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的意思
guòshí

过午不食

简体过午不食
繁体過午不食
拼音guò wǔ bù shí
注音ㄍㄨㄛˋ ㄨˇ ㄅㄨˋ ㄕˊ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ò guo guō,(1) 姓。

wǔ,(1) 地支的第七位,属马。(2) 用于计时。【例句】: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3) 古同“忤”、“迕”,逆,背。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shí sì yì,(1) 吃。【组词】:食肉。食欲。(2) 吃的东西。【组词】: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3) 俸禄。【例句】:“君子谋道不谋食”。(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组词】:日食。月食。 ◎ 拿东西给人吃。【例句】:食母(乳母)。 ◎ 用于人名。【例句】: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基本含义

指因为悲伤或忧虑而失去胃口,不愿进食。

过午不食的意思

过午不食 [guò wǔ bù shí]

1. 佛教戒律。每日一餐,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食。

过午不食 引证解释

⒈ 佛教戒律。每日一餐,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午食》:“古以不能夕食为病, 宋 人言长年诀:夜卧不覆首,晚饭少数口。避瘴者诀:稍饮卯前酒,莫喫申后饭,似非常行之道。学佛者则过午不食,谓是佛所制……佛以日午食者,乞他食故。”
亦作“过中不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五章:“日中一食,日中者,日午也。即后世之所谓过中不食。”


过午不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斋马释义:《旧唐书·良吏传·冯元淑》:“﹝ 元淑 ﹞歴 浚仪、始平 二县令,皆单骑赴职,未尝以妻子之官。 所乘马,午后则不与蒭,云令其作斋。身及奴僕,每日一食而已。”佛教以过午不食为斋。
    • 2.
      正五九释义:指正月、五月、九月。其说本于佛教“三长斋月”之说。谓“正五九月,冥界业镜轮照 南洲,若有善恶,镜中悉现”。见 宋 元照《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之三。僧人在此三月中,严持斋戒,过午不食。民间遂有“正五九”月行善不杀生之俗。至 唐 武德 年间朝廷始明令正、五、九月不得行刑,禁屠杀。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七:“正五九仕宦者不交印,俗忌牢不可破。”明 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正五九不上官,自 唐 以来,有此忌矣。”参阅 清 顾炎武《日知录·正五九月》。
    • 3.
      过中不食释义:见“过午不食”。
    • 4.
      过午不食释义:佛教戒律。每日一餐,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食。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午食》:“古以不能夕食为病,宋 人言长年诀:夜卧不覆首,晚饭少数口。避瘴者诀:稍饮卯前酒,莫喫申后饭,似非常行之道。学佛者则过午不食,谓是佛所制……佛以日午食者,乞他食故。”亦作“过中不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五章:“日中一食,日中者,日午也。即后世之所谓过中不食。”
过午不食是什么意思 过午不食读音 怎么读 过午不食,拼音是guò wǔ bù shí,过午不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过午不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