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志 [shì zhì]
1. 发誓立志。
誓志 引证解释
⒈ 发誓立志。
引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摄摩腾》:“腾 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 雒邑。”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玄冲登华山莲花峰》:“既及峯三分之一,则劣容半足,乃以死誓志,作气而登。”
宋 王禹偁 《授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制》:“当年誓志,一万户之侯封;絶塞立功,五十营之兵事。”
誓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吞牛释义:《尸子》卷下:“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鵠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后因以“食牛”或“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宋 王十朋《潘岐哥》诗:“胸中之气已吞牛,开眼睛光如虎视。”亦泛指气概豪迈。明 孙梅锡《琴心记·誓志题桥》:“男儿汉壮气吞牛,丈夫志岂困荒丘?”
- 2.
灵槎释义:⒈亦作“灵查”。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典出 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隋 崔仲方《奉和周赵王咏石》:“会逐灵槎上,还归天汉边。”宋 辛弃疾《西江月·为范南伯寿》词:“灵槎準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箇。”明 孙柚《琴心记·誓志题桥》:“人间空指泛灵槎,道我卜穷星斗。”⒉指船。唐 杜甫《喜晴》诗:“汉 阴有 鹿门,沧海有灵查。”仇兆鳌 注:“引 鹿门 海槎,愧避世之已迟。”明 张煌言《<冰槎集>引》:“﹝余﹞浮踪浪跡,当凄霰严霜
- 3.
腾茂释义:⒈犹远扬。 明 孙柚《琴心记·誓志题桥》:“河桥望里锦袍归昼,驾仙騶山川增秀,辐輳,愿英声一时腾茂。”⒉犹兴旺。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约半年,人烟腾茂,类素封家。”
- 4.
誓志释义:发誓立志。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译经上·摄摩腾》:“腾 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 雒邑。”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玄冲登华山莲花峰》:“既及峯三分之一,则劣容半足,乃以死誓志,作气而登。”宋 王禹偁《授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制》:“当年誓志,一万户之侯封;絶塞立功,五十营之兵事。”
- 5.
誓命释义:⒈约束警戒之辞。 ⒉誓志效命。⒊誓和命。
- 6.
赏接释义:赏识并延请。 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译经上·摄摩腾》:“腾 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 雒邑,明帝 甚加赏接,於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 地有沙门之始也。”宋 洪迈《容斋三笔·杜诗命意》:“按 杜 之旨,本谓技艺倡优,不应蒙人主顾眄赏接,然使政化如水,皇恩若神,为治大要,既无可损,则时时用此辈,亦亡害也。”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时余以纔逾弱冠之青年,掉鞅文坛,略有声誉,宜为 梦坡 所赏接。”
- 7.
题柱客释义:指誓志求取功名荣显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