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勘定 勘定的意思
kāndìng

勘定

简体勘定
繁体
拼音kān dìng
注音ㄎㄢ ㄉ一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ān,(1) 校对,复看核定。【组词】:勘核。勘正。勘误。校勘。(2) 实现调查,探测。【组词】:勘测。勘探。勘查。(3) 审问囚犯。【组词】:勘问。推勘。

dìng,(1) 不动的,不变的。【组词】: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dū)。定稿。定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2) 使不变动。【组词】:定案。定罪。决定。确定。(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组词】:大局已定。(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组词】:心神不定。(5) 确凿,必然的。【组词】:必定。镇定。(6) 预先约妥。【组词】:定计。定情。定货。定做。(7) 姓。

基本含义

勘察核对账目,进行审查和核实。

勘定的意思

勘定 [kān dìng]

1. 勘查测定。

[ demarcate; ]

2. 考查核定。

勘定税则。

[ examine; ]

勘定 引证解释

⒈ 核定;校定。

《旧唐书·王彦威传》:“乃命 彦威 充十二州勘定两税使。”
清 曾国藩 《<经史百家简编>序》:“沅甫 重写一册,请余勘定。”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序论》:“从上面举的两个例子,说明资料的时代勘定是十分重要的。”

⒉ 测定。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两天后就由一个行地理的风水先生用罗盘在后山顶上勘定了地势。”

⒊ 戡定。勘,通“戡”。以武力平定。

《清史稿·选举志一》:“世祖 勘定天下,命賑助贫生。”


勘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保勘释义:核查勘定,担保。
    • 2.
      八关释义:指八个关口。(1)指 汉 末为镇压 黄巾 起义特设的八关都尉所辖的八关。《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 元年﹞,置八关都尉官。”李贤 注:“八关谓 函谷、广城、伊闕、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 也。”(2)指 明 末 腾越州 西南边境内的八关。明 万历 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云南 巡抚 陈用宾 筑,名为 神护、万仞、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清 季 中 英 勘定 滇 缅 边界,虎踞、天马、汉龙 三关划属 缅甸。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
    • 3.
      典定释义:主持勘定。
    • 4.
      勘灾释义:清 制,地方发生灾情,由督抚委派官员勘定受灾程度,六成以上的为成灾,五成以下的为不成灾。然后结报督抚,限期奏闻。夏灾限六月报完,秋灾限九月报完。
    • 5.
      定损释义:(由保险公司)确定损失或损毁程度(以便赔偿):赶赴事故现场查勘定损。
    • 6.
      察书释义:校正勘定他人书写的文字。
    • 7.
      推勘释义:⒈审问。唐 刘肃《大唐新语·公直》:“近者朝臣多被 周兴、来俊臣 推勘,递相牵引。”《宋史·刑法志二》:“鞫狱官推勘不得实,故有不当者,一案坐之。”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听得闭宫门推勘这女娇姿,多应是十年前那一塲公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王法还须推勘,神明料不差池。”⒉考察;推求。宋 司马光《乞以十科举士札子》:“须合差官体量相度,点检磨勘,剗刷催促,推勘定夺。”明 冯惟敏《一枝花·题丹元楼》套曲:“旌贤寳善勤推勘,勑使观风几驻驂,指日传宣圣恩湛。”苏曼殊《非梦记》:“由是往復推勘,如入

勘定(kand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勘定是什么意思 勘定读音 怎么读 勘定,拼音是kān dìng,勘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勘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