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帝都 帝都的意思

帝都

简体帝都
繁体
拼音dì dū
注音ㄉ一ˋ ㄉ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ì,(1)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组词】:上帝。玉皇大帝。(2) 君主。【组词】:帝王。皇帝。称帝。帝制。

dōu dū,(1) 大都市。【组词】:都市。都会。通都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组词】:首都。国都。京都。建都。(3) 美好。【例句】:“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4) 总。【组词】:都为一集。(5) 居。【例句】:“都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1) 全,完全。【组词】: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2) 表示语气的加重。【例句】:一动都不动。

基本含义

帝都指的是帝王的都城,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首都。

帝都的意思

帝都 [dì dū]

1. 帝王所居的城。也叫“帝京”

[imperial capital;]

帝都 引证解释

⒈ 京城;京都。

汉 徐干 《中论·考伪》:“居必人才,游必帝都。”
唐 李白 《哭晁卿衡》诗:“日本 晁卿 辞帝都,征帆一片绕 蓬壶。”
鲁迅 《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北京 是 明 清 的帝都。”


国语词典

帝都 [dì dū]

⒈ 京师。天子所居住的地方。

唐·李白〈哭晁卿衡〉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帝都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畿辇释义:京城地区。辇,天子的车,借指京城。

帝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转眼释义:比喻极短的时间。元 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一转眼选场开,发了愿来年去,直至那 长安 帝都。”《红楼梦》第一二○回:“第三次,送那玉来,坐在前厅,我一转眼就不见了。”杨朔《我的改造》:“有时一边听他们说话,一边心里记,一转眼可又忘了。”
    • 2.
      三条九陌释义:泛指帝都的纵横大道。
    • 3.
      上京释义:⒈古代对国都的通称。 《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李善 注:“有羽翼於京师也。”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德璉 发跡於此 魏,足下高视於上京。”宋 刘攽《送韩玉汝司封奉使两浙》诗之三:“组练白玉粒,一月来上京。”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秦 中自古帝都,万一上京有变,则六飞行在,犹将赖之。”⒉古都名。渤海 以王都 忽汗城 为 上京 龙泉府。故址在今 黑龙江 宁安县 西南 东京城。⒊古都名。契丹 会同 元年(公元938年)改皇都为 上京 临潢府。故址在今 内蒙古 巴
    • 4.
      丹凤释义:⒈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⒉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⒊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亦借称帝都、朝廷。⒋喻杰出者。
    • 5.
      亳桐释义:亳州的泡桐历史悠久,明人王廷相就赞称:“桐宫桑林古帝都”,把桐树的种植考证到商代以前。泡桐主要产区在谯城区和涡阳县义门镇一带。
    • 6.
      便辟释义:⒈亦作“便僻”。 谄媚逢迎。《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邢昺 疏:“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南史·王晏传》:“﹝ 王晏 ﹞性甚便僻,渐见亲侍,常参议机密。”唐 王勃《平台秘略论·褒客》:“便辟脂韦饰其迹,甘言巧辞运其辩。”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直隶,为帝都者七百餘年,举天下便僻巧媚之士凑集焉,加以从龙入关之裔,驱恣淫佚,恣慢横暴。”⒉指谄媚逢迎之人。《书·冏命》:“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⒊指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管子·立政》:“三本者不审,
    • 7.
      圣浮里亚释义:《天神右翼》中天界的帝都,最顶层第七重天的主城,也是第七天唯一的城市,创世神与炽天使的所在。
    • 8.
      城禁释义:城市的警戒防卫。多指帝都而言。《南史·刘恢传》:“孝武 欲重城禁,故復置卫尉卿。”
    • 9.
      宛洛释义:二古邑的并称。即今之 南阳 和 洛阳。常借指名都。汉 王逸《荔支赋》:“宛 洛 少年,邯郸 游士。”《文选·谢朓<和徐都曹>》:“宛 洛 佳遨游,春色满皇州。”张铣 注:“宛,南阳 也;洛,洛阳 也;皇州,帝都也。时都在 江 东,而言 宛 洛 者,举名都以言之也。”唐 王维《宿郑州》诗:“宛 洛 望不见,秋霖晦平陆。”明 陈子龙《平陵东》诗:“不逢时会岂失策,犹与 宛 洛 开先声。”清 陈梦雷《庚申上元同杨道声题汴梁旅店》诗:“喜遂京华约,初从 宛 洛 期。”
    • 10.
      宸京释义:京城,帝都。
    • 11.
      帝京释义:帝都。
    • 12.
      帝垣释义:⒈星座名。即紫微垣。⒉京都的城垣。⒊用以指帝都。
    • 13.
      帝里释义:犹言帝都,京都。
    • 14.
      年号释义:古代皇帝纪年的名称。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开始,历代皇帝都立年号,如贞观、康熙等。有时一帝换多次年号,明清两代一般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 15.
      惰气释义:犹惰性。鲁迅《准风月谈·为翻译辩护》:“去年虽然还有以 郭沫若 先生的盛名幸而出版的《战争与和平》,但恐怕仍不足以挽回读书和出版界的惰气。”鲁迅《书信集·致姚克》:“北平 原是帝都,只要有权者一提倡‘惰气’,一切就很容易趋于‘无聊’的,盖不独报纸为然也。”
    • 16.
      文运释义:⒈文学的气运。元 袁桷《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诗之三:“情寧阐文运,览彼古帝都。”《儒林外史》第一回:“天可怜见,降下这一伙星君去维持文运,我们是不及见了。”《清史稿·圣祖纪一》:“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以备顾问。”⒉指科举应试的运气。《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梁廷栋传》:“文运蹇塞,年逾强仕,不青其衿,而利人济物之志未忘也。”
    • 17.
      方州释义:⒈指大地。古谓天圆地方,故称。《淮南子·览冥训》:“背方州,抱圆天。”高诱 注:“方州,地也。”亦指域内。《明史·史可法传》:“夫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无救。”清 陈梦雷《华岩岭》诗:“五岳峙方州,臺峰争鼎闢。”⒉指帝都。《文选·班固<典引>》:“卓犖乎方州,洋溢乎要荒。”李周翰 注:“方州,帝都也。”⒊指州郡。唐 王维《责躬荐弟表》:“顾臣谬官华省,而弟远守方州。”宋 洪迈《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帝王讳名……方州科举尤甚,此风殆不可革。”⒋指州郡长
    • 18.
      日近长安远释义: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 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 19.
      玉京十二楼释义:指神仙的居所,也可喻指帝都。
    • 20.
      玉京释义:⒈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⒉泛指仙都。⒊指帝都。

帝都(did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帝都是什么意思 帝都读音 怎么读 帝都,拼音是dì dū,帝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帝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