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瑞释义:最大的吉兆。 唐 韩愈《贺庆云表》:“臣所领州,今月十六日申时有庆云现於西北……斯为上瑞,实应太平。”宋 王溥《唐会要·祥瑞下》:“朕以慈惠恭俭为休徵,以人和年丰为上瑞。”清 周亮工《书影》卷五:“按野蚕成茧,昔人谓之上瑞。乃今东 齐 山谷,在在有之,与家蚕等。”
- 2.
下帐释义:⒈陵墓中所设的帷帐。《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北周 宣帝 ﹞又造下帐五,使五皇后各居其一,实宗庙祭器於前,自读祝版而祭之。”胡三省 注:“下帐,山陵中便房所用。”⒉指陵墓外别建的园宅。《旧唐书·玄宗纪上》:“古者不封,未为非达。且墓为真宅,自便有房,乃今别造田园,名为下帐,又冥器等物,皆竞骄侈。”
- 3.
乃今释义:⒈而今;方今;如今。《左传·襄公七年》:“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庄子·在宥》:“躬身求之,乃今也得。”成玄英 疏:“立身以来,方今始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 比干 剖心,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金 元好问《范宽秦川图》诗:“乃今得子胸中 秦,作诗一笑君应闻。”清 方苞《与刘函三书》:“僕闻而慨然以为不使不仁加乎其身,乃今復有其人!”⒉迺今:而今,如今。《汉书·邹阳传》:“臣闻 比干 剖心,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迺今知之。”
- 4.
九叶释义:九代。 《南齐书·芮芮虏传》:“祚流九叶,而国嗣不继。”《北齐书·文宣帝纪》:“昔我宗祖应运,奄一区宇,歷圣重光,暨于九叶。”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乃今承九叶重熙之运,当二仪交泰之辰。”
- 5.
从省服释义:公服。 《朱子全书·礼四》:“隋煬帝 时,始令百官戎服,唐 人谓之便服,又谓之从省服,乃今之公服也。”《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有大事,与公服间服之”元 胡三省 注:“《五代志》:后周 之制,诸命秩之服曰公服,其餘常服曰私衣。隋唐 以下,有朝服,有公服。朝服曰具服,公服曰从省服。”
- 6.
伯姬释义:⒈春秋 鲁宣公 之女,宋共公 夫人,亦称 共姬、恭伯姬。共公 死后,执节守贞。鲁襄公 三十年,宋 宫失火,左右劝其躲避,伯姬 曰:“妇人之义:保傅不俱,夜不下堂……越义而生不如守义而死。”遂被焚死。见《穀梁传·襄公三十年》、汉 刘向《列女传·宋恭伯姬》。汉 牟融《理惑论》:“豫让 吞炭漆身,聂政 皮面自刑,伯姬 蹈火,高行 截容,君子为勇而有义,不闻讥其自毁没也。”⒉用以代称贤女。宋 王安石《寄吴氏女子》诗:“伯姬 不见我,乃今始七龄。家书无虚月,岂异常归寧?”
- 7.
全挂子释义:亦作“全卦子”。 道地的江湖卖艺者。《红楼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駡槐’的抱怨;‘坐山看虎鬭’,‘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乾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本事。”清 成瓘《篛园日札·官府中琐语琐事之沿》:“今世又有全卦子之名,不晓所谓。伏读 雍正 六年圣諭云,卦子匪类,隶籍于江南之 庐 凤,及 河南、山东、山、陕 地方,其男妇皆习拳棒技艺,携带马骡,遨游各省,每逢人烟稠密之地,则以技艺博取钱米,及至孤村独舍,行旅单身,则恣意抢夺。知卦子乃今世挈家卖艺之人。”
- 8.
勦窃释义:犹剽窃。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江艮庭》:“至本朝,阎、惠 两徵君所著之书,乃能发其作伪之跡,勦窃之原。”严复《救亡决论》:“乃今者,当其做秀才之日,务必使之习为勦窃诡随之事。”
- 9.
南图释义:谓南飞,南征。比喻抱负远大。语出《庄子·逍遥游》:“﹝鹏﹞背负青天……而后乃今将图南。”唐 高适《东平路作》诗之一:“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唐 杜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南图廻羽翮,北极捧星辰。”明 何景明《樊少南字说》:“何子 曰:‘鹏,庄生 所称南图者也。’”
- 10.
图南释义:《庄子·逍遥游》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后以“图南”比喻人的志向远大。唐 杜甫《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鵾鹏。”明 高启《望海》诗:“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陈去病《恻恻》诗:“图南此去舒长翮,逐北何年奏凯歌。”
- 11.
处囊释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 遂 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常以“处囊”比喻一个人的才智得到机会便显露出来。
- 12.
夹榆释义:树名。《资治通鉴·唐昭宗天佑二年》:“车轂须用夹榆。”胡三省 注:“《説文》:榆,白枌。所谓夹榆,乃今之田榆也,生田塍间,其皮类槐,其肉理坚细而赤,锯以为器,坚而耐久。”
- 13.
市语释义:⒈指行话。 宋 陶穀《清异录·百八丸》:“和尚市语以念珠为百八丸。”按,念珠通常为一百零八颗,故名。《类说》卷四引《秦京杂记》:“长安 市人语各不同,有葫芦语、鏁子语、纽语、练语、三摺语,通名市语。”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乃今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仓猝聆之,竟不知为何等语也。”《水浒传》第六一回:“﹝ 燕青 ﹞説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⒉市井俗语。宋 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三:“东坡 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鎔化耳。’”明 袁宏道《解脱集·朱司理》:“近日觉与市井
- 14.
涕泗释义:⒈眼泪和鼻涕。 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六二:“齐景 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南史·萧钧传》:“﹝ 萧钧 ﹞年七岁,出继 衡阳元王,见 高帝,未拜,便涕泗横流。”明 孙梅锡《琴心记·赍金买赋》:“徘徊倚袖,涕泗沾衣,梦到君傍,可怪鸡鸣惊唤予。”清 罗有高《邓先生墓表》:“﹝先生﹞年十七,得 宋 五子书读之,涕泗被面下曰:‘嗟夫!吾乃今日知为人之道也。’”参见“涕泗滂沱”。⒉涕泪俱下,哭泣。汉 扬雄《元后诔》:“新室文母太后 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宋 苏轼《白帝庙》诗:“迟回问风俗,涕泗閔兴衰。”《二刻
- 15.
潘杨释义:《文选·潘岳〈杨仲武诔〉》:“既藉三叶世亲之恩,而子之姑,余之伉儷焉…… 潘 杨 之穆,有自来矣,矧乃今日慎终如始。”吕延济 注:“谓 岳 父与 仲武 祖旧相知好,况今日我与 仲武 顺祖父之好如始也。”后因以为典,代指姻亲交好关系。南朝 梁 沉约《奏弹王源》:“潘 杨 之睦,有异於此。”唐 卢照邻《哭明堂裴主簿》诗:“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潘 杨 称代穆,秦 晋 忝姻连。”宋 刘克庄《沁园春·林卿得女》词:“好逑不数 潘 杨,占梦者曾言大秤量。”
- 16.
脱颖释义:⒈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因以“脱颖”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⒉犹冒尖。
- 17.
赫烈释义:⒈显著盛多貌;显赫貌。 《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年纪尚少,镇重尚浅,而戴赫烈之宠。”唐 吴筠《览古》诗之十四:“楚穆 肆巨逆,福柄奚赫烈。”⒉炽烈;猛烈。唐 储光羲《效古》诗之一:“曜灵何赫烈,四野无青草。”唐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足下勤奉养,寧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乃今有焚煬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吕氏 几移 汉 祚,武瞾 遂斩 唐 宗,其始不过以色举耳,而祸之赫烈,岂虞其至此!”
- 18.
迫窄释义:⒈逼近;接近。《孟子·滕文公下》“迫,斯可以见矣”汉 赵岐 注:“迫窄则可以见之。”焦循 正义:“《説文·竹部》:云:‘笮,迫也。’《辵部》云:‘迫,近也。’盖谓君既来近我,我则可以见之。窄即笮字,又通作迮。”⒉范围小,狭窄。宋 欧阳修《相度并县牒》:“其餘地里迫窄,人户凋零。”《朱子语类》卷一二七:“然今之 武昌 非昔之 武昌,吴 都 武昌 乃今 武昌县,地势迫窄,只恃前一水为险耳。”清 丘逢甲《汕头海关歌寄伯瑶》:“以其货来以人往,大舱迫窄不能位。”⒊窘迫;困顿。宋 司马光《穷兔谣》之一:“鶻翅崩腾
- 19.
透颖锥释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 之围 邯郸,赵 使 平原君 求救,合从於 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门下有 毛遂 者,前,自赞於 平原君 曰:‘遂 闻君将合从於 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 遂 备员而行矣。’平原君 曰:‘先生处 胜 之门下几年於此矣?’毛遂 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 胜 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 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 20.
闳伟释义:宏大雄伟。 明 李东阳《复命题本》:“臣看得所建庙宇,规制閎伟,工作精緻,而奎章睿藻,大书深刻。诚千年之旷典,一代之伟观。”明 袁宗道《士先器识而文艺》:“而乃今读其训誥謨典诗歌,抑何尔雅閎伟哉!”清 薛福成《选举论中》:“取其学通古今器识閎伟者授以职,罢者以礼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