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洳 [jù rù]
1. 低湿之地。
3. 指低湿。
沮洳 引证解释
⒈ 低湿之地。
引《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沮洳,言采其莫。”
孔颖达 疏:“沮洳,润泽之处。”
唐 柳宗元 《零陵三亭记》:“零陵县 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汚涂。”
林纾 《记九溪十八涧》:“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渟蓄犹见沙石。”
⒉ 指低湿。
引晋 左思 《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芜秽。”
《新唐书·韩全义传》:“遇贼 广利城,方暑,地沮洳,士皆病癘。”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四日》:“昔城中沮洳之地颇多积水,自营此沟,而民不苦卑溼,秽气亦有所渫,始少疾病。”
国语词典
沮洳 [jù rù]
⒈ 低湿的地方。
引《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元·王恽〈挽漕篇〉:「发源本清浅,才夏即沮洳。」
沮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族释义:⒈诸侯或君王的同族。《诗·魏风·汾沮洳》:“殊异乎公族。”毛 传:“公族,公属。”郑玄 笺:“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汉书·刘歆传》:“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隋书·嗣王集传》:“帝不忍加诛,乃下詔曰:‘……虽復王法无私,恩从义断,但法隐公族,礼有亲亲。’”《明史·镇平王有爌传》:“﹝ 朱有爌 ﹞又採歷代公族贤者,自 夏 五子迄 元 太子 真金 百餘人,作《贤王传》若干卷。”章炳麟《秦政记》:“六国公族散处閭巷之间,秦 以守法,不假以虚惠结人,公族之欲復其宗庙,情也。”⒉指公族
- 2.
公行释义:⒈公然行动,公然进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天癘不戒。”《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左右近习,争弄权柄,交通请託,贿赂公行。”《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如今果是 杨国忠 为相,贿赂公行,不知埋没了多少高才絶学。”⒉古官名。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车行列事。《诗·魏风·汾沮洳》:“美如英,殊异乎公行。”毛 传:“公行,从公之行也。”郑玄 笺:“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左传·宣公二年》:“及 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适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为餘子;其庶子为公行。晋 於是
- 3.
大泽释义:⒈大湖沼;大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宋 梅尧臣《送赵谏议知徐州》诗:“吕梁 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古空。”清 昭槤《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近 星宿海,为导者误入大泽中,沮洳难行,人马多死。”鲁迅《亥年残秋偶作》诗:“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髮寒。”⒉即 大泽乡。《史记·项羽本纪》:“秦二世 元年七月,陈涉 等起 大泽 中。”⒊大恩惠。《礼记·祭统》:“祭者,泽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诗大泽之博,广符瑞之富。”李周翰 注:
- 4.
汙泽释义:⒈积水的洼地。《汉书·沟洫志》:“陂障卑下,以为污泽。”《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无几而地陷为污泽,因名为 邛池。”唐 陆龟蒙《投龙潭》诗:“良田为巨浸,汚泽成赤地。”宋 苏辙《黄楼赋》:“下者为污泽,上者为沮洳。”⒉水鸟名。即鹈鹕。《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夏五月,有鵜鶘鸟集 灵芝池,詔曰:‘此诗人所谓汚泽也。’”《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昭帝 时有鵜鶘”唐 颜师古 注:“鵜鶘即污泽也,一名淘河。”参阅《尔雅·释鸟》。
- 5.
汾曲释义:汾水 源出 山西省 宁武县 管涔山,东南流经 太原市 至 新绛县 而西折入 黄河。 其西折处谓 汾 曲。《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魏书·安同传》:“宜截 汾 曲为南北浮桥,乘西岸筑围。西围既固,贼至无所施其智力矣。”《周书·武帝纪下》:“往者军下 宜阳,衅由彼始;兵兴 汾 曲,事非我先。”
- 6.
汾沮释义:《诗·魏风。汾沮洳》篇名的省称。
- 7.
沮溺释义:⒈谓水淹之患。⒉《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钱穆新解:“﹝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后诗文中常以“沮溺”借指避世隐士。
- 8.
溷渎释义:侵扰;渎犯。 宋 李纲《辞免知潭州第三奏状》:“动致烦言,溷瀆宸听,卒不能有以少称知遇之意。”明 唐顺之《救荒渰记》:“自是百年沮洳,鬱为沃壤。水降土升,不相溷瀆。各効其职,以宜地产。萑藋既去,生我稻粱。”
- 9.
表着释义:⒈显扬昭著。汉 班固《白虎通·号》:“故受命王者,必择天下美号,表著己之功业,明当致施是也。”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古之英才,若 子房、仲舒、叔度、孔明、文仲、韩、范 诸公,德业表著,皆良知中所发也。”鲁迅《<劲草>译本序》:“托氏 撰述之真得以表著,而译者求诚之志或亦稍遂矣。”⒉用标帜标明固定。《左传·昭公十一年》:“朝有著定,会有表,衣有禬,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杜预 注:“著定,朝内列位常处,谓之表著。”⒊犹标柱。宋 叶适《灵岩》诗:“吴 人宅沮洳,兹山抑其镇;陡
- 10.
頽隳释义:败坏。 宋 苏辙《题南都留守妙峰亭》诗:“清冷久沮洳,文雅空頽隳。”明 王廷相《雅述下》:“幸君臣政化清平,无衅而起,但稍有頽隳,以侵纪纲。”严复《原强》:“今也彼亦以其法与吾法遇,而吾法乃頽隳蠹朽瞠乎其后也。”一本作“穨堕”。
- 11.
鱼凫释义:⒈传说中古 蜀国 帝王名。汉 扬雄《蜀王本纪》:“蜀 王之先,名 蚕丛、伯灌、鱼鳧、蒲泽、开明。”唐 李白《蜀道难》诗:“蚕丛 及 鱼鳧,开国何茫然。”清 赵翼《接同年李雨村书》诗之三:“岂意 鱼鳧 国,今成豺虎区。”郭沫若《蜀道奇》诗:“流成瀑布三千丈,地质年代远迈 蚕丛 与 鱼鳧。”⒉鱼和凫。凫,野鸭。元 王逢《题垂虹桥亭》诗:“葑田连沮洳,鮫室乱鱼鳧。”清 张岱《陶庵梦忆·定海水操》:“﹝健儿﹞又趵跃入水,轻如鱼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