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助祭 助祭的意思
zhù

助祭

简体助祭
繁体
拼音zhù jì
注音ㄓㄨˋ ㄐ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ù chú,(1) 帮助协同,辅佐。【组词】:辅助。帮助。助手。助人为乐。助桀为虐。拔苗助长(zhǎng )。爱莫能助。(2) 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 ◎ 古同“锄”,除去。

jì zhài,(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组词】: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2) 供奉鬼神或祖先。【组词】:祭祖。祭天。祭祀。祭灶。(3) 使用(法宝)。【例句】:祭起一件法宝。(1) 姓。

基本含义

指协助祭祀的人,泛指协助他人完成工作或事务的人。

助祭的意思

助祭 [zhù jì]

1. 古代谓臣属出资、陪位或献乐佐君主祭祀。后亦谓以财物人祭祀。

[acolyte;]

助祭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谓臣属出资、陪位或献乐佐君主祭祀。后亦谓以财物助人祭祀。,犹今人称“书记”)把这事做成颂歌来助祭。”

《诗·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 汉 郑玄 笺:“群臣助 文王 养老则尚和,助祭於庙则尚敬,言得礼之宜。”
《汉书·武帝纪》“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百六人” 颜师古 注引 汉 服虔 曰:“因八月献酎祭宗庙时使诸侯各献金来助祭也。”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寻奉帝俞,得伸助祭之诚,实有分司之望。”
郭沫若 《读了<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我看《噫嘻》这首诗也就和《献侯鼎铭》一样……是 成王 亲耕之前昭假先公先王,史官们(古人称“作册”


助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搜释义:帝王至东方巡狩。《左传·定公四年》:“取於 相士 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杜预 注:“为汤沐邑,王东巡狩,以助祭 泰山。”孔颖达 疏:“今言蒐,则王之巡狩亦因田猎以教习兵士。”
    • 2.
      东蒐释义:帝王至东方巡狩。《左传·定公四年》:“取於 相士 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杜预 注:“为汤沐邑,王东巡狩,以助祭 泰山。”孔颖达 疏:“今言蒐,则王之巡狩亦因田猎以教习兵士。”
    • 3.
      买酎释义:语本《史记·平準书》:“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餘人。”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户口酎黄金於 汉 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祀日饮酎,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后用“买酎”指地方对中央献纳钱财。 宋 王禹偁 《战城南》诗:“耗蠹中原过太半,黄金买酎诸侯叛。”
    • 4.
      即政释义:执掌政权。《诗·周颂·烈文序》:“《烈文》,成王 即政,诸侯助祭也。”孔颖达 疏:“谓 周公 居摄七年,致政 成王。成王 乃以明年岁首,即此为君之政。”
    • 5.
      四辈释义:⒈主持四时助祭的诸侯之长。 《公羊传·桓公元年》“诸侯时朝乎天子”汉 何休 注:“王者亦贵得天下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因助祭以述其职,故分四方诸侯为五部,部有四辈,辈主一时。”⒉众人,四方之人。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僧竺昙盖》:“汉 沙门 竺曇盖,秦郡 人也。真确有苦行,持鉢振锡,取给四辈。”唐 刘禹锡《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十方四辈,瞻礼於斯。”元 范梈《奉寄翰林邓侍讲》诗:“闭门读书古都市,四辈冠盖方隆隆。”⒊佛教语。指佛、菩萨、圆觉、声闻。《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夫佛以谦卑自牧
    • 6.
      大品释义:⒈指佛经之全本或繁本,与节略本的“小品”相对。⒉佛经名。即《大品般若经》。亦泛指佛经。⒊又译作“高级神品”。天主教、东正教高级神职人员的品位。东正教一般把主教、神甫和助祭列为大品,而天主教一般把副助祭也列入大品。
    • 7.
      宵衣释义:⒈天不亮就穿衣起身。 旧时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南朝 陈 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唐 许浑《秋日早朝》诗:“宵衣应待絶更筹,环珮鏘鏘月下楼。”《旧唐书·懿宗纪》:“况荷十七圣之鸿休,绍三百年之庆祚,将求理本,敢忘宵衣。”宋 王禹偁《献转运使雷谏议》诗之二:“父子有才同富国,君王无事免宵衣。”参见“宵衣旰食”。⒉黑色的丝服。古代妇女助祭时所穿。宵,通“綃”。《仪礼·士昏礼》:“姆纚笄宵衣在其右。”郑玄 注:“宵,读为《诗》‘素衣朱綃’之綃;《鲁诗》以綃为綺属也;姆,亦玄衣;以綃为领
    • 8.
      平冕释义:古代天子郊祭及临轩,皇太子侍祭,王公、大臣等助祭时戴的冠冕。
    • 9.
      承事释义:治事;受事。 《左传·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国语·鲁语下》:“大夫有贰车,备承事也。”《汉书·韦玄成传》:“立庙京师之居,躬亲承事,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南史·顾琛传》:“琛 不能承事 刘湛,故寻见斥外。”
    • 10.
      振鹭释义:《诗·周颂·振鹭》:“振鷺于飞,于彼西雝。 ”孔颖达 疏:“言有振振然絜白之鷺鸟往飞也……美威仪之人臣而助祭王庙亦得其宜也。”又《鲁颂·有駜》:“振振鷺,鷺于下。”毛 传:“鷺,白鸟也,以兴絜白之士。”郑玄 笺:“絜白之士羣集於君之朝。”后因以“振鷺”喻在朝的操行纯治的贤人。
    • 11.
      教阶制释义:基督教会的神职人员等级和教务管理的体系和制度。分为主教、神父、助祭三个等级,主教中又分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大主教和一般主教等,各有管辖区域(教区)。东正教会的首领称为宗主教(或牧首)。
    • 12.
      显相释义:谓有名望的公卿诸侯参加助祭。
    • 13.
      暗数释义:⒈默默计数。元 方回《春晚杂兴》诗之四:“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⒉谓保留的额数。明 李东阳《京闱同年会诗序》:“各赋一诗而暗其一以为序。予时助祭园陵,不及与,实当暗数,故诸君以序属予。”
    • 14.
      毳衣释义:⒈古代天子、大夫的礼服之一。用毛布制成。天子祀四望山川、子男爵及大夫朝聘天子、助祭或巡行决讼皆服之。其制上衣下裳。衣玄色,以五彩绘绣虎蜼、藻、粉米;裳纁色,上绣黼黻。⒉毛皮所制衣。⒊僧服的一种。
    • 15.
      王宾释义:⒈指助祭诸侯。⒉君王的宾客。语本《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高亨注:“经意诸侯或其臣往朝于王,以观王国之光,作王之宾客。”宋唐龙《赠太微山人》诗:“挟策步天府,观光应王宾。”
    • 16.
      皇妃释义:皇帝的妾。 《续文献通考·王礼八》:“皇妃冠服:洪武 三年定皇妃受册助祭,朝会礼服、冠饰。”
    • 17.
      省牲释义:古代祭祀前,主祭及助祭者须审察祭祀用的牲畜,以示虔诚,称为“省牲”。
    • 18.
      祭赙释义:⒈致祭并馈赠财物。《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丁丑,司空致士 张齐贤 卒。帝甚悼之,遣中使祭賻。”⒉馈赠居丧者助祭的财物。清 魏源《书<金史·完颜元宜传>后》:“﹝ 完颜元宜 ﹞卒于家,祭賻甚厚。”
    • 19.
      蜡宾释义:年终祭祀的助祭人。 《礼记·礼运》:“昔者 仲尼 与於蜡宾。”郑玄 注:“时 孔子 仕 鲁,在助祭之中。”南朝 齐 谢朓《齐雩祭乐歌·歌黑帝》:“合国吹,饗蜡宾。”明 唐顺之《月楼唐翁行状》:“后三十餘年,嘉靖 某甲子,翁年七十餘,郡太守请与蜡宾。”清 龙启瑞《大冈埠团练公局记》:“书之以復於先生,其亦不能无蜡宾之感也。”参见“蜡祭”。
    • 20.
      触鹿释义:典出《晋书·孝友传·许孜》:“俄而二亲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县之 东山,躬自负土……镇宿墓所,列植松柏亙五六里。时有鹿犯其松栽,孜 悲叹曰:‘鹿独不念我乎!’明日,忽见鹿为猛兽所杀,置於所犯栽下。”后因以“触鹿”谓孝感所至,墓地无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宋 苏轼《同年程德林求先坟·思成堂》诗:“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清 顾炎武《墓后结庐三楹作》诗:“旧栽松树无触鹿,惟有老柏衔悲枯。”

助祭(zhu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助祭是什么意思 助祭读音 怎么读 助祭,拼音是zhù jì,助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助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