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祭 中祭的意思
zhōng

中祭

简体中祭
繁体
拼音zhōng jì
注音ㄓㄨㄥ ㄐ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jì zhài,(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组词】: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2) 供奉鬼神或祖先。【组词】:祭祖。祭天。祭祀。祭灶。(3) 使用(法宝)。【例句】:祭起一件法宝。(1) 姓。

基本含义

指在祭祀活动中,主要负责祭祀事务的人。

中祭的意思

中祭 [zhōng jì]

1. 指祭宗庙之礼。

中祭 引证解释

⒈ 指祭宗庙之礼。

《周礼·天官·酒正》:“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
郑玄 注:“郑司农 云:‘三贰,三益副之也。大祭天地,中祭宗庙,小祭五祀。’…… 玄 谓大祭者,王服大裘袞冕所祭也;中祭者,王服鷩冕毳冕所祭也;小祭者,王服希冕玄冕所祭也。”


中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日释义:三伏的总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古代亦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詔赐从官肉。”颜师古 注:“三伏之日也。”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宋 高承《事物纪原·正朔历数》:“立秋以金代火而畏火,故至庚日必伏,故谓之伏日。”
    • 2.
      大祭释义:古代重大祭祀之称。包括天地之祭、禘祫之祭等。《周礼·天官·酒正》:“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郑玄 注:“大祭,天地;中祭,宗庙;小祭,五祀。”《周礼·春官·天府》:“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郑玄 注:“禘祫及大丧陈之,以华国也。”《尔雅·释天》:“禘,大祭也。”郭璞 注:“五年一大祭。”
    • 3.
      待制释义:⒈等待诏命。《后汉书·蔡邕传》:“侍中祭酒 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埶之徒,并待制 鸿都门 下,憙陈方俗閭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⒉官名。唐 置。太宗 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永徽 中,命弘文馆学士一人,日待制于 武德殿 西门。文明 元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 章善、明福门。先天 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永泰 时,勋臣罢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 集贤门,凡十三人。崔祐辅 为相,建议文官一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后著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宋 因其制,于殿、
    • 4.
      柳车释义:丧车。《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皇甫深墓志》:“柳车摇转,賵马悲声。剑悬孤陇,鹤唳荒庭。”唐 王维《为杨郎中祭李员外文》:“悲《薤歌》之首路,哀柳车之就辙。”清 唐孙华《闻惠研溪明府讣》诗:“岂知丹旐返,长途送柳车。”缪荃孙《<贵池二妙集>序》:“迨至国亡家破,一则柳车柴市,死殉故君;一则土室露车,生逃僻壤。高风亮节,千古同钦。”
    • 5.
      桃园结义释义:民间俗传 三国 时 刘备、关羽、张飞 在桃园结拜兄弟。《三国演义》第一回:“飞 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於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 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説誓曰:‘念 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 玄德 为兄,关羽 次之,张飞 为弟。”后遂为结拜兄弟,共同
    • 6.
      湛祠释义:湛、祠皆为古代祭祀名。以祭品沉入水中祭神曰湛,以祭品祭神曰祠。
    • 7.
      犂生骍角释义:谓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语出《论语·雍也》:“子謂 仲弓,曰:‘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邢昺 疏:“雜文曰犂。騂,純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棄也。諸,之也。仲弓 父賤人而行不善,故 孔子 稱謂 仲弓,曰:‘譬若雜文之犂牛生純赤且角周正之子,中祭祀之犧牲,雖欲以其所生犂而不用,山川寧肯舍棄之乎?’言 仲弓 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也。”明 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司马相如》:“卓王孫 始非能容 相如 也,但看 臨邛 令面耳;終非能壻 相如 也,但恐辱富家門面耳
    • 8.
      社首释义:⒈山名。在 山东省 泰安市 西南,上有 社首坛。因 周成王 封禅得名。唐 宋 帝王也曾到此封禅。《汉书·郊祀志上》:“周成王 封 泰山,禪於 社首。”吴景旭《历代诗话》卷六一引 宋 洪迈《光尧挽诗》:“鼎湖 龙去远,社首 凤来迟。”⒉村里中祭社活动的首领。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一:“修德堂东家 李如珍 也是村长,也是社首。”
    • 9.
      舍奠释义:释奠。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谓陈设酒食以祭祀。舍奠之礼,古时用于朝会、庙社、山川、征伐和学宫中祭先圣先师诸事。学宫中春夏秋冬四时有定期的舍奠。此外,始立学宫必舍奠;出征执有罪而返,亦舍奠于学宫。舍,通“释”。
    • 10.
      赛庙释义:⒈谓参与庙会活动。⒉谓到庙中祭神。
    • 11.
      进胙释义:进献祭祀用的牲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楚 郤宛 之难,国言未已,进胙者莫不谤令尹。”杜预 注:“进胙,国中祭祀也。”《新唐书·百官志一》:“诸司供奉口味,躬鐍其舆乃遣,进胙亦如之。”
    • 12.
      邨社释义:村中祭土神的场所。
    • 13.
      里社释义:⒈古代里中祭祀土地神的处所。⒉借指乡里。
    • 14.
      馈奠释义:指丧中祭奠之事。

中祭(zhong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中祭是什么意思 中祭读音 怎么读 中祭,拼音是zhōng jì,中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