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锥指 锥指的意思
zhuīzhǐ

锥指

简体锥指
繁体錐指
拼音zhuī zhǐ
注音ㄓㄨㄟ ㄓ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ī,(1) 一头尖锐,可以扎窟窿的工具。【组词】:锥子。针锥。锥处囊中(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锥刀之末(喻微小的利益。亦作“锥刀之利”)。(2) 像锥子的东西。【例句】:毛锥(毛笔)。改锥。(3) 用锥子形的工具钻。【组词】:锥探。

zhǐ,(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组词】: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例句】:下了三指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组词】: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4) 点明,告知。【组词】: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5) 直立,竖起。【例句】: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组词】:指标。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痛苦或悲伤,使人心如刀绞。

锥指的意思

锥指 [zhuī zhǐ]

1. 以锥指地。喻学识浅陋,所知有限。语出《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钱锺书《<管锥编>序》:“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

锥指 引证解释

⒈ 以锥指地。喻学识浅陋,所知有限。

语出《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钱锺书 《<管锥编>序》:“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


国语词典

锥指 [zhuī zhǐ]

⒈ 以锥钻地。语出比喻所见之小。

《庄子·秋水》:「是直用管闚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锥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管窥天释义:比喻见闻狭窄,片面地看问题。《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通“隙”)视文。”参见〔管窥蠡测〕
    • 2.
      异民释义:不来归顺的百姓。《商君书·徕民》:“天下有不服之国,则王以此春围其农……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王行此,十年之内,诸侯将无异民。”蒋礼鸿 锥指:“言诸侯之民皆为王有也。”
    • 3.
      管窥锥指释义:管窥锥指意思是形容见识片面,见识狭小。
    • 4.
      缾管释义:《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挈缾之知”、“用管窥天”皆谓所见不广。后因以“缾管”喻见识短浅。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缾管,何能矩矱。”
    • 5.
      薰蒸释义:⒈烟熏气蒸。《参同契》卷上:“若能练己,则真气薰蒸遍于一身。”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偶见一医僧解犀……以极薄纸裹置於怀中,近肉,以人气蒸之,候气薰蒸浹洽,乘热投臼中急擣,应手如粉。因知人气之能粉犀也。”明 何孟春《馀冬序录摘钞》卷二:“铅气有毒……业久之家,长幼为毒薰蒸,多萎黄,旋致风挛瘫软之疾,不得其寿而毙。”⒉熏陶。宋 司马光《上谨习疏》:“上行下效谓之风,薰蒸渐渍谓之化。”明 张居正《与中丞孙淮海书》:“今惟积此真意,渐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变。”清 戴名世《<禹贡锥指>序》:“会今天子
    • 6.
      锥指释义:以锥指地。喻学识浅陋,所知有限。语出《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钱锺书《<管锥编>序》:“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
    • 7.
      齐驱释义:⒈驱马并进。 唐 元稹《缚戎人》诗:“缘边饱餧十万众,何不齐驱一时发?”⒉并肩驱驰。比喻才力相等。唐 张说《让兵部尚书平章事表》:“臣颇与二子齐驱,然校德考年,彼皆有一日之长。”唐中宗《授韦嗣立黄门侍郎制》:“芝兰并秀,见 谢 砌之阶庭;麒麟齐驱,有 刘 山之昆季。”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其《禹贡长笺》,旁通曲证,亦几与 胡氏《锥指》齐驱。”

锥指(zhu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锥指是什么意思 锥指读音 怎么读 锥指,拼音是zhuī zhǐ,锥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锥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