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媛 [xián yuàn]
1. 贤惠美貌的女子。
贤媛 引证解释
⒈ 贤惠美貌的女子。
引唐 张九龄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唯直西有樊妃冢》诗:“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明 张凤翼 《灌园记·迎后合婚》:“忠臣良将并贤媛,开国承家在简编,只落千载名传。”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桃花夫人示梦》:“左氏 不著一字,使如此贤媛几致湮没,亦其疏漏之失也。”
贤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礼释义:⒈交往的礼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慎其官守,守其交礼。”杜预 注:“交接之礼。”⒉相对而拜。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补遗》引《东宫旧事》:“太子至 承华门,设位拜二傅,二傅交礼毕,不復登车。”参见“交拜”。⒊指联姻。汉 班固《白虎通·嫁娶》:“先封之,明不与庶邦交礼也。”⒋指婚礼中的交拜礼。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交礼竟,允 无復入理,家人深以为忧。”《续资治通鉴·元顺帝元统元年》:“﹝ 雅克特穆尔 ﹞取 泰定帝 后为夫人,前后尚宗室之女十四人,或有交礼三日遽遣归者。”
- 2.
凄惋释义:⒈哀怨。 《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 平蜀”刘孝标 注引《妒记》:“﹝郡主﹞见 李 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髮,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悽惋。”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悽惋,曲终自投河而死。”《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二年》:“上与 郭淑妃 思公主不已。乐工 李可及 作《叹百年曲》,其声悽惋。”明 李东阳《麓堂诗话》:“《刘长卿集》,悽惋清切,尽羈人怨士之思。”⒉哀伤。宋 陈恕可《齐天乐·馀闲书院拟赋蝉》词:“琴丝宛转。弄几曲新声,几番凄惋。”清 陈裴之《香畹
- 3.
县罄释义:亦作“县磬”。悬挂的磬,喻空无所有,贫困之极。《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 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杨伯峻 注:“罄同磬,他本亦作‘磬’,《鲁语上》即作‘磬’。磬之悬掛,中高而两旁下,其间空洞无物。百姓贫乏,空无所有,虽房舍高起,两簷下垂,如古磬之悬掛者然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陶公 少有大志,家酷贫……于时冰雪积日,侃 室如县磬。”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贫乏》:“言贫乏室如县罄。”
- 4.
吊鹤释义:《世说新语·贤媛》“陶公 少时作鱼梁吏”刘孝标 注引《陶侃别传》:“及 侃 丁母忧,在墓下,忽有二客来弔,不哭而退,仪服鲜异,知非常人。遣随视之,但见双鹤冲天而去。”后常以“弔鹤”为颂扬死者之典。
- 5.
委地释义:⒈蜷伏于地。《庄子·养生主》:“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有大蛇从林草中出,径来棺下,委地俯仰,以头击棺。”⒉散落或委弃于地。《东观汉记·锺离意传》:“显宗 时,意 为尚书,交趾 太守坐赃千金,徵还伏法,詔以其貲物班赐群臣,意 得珠璣,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唐 白居易《长恨歌》:“花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⒊拖垂于地。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湛(陶侃 母)头髮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值 嫩 梳头,长髮委地,双腕如藕。”冰心《
- 6.
娣姒释义:⒈古代同夫诸妾互称,年长的为姒,年幼的为娣。《尔雅·释亲》:“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郭璞 注:“同出,谓俱嫁事一夫。”郝懿行 义疏:“娣姒即众妾相谓之词,不关嫡夫人在内。”⒉妯娌。兄妻为姒,弟妻为娣。《尔雅·释亲》:“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郭璞 注:“今相呼先后,或云妯娌。”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钟 郝 为娣姒,雅相亲重,钟 不以贵陵 郝,郝 亦不以贱下 钟。”《南齐书·皇后传·武穆裴皇后》:“后少与 豫章王 妃 庾氏 为娣姒,庾氏 勤女工,奉事 太祖、昭后 恭
- 7.
徵书释义:⒈古代记载灾异征兆的纬书。《后汉书·千乘贞王伉传》:“初,迎立 灵帝,道路流言 悝 恨不得立,欲钞徵书。”⒉指征召或征调的文书。《后汉书·郎顗传》:“闻徵书到,夜县印綬於县廷而遁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汝父昔罢 豫章,徵书朝发夕至。”唐 白居易《策林三·议井田阡陌》:“於是生业相固,食力相济,其出财征也不待徵书而已平矣。”明 刘基《送李子庚之金陵》诗:“也知使者徵书急,莫厌轻舟出郭频。”
- 8.
懽喜释义:高兴;快乐。 《汉书·萧望之传》:“窟穴黎庶莫不懽喜,咸曰将军其人也。”《世说新语·贤媛》“帝以 明君 充行”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元帝 以后宫良家子 王嬙 字 明君 赐之。单于懽喜,上书愿保塞。”宋 叶适《朝请大夫沉公墓志铭》:“士懽喜诵説,以为自 赵元镇、陈应求 纔有此尔。”
- 9.
截发锉稾释义: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的一个成语,比喻贤母好客。
- 10.
敛手释义:⒈缩手。表示不敢妄为。《史记·春申君列传》:“秦 楚 合而为一以临 韩,韩 必敛手。”《后汉书·虞延传》:“帝知 延 不私,谓 成 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於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韦澳 为京兆尹,豪右敛手。”⒉拱手。表示恭敬。《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 平 蜀,以 李势 妹为妾”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妒记》:“﹝郡主﹞见 李 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髮,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悽惋。”五代 和凝《江城子》词:“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 11.
老奴释义:⒈老仆。 ⒉詈词。《三国志·魏志·王凌传》“彪 赐死,诸相连者悉夷三族”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老奴,汝死自分耳。”《晋书·后妃传上·惠贾皇后》:“充 密遣语妃云:‘卫瓘 老奴,几破汝家。’”清 龚自珍《跋唐人临晋本<黄庭经>》:“越八年,道光 丁亥,重展看,涿州 老奴,竟无以易之。”⒊为轻诋笑骂之词。《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 平 蜀,以 李势 妹为妾”刘孝标 注引《妒记》:“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⒋臣仆自称之词。《新唐书·李辅国传》:“老奴死罪,事郎君不了,请地下事先帝矣。”《新
- 12.
英蕤释义:⒈艳丽的花。三国 魏 嵇康《琴赋》:“鬱纷紜以独茂兮,飞英蕤于昊苍。”晋 左芬《万年公主诔》:“曄曄荣曜,英蕤始芳。”⒉犹英华。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清 王晫《今世说·贤媛》:“丁季渊 继妇 张夫人 ……尝作《讨李贼檄》,顾和知 以为 孔璋 让其英蕤,宾王 失其峻烈。”
- 13.
覈问释义:查问。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许允 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 遣虎賁收之……既至,帝覈问之。”《续资治通鉴·元仁宗延祐六年》:“中书省言:‘……其诸不法事,宜会覈问。’帝曰:‘朕知 沉明仁 奸恶,其严鞫之。’”
- 14.
豆笾释义:祭器。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书·武成》:“丁未,祀于 周 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籩。”蔡沉 集传:“豆,木豆;籩,竹豆。祭器也。”唐 包佶《祀雨师乐章·迎神》:“惟馨展礼,爰列豆籩。”明 李东阳《郊坛分献再得四渎》诗:“羽衣道士通仪节,白髮牺人説豆籩。”清 戴名世《敕授承德郎刘公墓志铭》:“生典型,死豆籩;葬同穴,有贤媛;固其藏,千万年。”
- 15.
连姻释义:⒈亦作“连婣”。两家通过婚姻关系结成亲戚。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浚 因求为妾,父兄不许。络秀 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婣贵族,将来或大益。’”《南齐书·刘悛传》:“悛 歷朝见恩遇。太祖 为 鄱阳王 鏘 纳 悛 妹为妃。高宗 又为 晋安王 宝义 纳 悛 女为妃,自此连姻帝室。”明 沉德符《野获编·玩具·新安制墨》:“新安 人例工製墨,方于鲁 名最著。汪太函 司马与之连姻,奬饰稍过,名振宇内。”《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时 僧格 与 约苏穆尔 连婣,相与为姦。”⒉指姻亲。清
- 16.
郝钟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汝南 少无婚,自求 郝普 女。 司空以其痴,会无婚处,任其意,便许之。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 东海,遂为 王氏 母仪…… 王司徒 妇,钟氏 女,太傅曾孙,亦有俊才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