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均势 均势的意思
jūnshì

均势

简体均势
繁体均勢
拼音jūn shì
注音ㄐㄨㄣ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ūn,(1) 平,匀,引申为调和。【组词】:均衡。势均力敌。平均。(2) 皆,都,老少均安。(3)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4)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5) 〔均钟〕古代乐器。(6)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shì,(1) 权力,威力。【组词】: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2)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组词】: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

基本含义

保持平衡的状态,双方力量相当。

均势的意思

均势 [jūn shì]

1. 力量相当;力量平衡的态势。

保持均势。

[equilibrium;]

均势 引证解释

⒈ 力量相当。

晋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昔 汉高 ……亲与 项羽 对争存亡,逮 羽 之死,哭临其丧,将以位尝侔尊,力尝均势。”

⒉ 力量平衡的态势。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三:“这或是跳舞矫作姿态时,或是乘橇下峻坡时,他不得不步步勉力自求保持身量之均势。”
茅盾 《子夜》十四:“早就在他心头牵着的五六条线之外,现在又添了一条,他觉得再没有精力去保持整个心的均势了。”


国语词典

均势 [jūn shì]

⒈ 彼此保持相等的势力。

《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将以位尝侔尊,力尝均势。」


均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可撼动释义:比喻某个事物或团体的力量或均势非常强大,根本无法与之抗拒,与螳臂当车是同一个意思。
    • 2.
      举足轻重释义:《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原指处于两强间的有实力的人,只要稍微倾向一方,就能打破均势。后用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 3.
      力敌势均释义: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同“力均势敌”。
    • 4.
      力钧势敌释义: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同“力均势敌”。
    • 5.
      均势释义:力量平衡的形势:形成均势。 保持均势。
    • 6.
      申盟释义:缔结盟约。《国语·晋语七》:“四年,诸侯会于 鸡丘,於是乎布命、结援、修好、申盟而还。”韦昭 注:“申,寻也。”清 马建忠《巴黎复友人书》:“於是诸列国申盟要言,以强弱相恤,大小相维,成一均势之局。即 战国 合纵连横之説名异而事同者也。”
    • 7.
      貌托释义:犹假托。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如谓各国之抱此政策,乃其貌托而非本心,则须知各国之抱此政策者,非有所爱于 中国,乃均势问题使之然也。”

均势(ju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均势是什么意思 均势读音 怎么读 均势,拼音是jūn shì,均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均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