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耳衣 耳衣的意思
ěr

耳衣

简体耳衣
繁体
拼音ěr yī
注音ㄦˇ 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ěr,(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例句】: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组词】:木耳。银耳。(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组词】:耳房。鼎耳。(4) 听说。【组词】: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组词】:想当然耳。(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例句】:“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yī yì,(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组词】: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组词】:炮衣。糖衣。肠衣。(3) 姓。

基本含义

比喻虚名、权位、荣誉等的外表装饰。也可以指利用某种手段来获取名誉或权力。

耳衣的意思

耳衣 [ěr yī]

1. 戴在耳朵上御寒的用具。

耳衣 引证解释

⒈ 戴在耳朵上御寒的用具。

唐 李廓 《送振武将军》诗:“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


国语词典

耳衣 [ěr yī]

⒈ 冬天御寒用的耳帽。

唐·李廓〈送振武将军〉诗:「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


耳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宫貂释义:戴在耳朵上保暖的用品。 也称暖耳,耳衣。因宫中用者为貂皮所制,故称“宫貂”。
    • 2.
      煖耳释义:耳套。 唐 人称耳衣。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月,例用貂皮煖耳……大臣自六卿至科道,每朝退见阁,必乎摘煖耳藏之。”
    • 3.
      耳帽儿释义:即耳衣。
    • 4.
      耳檐儿释义:即耳衣。
    • 5.
      耳纩释义:指耳衣。
    • 6.
      金装释义:⒈黄金装饰。 《梁书·诸夷传·河南》:“天监 十三年,遣使献金装马脑钟二口。”唐 李廓《送振武将军》诗:“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宋史·舆服志六》:“寳用玉……皆饰以红锦,金装,裹以红緜,加红罗泥金夹帊,纳於小盝。盝以金装。”⒉谓美装、盛装。南朝 梁简文帝《登山马》诗:“登山马,间树识金装。”唐 张易之《出塞》诗:“侠客重恩光,骏马饰金装。”唐 李白《洗脚亭》诗:“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耳衣(er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耳衣是什么意思 耳衣读音 怎么读 耳衣,拼音是ěr yī,耳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耳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