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僧磬释义: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或钵形铜乐器。亦指击磬声。
- 2.
少师释义:⒈古代官名。 “三孤”之一。周 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地位次于太师。北周 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参见“少保”。⒉古代官名。乐官。《仪礼·大射》:“僕人正徒相大师,僕人师相少师。”郑玄 注:“大师、少师,工之长也。”工,指乐工。《论语·微子》:“少师 阳,击磬 襄,入於海。”鲁迅《故事新编·采薇》:“我今天去拜访过了。一个是 太师疵,一个是 少师强,还带来许多乐器。”⒊古称士之致仕者。《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汉 郑玄 注:“主人谓诸侯
- 3.
抚琴击磬释义:弹琴击磬,表演乐器。
- 4.
敲金击玉释义:敲钟击磬。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
- 5.
暮磬释义:寺院傍晚击磬之声。
- 6.
梵磬释义:佛寺之磬。亦指佛寺击磬声。
- 7.
磬声释义:⒈击磬的声音。 ⒉指代将帅。
- 8.
磬虫释义:一种鸣声如击磬的秋虫。
- 9.
磬襄释义:古人名。 掌教击磬钟等乐器,相传名 襄,故称。因避世出居海边。事见《论语·微子》。
- 10.
荷蒉释义:语本《论语·宪问》:“子击磬於 卫,有荷蕢而过 孔氏 之门者。 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朱熹 集注:“此荷蕢者亦隐士也。”后用为隐士之典。
- 11.
设簴释义:谓悬挂起钟罄。 簴,古代悬挂编钟编磬的架子。谓征求教益、建议。《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一》:“或扬旌求士,或设簴待贤。”李善 注引《鬻子》:“昔 大禹 治天下,以五声听治,为铭於笋簴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以义者击钟;教寡人以事者振鐸;语寡人以忧者击磬;语寡人以狱者挥鞀。’”
- 12.
蹇脩释义:⒈传说中 伏羲氏 之臣。 古贤者。《楚辞·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 蹇脩 以为理。”王逸 注:“蹇脩,伏羲氏 之臣也……言己既见 宓妃,则解我佩带之玉,以结言语,使古贤 蹇脩 而为媒理也。”一说“蹇脩”谓以钟磬声乐为媒使。章炳麟《菿汉闲话》:“案上古人物,略具《古今人表》,不见有 蹇脩 者。此盖以上有 宓妃,故附会言之耳。今谓蹙脩为理者,谓以声乐为使。如《司马相如传》所谓以琴心挑之。《释乐》徒鼓鐘谓之修,徒鼓磬谓之蹇。则此蹇脩之义也。古人知音者多,荷蕢野人,闻击磬而叹有心。鐘磬可以喻意明矣。”⒉指媒
- 13.
隶人释义:⒈古代称因罪没入官为奴隶、从事劳役的人。《仪礼·既夕礼》:“隶人涅厠。”郑玄 注:“隶人,罪人也,今之徒役作者也。”三国 魏 嵇康《声无哀乐论》:“隶人击磬,而 子产 识其心哀。”⒉指职位低贱的官吏。《左传·昭公四年》:“舆人纳之,隶人藏之。”杜预 注:“舆、隶皆贱官。”《晋书·卫恒传》:“秦 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⒊仆人。宋 王安石《上郎侍郎书》:“去离门墙,凡五六年,一介之使,一书之问,不彻於隶人之听。”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裴晋公 为盗所伤,隶人 王义 扞刃死
- 14.
鸣磬释义:击磬发声。
- 15.
鼗武释义:《论语·微子》:“大师 挚 适 齐,亚饭 干 适 楚,三饭 繚 适 蔡,四饭 缺 适 秦,鼓 方叔 入於 河,播鼗 武 入於 汉,少师 阳、击磬 襄 入於海。 ”“播鼗 武”指 殷 时摇小鼓的乐师名 武 的人。后以“鼗武”借指精于本职工作的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