。《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五·纪事本末类》:“至 宋 袁枢 以《通鑑》旧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史遂又有此一体。”⒉借指对某事的完整记述。瞿秋白《乱弹·<铁流>在巴黎》:“任何故意宣传鼓动的小说诗歌,都没有这种真实的平心静气的纪事本末来得响亮,来得雄壮--这是革命的凯旋歌。”
    • 9.
      降谏释义:和颜悦色、平心静气地进谏。
    • 10.
      靖气释义:静气。意气平和。
    • 11.
      静怡释义:静指遇事能够静心静气。淡泊相处,与世无争的优秀品质。怡指欢乐、开心,喜悦。静怡寓意:静中带着飘逸。

静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气释义:⒈证名。指肠胃郁结而排泄气体。⒉指人体下部之气。⒊运气学说术语。指六气定位下之气。如水位下之土气、土位下之木气等。⒋谓态度恭顺,平心静气。
    • 2.
      口燥唇乾释义:亦作“口乾舌燥”。 亦作“口乾舌焦”。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叶圣陶《未厌集·小病》:“差不多一切的焦躁和乱想都会集中到这上头去。于是口干舌燥,头里岑岑地作响。”柯岩《东方的明珠》:“那时,是她和她一起制定计划,一起讲课,真是讲得口干舌燥,磨破了嘴皮。”袁静《伏虎记》第二回:“指导员跟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焦。”
    • 3.
      平心易气释义: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同“平心静气”。
    • 4.
      平心而论释义:平心静气地评论。
    • 5.
      平意释义:意气平和;平心静气。
    • 6.
      沈声静气释义:亦作“沉聲靜氣”。谓声调低沉,态度平和。冰心《到青龙桥去》:“他沉声静气的问:‘你是那里的,要往那里去?’”
    • 7.
      沈心静气释义:亦作“沉心靜氣”。 犹言心平气和。瞿秋白《文艺杂著·荒漠里》:“我走着不敢说疲乏,我忍着不敢说饥渴;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 8.
      纪事本末释义:⒈史书体裁之一。 以历史事件为纲,将重要史实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顺序编写。创始于 南宋 袁枢 的《通鉴纪事本末》。《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五·纪事本末类》:“至 宋 袁枢 以《通鑑》旧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史遂又有此一体。”⒉借指对某事的完整记述。瞿秋白《乱弹·<铁流>在巴黎》:“任何故意宣传鼓动的小说诗歌,都没有这种真实的平心静气的纪事本末来得响亮,来得雄壮--这是革命的凯旋歌。”
    • 9.
      降谏释义:和颜悦色、平心静气地进谏。
    • 10.
      靖气释义:静气。意气平和。
    • 11.
      静怡释义:静指遇事能够静心静气。淡泊相处,与世无争的优秀品质。怡指欢乐、开心,喜悦。静怡寓意:静中带着飘逸。

静气造句

1.出现了问题,要平心静气地解决,不要吵得天翻地覆的。

2.事情发生得那么突然,他却能够平心静气地处理,没有因此而乱了分寸。

3.你平心静气地好好想一想,不要轻易地做选择。

4.但他知道,这种平心静气不是天生的,是需要修炼的。

5.我们做事要平心静气

6.小明的个性很急躁,很少见他有平心静气的时侯。

7.同事间意见不同时,应当平心静气地讨论,不可意气用事,製造不和。

8.这事你最好是平心静气地好好想想,千万别与他吵架。

9.你别发火,坐下来咱们平心静气地谈谈,到底是怎么回事?

10.你必须平心静气听我跟你解释这件事,先别发怒。

11.让我们平心静气,从两方面来谈谈滑铁卢吧。

12.同事之间闹了矛盾,应该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讲道理,而不能凭感情用事。

13.事情发生得那麼突然,他却能够平心静气地处理,没有因此而乱了分寸。

14.人生最让人平心静气的事莫过于沿着生命的轨迹前行。

15.以和气迎人,则乖湮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生,则梦寐恬。

16.只要你能平心静气,我们一定能找到解决事情的方法。

17.雷斯脱平心静气的把事情想过一番。

18.出现这种情况应平心静气地找原因。

静气(jing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静气是什么意思 静气读音 怎么读 静气,拼音是jìng qì,静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静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