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注籍 注籍的意思
zhù

注籍

简体注籍
繁体註籍
拼音zhù jí
注音ㄓㄨˋ ㄐ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ù,(1) 灌进去。【组词】:注入。注射。大雨如注。(2)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组词】:注视。注目。注意。(3)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组词】:注解。注释。注音。夹注。(4)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例句】:注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5) 记载,登记。【组词】:注册。注销。(6) 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组词】:下注。赌注。(7) 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组词】:一注钱。

jí,(1) 书,书册。【组词】:古籍。书籍。经籍。典籍。(2)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组词】:籍贯。户籍。国籍。学籍。(3) 登记。【例句】:籍没(mò)。籍吏民。(4) 征收。【组词】:籍田。(5) 〔籍籍〕❶形容纷扰很大;❷形容名声很大;❸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6)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基本含义

指在官方的户籍上登记注册。

注籍的意思

注籍 [zhù jí]

1. 记录之簿册。

2. 指登记入册。

4. 古代朝臣受弹劾,情节较重者,在家听候处理。同时在家门上贴“注籍”两字,以避免与人往来。

注籍 引证解释

⒈ 记录之簿册。

《后汉书·杨赐传》:“后帝徙 南宫,閲録故事,得 赐 所上 张角 奏及前侍讲注籍,乃感悟。”
李贤 注:“所注之籍録。”

⒉ 指登记入册。

《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东境役苦,百姓多注籍诈病,遣外医巫,在所检占诸属名,并取病身。”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

⒊ 古代朝臣受弹劾,情节较重者,在家听候处理。同时在家门上贴“注籍”两字,以避免与人往来。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他没有看见首辅 薛国观,明白他是因为受了弹劾,‘注籍’在家。”
谓登录在册,在家听授官职。 明 许誉卿 《科臣被言咆哮等事疏》:“先是举行枚卜,臣病,註籍兼旬,始终不闻会推。”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明 时,羣僚被劾者,自衙归私宅,则下轿帘以障之,于门揭註籍二字,闭门以待命。”


注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注三唱释义:唐 制,六品以下官吏赴选,始集试观书判,次面试观察言貌,然后拟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报仆射,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然后依旨授官。此项程序,谓之“三注三唱”。见《通典·选举志三》。《新唐书·选举志下》:“又故事,必三銓、三注、三唱而后拟官。”《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故事,兵、吏部尚书知政事者,选事悉委侍郎以下,三注三唱,仍过门下省审,自春及夏,其事乃毕。”
    • 2.
      奸利释义:亦作“奸利”。 指非法谋取的利益。《韩非子·奸劫弑臣》:“百官之吏,亦知为姦利之不可以得安也。”《汉书·王莽传下》:“天下吏以不得奉禄,并为姦利,郡尹县宰家累千金。”唐 陈子昂《谏雅州讨生羌书》:“往年 益州 长史 李崇真 将图此奸利,传檄称 吐蕃 欲寇 松州,遂使国家盛军以待之,转餉以备之。”宋 王安石《广西转运使屯田员外郎苏君墓志铭》:“河北 都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 信都 欧阳修 以言事切直,为权贵人所怒。因其孤甥女子有狱,诬以姦利事。”《明史·后妃传二·孝宗孝康张皇后》:“鹤龄 延龄 并注籍宫禁,纵
    • 3.
      注籍释义:⒈记录之簿册。《后汉书·杨赐传》:“后帝徙 南宫,閲録故事,得 赐 所上 张角 奏及前侍讲注籍,乃感悟。”李贤 注:“所注之籍録。”⒉指登记入册。《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东境役苦,百姓多注籍诈病,遣外医巫,在所检占诸属名,并取病身。”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⒊古代朝臣受弹劾,情节较重者,在家听候处理。同时在家门上贴“注籍”两字,以避免与人往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他没有看见首辅 薛国观,明白他是因为受了弹劾,‘注籍’在家。”⒋谓登录在册,在家
    • 4.
      蝶菴释义:五代 后唐 宰相 李愚 居室名。 题名寓意用 庄子“梦蝶”典故。宋 陶穀《清异录·居室》:“李愚 告人,予夙夜在公,不曾烂游 华胥国,意欲於 洛阳 买水竹作‘蝶菴’,谢事居其间。菴未下手,铭已毕工。菴中当以 庄周 为开山第一祖,陈摶 配食。然忙者难为注籍供职。”参见“蝶梦”。

注籍(zhu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注籍是什么意思 注籍读音 怎么读 注籍,拼音是zhù jí,注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注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