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鼓 [jūn gǔ]
1. 战鼓。
军鼓 引证解释
⒈ 战鼓。
引《左传·昭公五年》:“使臣获衅军鼓,而敝邑知备,以御不虞,其为吉,孰大焉?”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陈登 者” 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登 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作兹征鉞军鼓,陈之于东阶。”
军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军鼓释义:战鼓。《左传·昭公五年》:“使臣获衅军鼓,而敝邑知备,以御不虞,其为吉,孰大焉?”《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陈登 者”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登 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睢水》:“作兹征鉞军鼓,陈之于东阶。”
- 2.
勒兵释义:⒈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军鼓譟勒兵,武安 屋瓦尽震。”《汉书·武帝纪》:“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餘里,威震 匈奴。”《陈书·高祖纪》:“﹝ 高祖 ﹞於是勒兵鼓行而进。”明 屠隆《綵毫记·誓死不从》:“大王正宜戮力勤王,勒兵讨贼。”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十年二月,杭州 沦没,将军 忠壮公 瑞昌、副都统 果毅公 杰纯 勒兵死守,鏖战六日夜,卒復省垣。”⒉犹陈兵。《汉书·隽不疑传》:“右将军勒兵闕下,以备非常。”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千百为
- 3.
坐帐释义:⒈(主帅的)军帐。⒉谓(主帅)升帐。滇剧《牛皋扯旗》:“牛通:老大王坐帐已毕,我不免敲动催军鼓。”
- 4.
小鼓释义:⒈乐器名。 民族乐器。为羯皮鼓之变制,又称“单皮鼓”、“板鼓”。以其发声清脆,故俗称“脆鼓”、“崩子鼓”。演奏时以单签或双签敲击鼓心,为歌唱、戏曲和民间吹打乐中点拍节奏之用。⒉西洋乐器。亦称“小军鼓”。演奏时以两根木槌敲击鼓面发音,为军乐、管弦乐中点拍节奏或和声之用。
- 5.
旗鼓相望释义:军队行列很长,战旗军鼓前后相接。形容队列绵延不绝,严整有气势。
- 6.
铙鼓释义:⒈乐器中鼓的一种。唐 时大驾出行,卤簿鼓吹,有前后两部,皆有铙鼓十二。又凯旋入京都,行献俘仪,奏凯乐所有铙吹二部乐中。亦有铙鼓。见《新唐书·仪卫志下》。《文献通考·乐九》引《唐六典》:“凡军鼓之制有三:一曰铜鼓,二曰战鼓,三曰鐃鼓。”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歌诗鐃鼓间,以壮我之戎。”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 郑戩 ﹞置酒高会,旗帜絳野,鐃鼓聒天,虏众十万不敢动。”⒉铙和鼓。泛指打击的响器。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鐃鼓嘲轰,高管噭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生
- 7.
震瓦释义: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军军 武安 西,秦 军鼓譟勒兵,武安 屋瓦尽振。 ”唐 李白《发白马》诗:“武安 有震瓦,易水 无寒歌。”后亦用以比喻声威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