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敏行 敏行的意思
mǐnxíng

敏行

简体敏行
繁体
拼音mǐn xíng
注音ㄇㄧㄣˇ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ǐn,(1) 迅速,灵活。【组词】:敏捷。敏感。敏锐。敏达(敏捷而通达事理)。灵敏。聪敏。神经过敏。(2) 奋勉。【例句】:敏求(勉力以求)。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行动迅速敏捷,做事敏锐。

敏行的意思

敏行 [mǐn xíng]

1. 指勉力修身。语本《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敏行 引证解释

⒈ 指勉力修身。

语本《论语·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汉书·东方朔传》:“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


敏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僚壻释义:亦作“僚婿”。姊妹的丈夫之互称或合称。《尔雅·释亲》“两婿相谓为亚”晋 郭璞 注:“今 江 东人呼同门为僚壻。”《新唐书·萧嵩传》:“始,娶 会稽 贺晦 女,僚婿 陆象先,宰相子,时为 洛阳 尉。”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九:“张怀素、吴储、吴侔 等谋反事觉,中外縉绅多与交结,而 蔡元度 与 储 侔 之父 安诗 为僚壻,故 元长 父子与 怀素 书问往来尤密。”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少年曰:‘君不认窃眠卧榻者耶?’刘 始悟为 胡。敍僚壻之谊,嘲謔甚欢。”
    • 2.
      僭号释义:冒用帝王的称号。《汉书·扬雄传下》:“诸儒或讥以为 雄 非圣人而作经,犹 春秋 吴 楚 之君僭号称王,盖诛絶之罪也。”《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逆贼 宋建,僭号 河首,同恶相救,并为脣齿。”李善 注引《魏志》:“初,陇西 宋建,自称 河首 平汉王。”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里中有峻岭,号曰 王岭,相传 彭玗 反于 吉州,僭号称王,南唐 遣兵征之,彭玗 数败,遂退保於此以死守。”《三国演义》第九八回:“孙权 不久必将僭号称尊,如称尊号,恐陛下伐之,定先入寇也,臣故欲以兵待之。”清 俞正爕《癸
    • 3.
      刓泐释义:磨损;碎裂。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六:“至 隋 开皇 六年,迁其石於 长安,文字刓泐不可知。”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今人製陶砚……然最佳者不能十年輒败,至有三五年遂刓泐不可用者。”
    • 4.
      宠秩释义:⒈宠爱而授以官秩。 《左传·昭公八年》:“子旗 曰:‘子胡然,彼孺子也。吾诲之,犹惧其不济,吾又宠秩之,其若先人何?’”《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彼 慕容评 者,蔽君专政,忌贤疾功,愚闇贪虐以丧其国,国亡不死,逃遁见禽。秦王 坚 不以为诛首,又从而宠秩之,是爱一人而不爱一国之人也。”胡三省 注:“宠秩,谓宠而序其官,使不失次也。”⒉指尊贵的官秩。唐 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伏奉今月二十九日制,授臣御史中丞。宠秩踰涯,心魂战越。”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 杨邦毅 ﹞绰有 张御史 之风,无愧
    • 5.
      宸旒释义:帝王之冠。借指帝王。唐 无名氏《梅妃传》:“忆昔 太液 清波,水光荡浮,笙歌燕赏,陪从宸旒。”明 陈汝元《金莲记·首引》:“幸 子由 申救,远謫 黄州,不久量移 儋耳,重拜宸旒。”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笏囊佩袋》:“嘉靖 初年,世宗 升殿,尚宝卿 谢敏行 以故事捧宝逼近宸旒,其佩忽与上佩相纠结,赖中官始得解。”
    • 6.
      宾赞释义:⒈亦作“宾讚”。举行典礼时导引仪式的人。宾,通“儐”。《史记·秦始皇本纪》:“闕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謁者掌宾讚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旧五代史·梁书·刘捍传》:“捍 便习宾赞,善於将迎。”⒉指幕僚。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公暨宾赞,稽经諏律。施用不差,人用不屈。”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吾不见士大夫五十年矣,不用復从宾赞,幸为我谢之。”明 方孝孺《黄晏仲晦字说》:“其宾赞相与言曰:‘欲晏者,惟自晦而已。’于是字之以 仲晦。”⒊见“宾赞”。
    • 7.
      寿藤释义:生长年岁长久之藤。唐 元结《送谭山人归云阳序》:“近 峻公 有泉石老树,寿藤縈垂。”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三:“门外三峯如削玉,古木寿藤,幽森清峭。”
    • 8.
      少习释义:少年时所学习的。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十:“王履道 安中 初学 东坡 书,后仕于 崇、观、宣、政 间,颇更少习。南渡以来,復还其旧。”
    • 9.
      渊明醉石释义:江州 德化县 楚城乡(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乃 晋 陶渊明 所居之地。 宋 宣和 初,部刺史即其地立 陶渊明 祠。祠前横小溪,溪中盘屹一石,人称之为 渊明 醉石。土人遇重九日,即携酒撷菊,酹奠祠下,岁以为常。见 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按 渊明 醉石,其地说法不一。《朱子语类》卷一三八:“庐山 有 渊明 古迹处,曰 上京 …… 江 中有一盘石,石上有痕,云 渊明 醉卧於其石上,名 渊明 醉石。”唐 陈光 有《题陶渊明醉石》诗。
    • 10.
      犂然释义:⒈亦作“犁然”。犹释然。自得貌。《庄子·山木》:“孔子 穷於 陈 蔡 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 猋氏 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犂然有当於人之心。”一本作“犁然”。陈鼓应 今注引 焦竑 曰:“犂然,如犂田者,其土释然也。”一说犹栗然。见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说。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十:“少陵 古诗,有歌行吟叹之异名,每与能诗者求其别,讫未尝犂然当于心也。”⒉明察,明辨貌。明 张居正《贺朱镇山重膺殊恩序》:“凡古今隆替,名物隐賾,一叩之,罔不犂然辨,洞然析,
    • 11.
      班爵释义:⒈爵位;官阶。《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朱 怒曰:‘班爵同,何以黜 朱 於朝。’”《国语·周语上》:“故为车服旗章以旌之,为贄币瑞节以镇之,为班爵贵贱以列之。”《新唐书·裴耀卿传》:“林甫 惊曰:‘班爵与公同,而礼数异,何也。’”元 揭傒斯《故中宪大夫苏公志道哀》诗:“銓选班爵冗,出入钱穀细。”清 朱克敬《暝庵杂识》卷二:“老夫得备记室足矣,必以马齿班爵相推,虚名可耳,他非所愿也。”⒉颁授爵位。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一》:“天子裂土班爵,所以庸勋也。”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公从容至前,炷香揖之
    • 12.
      省劄释义:古代中枢各省的文书。 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六:“其登科时年甚少,復中法科,继闻以法科进者不大拜,悔之,不受省札。”宋 周密《齐东野语·赵伯美》:“省札既下,吴农丞 辨析状云:‘革 弟 蒙,分符罔功,以病丐祠。增秩改麾,既被缴驳,圣恩宽大,遂畀祠廪。’”
    • 13.
      省札释义:同“省劄”。古代中枢各省的文书。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六:“其登科时年甚少,復中法科,继闻以法科进者不大拜,悔之,不受省札。”宋 周密《齐东野语·赵伯美》:“省札既下,吴农丞 辨析状云:‘革 弟 蒙,分符罔功,以病丐祠。增秩改麾,既被缴驳,圣恩宽大,遂畀祠廪。’”
    • 14.
      睚眦之怨释义:指极小的怨恨。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飯之德必償,睚眦之怨必報。”《旧唐书·李子通传》:“性好施惠,家無蓄積,睚眦之怨必報。”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十:“凡官吏居民舊有睚眦之怨者,無不生事害之。”鲁迅《华盖集续集·再来一次》:“我那时和这位后来称为‘孤桐先生’的,也毫无‘睚眦之怨’。”
    • 15.
      砥节释义:砥砺气节。《晋书·阮种传》:“贤臣之於主,进则忠国爱人,退则砥节洁志。”《旧唐书·韦安石传》:“故为善者虽存不贵仕,而没有餘名,此贤达所以砥节也。”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懦夫每生,名不称于没世;烈士砥节,死有重于 泰山。”《资治通鉴·汉成帝河平二年》:“﹝ 王尊 ﹞修身洁己,砥节首公。”明 文徵明《太傅文恪公传》:“盖公入朝至是三十年,砥节履方,不少骫骳。”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朝政肃,则刑餘为吏亦能砥节奉公;朝政弛,则士大夫亦多贪纵。”
    • 16.
      纵侈释义:放任奢侈。 《资治通鉴·唐则天后永昌元年》:“观自古女子,皆以恭俭为美,纵侈为恶。”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一:“煜 在位时纵侈无度,故增赋至是。”
    • 17.
      蒸黔释义:百姓。 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朕念三圣之爱育蒸黔,垂著典法,申戒官吏,简恤刑章,深切丁寧,斯为至矣。”《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而言事之臣,不明大体,务为改革,罔恤蒸黔。”
    • 18.
      衣冠济济释义:犹言衣冠楚楚。 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十:“衣冠濟濟,儀貌鏘鏘,彼何人斯?”《三国演义》第四四回:“次日清晨,孫權 升堂。左邊文官 張昭、顧雍 等三十餘人;右邊武官 程普、黄蓋 等三十餘人:衣冠濟濟,劍佩鏘鏘,分班侍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各人分着幫,擺設了猪羊祭筵,衣冠濟濟在那裏伺候。”
    • 19.
      襃録释义:⒈亦作“褒录”。 奖进录用。《魏书·术艺传·江式》:“臣亡祖 文威 杖策归国,奉献五世传掌之书,古篆八体之法,时蒙褒録,叙列於儒林。”宋 陆游《南唐书·节义传》:“王师弔伐,当褒録节义以表励风节。”清 姚鼐《<南园诗存>序》:“今上既收政柄,除慝扫姦,屡进畴昔不为利诱之士。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録,岂不哀哉!”⒉犹褒述。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杨邦义死节》:“明年,敌去,州白其事于朝,褒録死节,初赠直秘阁,继又赠次对,諡‘忠襄’。”
    • 20.
      设醮释义:道士设立道场祈福消灾。 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六:“王德升 名 崈,困躓场屋,遂入 玉笥山,依道士 潘与龄,独居 白云斋 十餘年。予闻其名久矣,因与诸子入山设醮。”明 张萱《疑耀·坛醮之始》:“赵与时 谓用道士设醮祈福延寿,则 汉 建安 二十四年 吴 将 吕蒙 病,孙权 命道士於星辰下为请命,是设醮之法始於此。”清 李渔《奈何天·误相》:“寺院门前鹤噪,知是捨财吉兆;若无信女烧香,定有善男设醮。”

敏行(min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敏行是什么意思 敏行读音 怎么读 敏行,拼音是mǐn xíng,敏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敏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