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 [shuǐ lù]
1. 水上航线。
例从烟台去大连,水路比陆路便利。
英[water way; water route;]
水路 引证解释
⒈ 水上航行的路线。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续述徵记》曰:‘ 刘公 遣 周超之,自 彭城 缘 汳 故沟,斩树穿道七百餘里,以开水路。’”
《书·禹贡》“达于 河” 唐 孔颖达 疏:“《传》云:‘沿 江 入海,自海入 淮,自 淮 入 泗。’是言水路相通,得乘舟经达也。”
《水浒传》第十六回:“此去 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当时没有从旱路出兵,而是采取的水路,看来是有直捣 幽 燕(安禄山 的根据地)的想法。”
⒉ 古代皇室贵族出行时,令人前导且洒水于路,谓之“水路”。
引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设凡贵游出,令一二十人持镀金水罐子前导,旋洒路过车,都人名曰‘水路’。”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公主出降》:“公主出降亦设仪仗行幕,步障水路。凡亲王公主出则有之。皆係街道司兵级数十人,各执扫具、镀金银水桶,前导洒之,名曰‘水路’。”
国语词典
水路 [shuǐ lù]
⒈ 水上通行运输的航线。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况且一条水路,直到他家,极是容易。」
《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只这几天水路搭船,到了旱路上,我难道还想坐山轿不成?」
⒉ 用清水扫洒过的街道。
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公主出降》:「凡亲王公主出则有之。皆系街道司兵级数十人,各执扫具、镀金银水桶,前导洒之,名曰『水路』。」
水路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旱路释义:陆地上的交通线。
- 2.
陆路释义:旱路:陆路交通。
水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水之隔释义:受一条河水的阻隔。比喻双方因受水路交通不便而很少会面。
- 2.
嘉赖释义:嘉许和倚赖。 《左传·昭公七年》:“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惟寡君?”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原其逆顺,揆其表里,脩防排通,以正水路,功绩有成,民用嘉赖,题云《漳河神坛碑》。”《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必正身行义以相辅佐,朕始嘉赖焉。”
- 3.
大宽转释义:⒈绕大弯。《水浒传》第三四回:“带了人马,大宽转兜出大路来,预先截住去路。”《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伯牙 离 楚 一十二年,思想故国江山之胜,欲得恣情观览,要打从水路大宽转而回。”⒉宽阔。《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只见当门竪着一个彩画的影壁;过了影壁,一个大宽转院落,两棵大槐树。”⒊绕大弯。《水浒传》第三四回:“带了人马,大宽转兜出大路来,预先截住去路。”《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伯牙 离 楚 一十二年,思想故国江山之胜,欲得恣情观览,要打从水路大宽转而回。”⒋宽阔。《儿女英雄传》第
- 4.
奥窔释义:⒈室隅深处,亦泛指堂室之内;。《荀子·非十二子》:“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杨倞 注:“西南隅谓之奥;东南隅谓之窔。言不出室堂之内也。”宋 沉辽《越州永福院大像赞序》:“逮诸菩萨、弟子凡十有二躯,以及四壁楣带奥窔之像,或突或绘,咸因彼寘此。”清 唐甄《潜书·性功》:“日之上升,天地山河,无有隐像;堂房奥窔,无有隐区。”⒉指隐蔽深曲之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陆清献 年三十八,下第出都,由水路南旋。于水道之源流、漕运之奥窔及古人名蹟,无不详誌。”⒊指奥妙精微之处。清 恽敬《重刻<
- 5.
奬说释义:⒈劝诱。《宋书·萧惠开传》:“时太宗遣惠开宗人宝首水路慰劳益州,宝首欲以平蜀为功,更奬説蜀人,於是处处蜂起。”⒉揄扬。《南史·萧谌传》:“﹝萧季敞﹞粗猛无行,善於弥缝,高帝时为誄諶所奬説,故累为郡守。”
- 6.
岁漕释义:谓每年由水路运输粮食至京师或指定地点。宋 欧阳修《泗州先春亭记》:“泗,天下之水会也,岁漕必廪於此。”《宋史·食货志上三》:“宋 岁漕以广军储、实京邑。”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三:“嘉祐 四年,詔所运菽,减漕船三百艘。自是岁漕三河而已。”
- 7.
岁输释义:每年运送到京师或指定地点的贡赋。主要是粮米,多由水路运输。《新唐书·刘晏传》:“即尽以漕事委 晏,故 晏 得尽其才,岁输始至,天子大悦。”唐 元稹《竹部》诗:“持此欲何为?官家岁输促。”
- 8.
川吏释义:掌管水路的官吏。
- 9.
川路释义:水路。
- 10.
川途释义:⒈亦作“川涂”。 亦作“川涂”。道路,路途。⒉指水路。
- 11.
平羌江释义:是岷江流经青神县汉阳坝至乐山城东一段水路的古称。
- 12.
心兴释义:犹兴致。唐 韩翃《送张儋水路归北海》诗:“知君心兴远,每上海边楼。”《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何小姐 自幼也曾正经读过几年书,自从奔走风尘,没那心兴理会到此。”
- 13.
折漕释义:漕粮折银征收。 漕粮向纳米粮,明 弘治 年间因 苏松 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清 初折漕,亦限于被灾或水路过远地区,后来地区逐渐扩大,至 清 末,只有 江 浙 两省仍行漕运,其他地区均行折漕。参阅《续文献通考·漕运》。
- 14.
押水释义:水路运输的押运人。
- 15.
放排释义:运竹子、木材的一种方法把它们扎成排筏从水路运走。
- 16.
断港绝潢释义:潢:低洼的积水坑。 无法通行的水路。比喻错误的,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办法。
- 17.
星桩释义:密布的木桩。《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八年》:“时 元 军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
- 18.
杷杆船释义:扒杆船。一种轻便的小船,滩行多用之。《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八月五日》:“早晨本欲陆行,訥抚君 谓可仍由水路,从之。雇杷桿船二隻,巳刻行,出 大西门。”参阅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
- 19.
柴城释义:指 柴桑。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唐 贾岛《寄李存穆》诗:“信来从水路,身去到 柴城。”
- 20.
梧台释义:战国 齐 梧宫 之台。故址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 境。唐 韩翃《送张儋水路归北海》诗:“片帆依白水,高枕卧 青州。柏寝 寒芜变,梧臺 宿雨收。”参阅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