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义问 义问的意思
wèn

义问

简体义问
繁体義問
拼音yì wèn
注音ㄧˋ 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wèn,(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组词】: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2) 为表关切而询问。【组词】:慰问。问候。问长问短。(3) 审讯,追究。【组词】:审问。问案。唯你是问。(4) 管,干预。【组词】:概不过问。(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例句】:我问他借几本书。(6) 姓。

基本含义

指以正义之心和真诚的态度询问、探问。

义问的意思

义问 [yì wèn]

1. 善声;美好的声誉。

义问 引证解释

⒈ 善声;美好的声誉。

《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
毛 传:“义,善。”
孔颖达 疏:“布明其善声,闻於天下。”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问,读为‘令闻不已’之闻,言明昭善名於天下也。”
晋 陆云 《祖考颂》:“天纲与先代比隆,义问与前修接响。”


义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转释义:⒈九次提炼。 道教谓丹的炼制有一至九转之别,而以九转为贵。晋 葛洪《抱朴子·金丹》:“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元 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恰便似九转飞芒,老君 炼丹。”清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九:“盖仙人以万斛朱沙,十年伏火,九转成此渥丹耳。”⒉指九转丹或其炼制秘诀。南朝 梁 何逊《七召·神仙》:“寻玉尘於万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尸可度,九转难传。”宋 苏辙《唐修撰义问挽词》之一:“九转今犹在,参同岂妄传。”《镜花缘》第六回:“此草生於开闢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希珍。”⒊指官秩相
    • 2.
      宣昭释义:宣扬;显扬。《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中》:“宣昭犹言明昭。”《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 文 之业,弛 周 室之忧,徼 文 武 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则余一人有大愿矣。”唐 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诗:“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经义之设,本以扬搉大义,剔发微言,或且推广事理,以宣昭实用。”
    • 3.
      毁诋释义:诋毁,诽谤。《旧唐书·裴延龄传》:“延龄 ……尤好慢駡,毁詆朝臣,班行为之侧目。”宋 叶适《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叶义问,故人也,有隐憾,上章毁詆,夺学士。”《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帝怒,谓其毁詆大臣,命左右批其颊。”
    • 4.
      生兵释义:⒈生力军。 《宣和遗事》后集:“张浚 恐 兀术 增益生兵,是夜遁去。”《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叶义问 读 錡 捷报,至 金 兵又添生兵,顾谓侍吏曰:‘生兵是何物?’闻者皆笑。”⒉番兵。清 洪昇《长生殿·侦报》:“生兵入帝畿,野马临城闕。”
    • 5.
      马门释义:船上舱房的门。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船门曰马门。”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三》:“一夕,泊舟荒江,其妻已寝,户强之至马门观月,推坠水中。”《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义问 乘大舟,以二校执器械,立马门左右,至 镇江。”参阅 清 赵翼《陔馀丛考·马头马门》。

义问(yi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义问是什么意思 义问读音 怎么读 义问,拼音是yì wèn,义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义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