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滞涩 滞涩的意思
zhì

滞涩

简体滞涩
繁体滯澀
拼音zhì sè
注音ㄓˋ ㄙ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组词】: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2) 遗落。【例句】:“此有滞穗”。

sè,(1) 不光滑,不滑溜。【组词】:轮轴发涩。(2) 一种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组词】:苦涩。这个柿子很涩。(3) 文字难读难懂,不流畅。【组词】:晦涩。生涩。涩讷。

基本含义

形容文辞晦涩难懂,不流畅。

滞涩的意思

滞涩 [zhì sè]

1. 不灵活;呆滞。

目光滞涩。

[ slow; ]

2. 不流畅;不滑润。

这篇文章有一些滞涩的地方,要修改一下。

[ obscure; ]

滞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滞澁”。

⒉ 苦涩不甘滑。喻心绪无聊不畅快。

唐 孟郊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诗之二:“昧趣多滞涩,懒朋寡新僚。”

⒊ 阻塞,凝聚不通。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摄法歌》“以指摄针待气至,邪气流行针自轻”注:“凡摄针者,因针下邪气滞涩不行也。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重切之,使正气流行,则邪气不能滞涩,而针下自觉活动矣。”

⒋ 不流畅;不明快。

明 方孝孺 《与楼希仁书》:“不能言者,终日口吃吃不能达意,杂乱滞澁,如醉梦中语。”
茅盾 《幻灭》二:“街上货车木轮的辘辘的重声,从湿空气中传来,分外滞涩。”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我总觉得看山比看水滞涩些,情绪很抑郁的。”


滞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凝涩释义:因冻结而滞涩。
    • 2.
      咽嗢释义:⒈形容声音滞涩、悲切。⒉指抽搭,抽泣。
    • 3.
      咽塞释义:⒈病名。喉咙梗塞,呼吸不畅。⒉形容声音悲切滞涩。
    • 4.
      哀咽释义:⒈悲伤哽咽。⒉形容声音悲凉而滞涩。
    • 5.
      哑涩释义:沙哑滞涩。
    • 6.
      梗涩释义:⒈亦作“梗澁”。阻塞。《晋书·王承传》:“是时道路梗涩,人怀危惧。承 每遇艰险,处之夷然。”唐 韩愈《嘲鼾睡》诗:“黄河 弄濆瀑,梗涩连拙 鮌。”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三状》:“三五年间,五州凋弊,河流注溢,久又淤高,流行梗澁,则上流必决。”《金史·移剌道传》:“海陵 南伐,使督运芻粮,所在盗起,道路梗澁,间关仅至 淮南。”《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今 女真 据其间,道路梗涩,甚於涉海。”⒉迟钝;滞涩。《宋史·张茂直传》:“茂直 淳至寡言,晚年多疾,才思梗涩不称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
    • 7.
      流便释义:指文笔流畅,不滞涩。
    • 8.
      滞拙释义:⒈迟钝笨拙。 多用作谦辞。⒉滞涩粗拙。
    • 9.
      滞澁释义:见“滞涩”。
    • 10.
      燥涩释义:干燥滞涩。
    • 11.
      留居释义:维持现状,停住居留,滞积滞涩。
    • 12.
      留思释义:⒈犹留心,关心。⒉留念,怀恋。⒊谓文思滞涩。
    • 13.
      痹论释义:一种病,指经络阻滞,营卫滞涩。
    • 14.
      腻滞释义:⒈滞涩,不流畅。⒉指油腻而不易消化的食物。
    • 15.
      诗涩释义:诗思滞涩。
    • 16.
      蹇踬释义:⒈困顿颠仆;不顺利。唐 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书》之二:“低心於蹇躓之辰,忍耻於恓惶之日哉。”唐 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蹇躓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明 高攀龙《答叶台山书》:“恨稟赋庸下,愈鞭策愈蹇躓不前。”⒉指驽马。唐 元稹《野节鞭》诗:“誓以鞭姦顽,不以鞭蹇躓。”唐 陈去疾《赋得骐骥长鸣》诗:“何言从蹇躓,今日逐腾驤。”⒊文辞滞涩;不通畅。唐 刘知几《史通·序例》:“子显(萧子显)虽文伤蹇躓,而义甚优长。”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言简者最忌局促,局促则必有滞累……非有红罏点雪
    • 17.
      蹇钝释义:迟钝;滞涩。
    • 18.
      钝涩释义:滞涩;不滑润。
    • 19.
      顿舛释义:滞涩错乱。

滞涩(zhis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滞涩是什么意思 滞涩读音 怎么读 滞涩,拼音是zhì sè,滞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滞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