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曲 [qīng shāng qǔ]
1. 乐府歌曲名。声调比较清越,故名。据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分为《吴声歌》、《神弦歌》、《西曲歌》、《江南弄》、《上云乐》、《雅歌》六类,前三类保存了部分南朝民歌。旧题汉·苏武《诗》之三:“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清商曲 引证解释
⒈ 乐府歌曲名。声调比较清越,故名。
引据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分为《吴声歌》、《神弦歌》、《西曲歌》、《江南弄》、《上云乐》、《雅歌》六类,前三类保存了部分 南朝 民歌。旧题 汉 苏武 《诗》之三:“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朱自清 《中国歌谣·南北朝乐歌中的歌谣》:“清商曲中,歌谣最多。”
清商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发释义:⒈如丝之发。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三》:“宿昔不梳头,丝髮被两肩。”⒉犹丝毫。形容细微。《后汉书·南匈奴传》:“往者虽有和亲之名,终无丝髮之効。”《魏书·律历志上》:“臣年垂七十,日就衰頽,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髮之益。”宋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尝自谓於圣人之道,有丝髮之见焉。”明 唐顺之《送邑令李龙罔擢户部主事序》:“丝髮无耗於国,而百万有益於民者,凡四五条。”⒊指细微事物。《晋书·庾羲传》:“臣受恩奕世,思尽丝髮。”宋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以进药石为虚言,以陈丝髮为供职。”清 唐
- 2.
乌夜啼释义:⒈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名。 《旧唐书·音乐志二》:“《乌夜啼》,宋 临川王 义庆 所作也。元嘉 十七年,徙 彭城王 义康 於 豫章。义庆 时为 江州,至镇,相见而哭,为帝所怪,徵还宅,大惧。妓妾夜闻乌啼声,扣斋閤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 南兗州 刺史,作此歌……今所传歌似非 义庆 本旨。”又为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⒉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乌夜啼引》引 唐 李勉《琴说》:“《乌夜啼》者,何晏 之女所造也。初,晏 繫狱,有二乌止於舍
- 3.
冥彊释义:犹勉强。《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黄生曲一》:“黄生 无诚信,冥强将儂期。通夕出门望,至晓竟不来。”
- 4.
凤台曲释义:乐府《上云乐》七曲之一。南朝 梁武帝 作,取首句“凤臺上,两悠悠”为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八·上云乐》 郭茂倩 题解引《古今乐录》:“《上云乐》七曲, 梁武帝 製,以代西曲。一曰《凤臺曲》。” 隋 江总 《横吹曲》:“簫声《凤臺曲》,洞吹龙钟管。”
- 5.
华山畿释义:乐府 吴 声歌曲名。相传 南朝 宋少帝 时,南徐 一士子,从 华山畿 往 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而死。及葬日,车过 华山,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乃妆点沐浴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儂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儂开。”棺应声开,女纵身入棺而死,乃合葬,名为“神女冢”。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引《古今乐录》。
- 6.
后庭花释义:⒈花名。鸡冠花的一种。⒉花名。雁来红的异名。⒊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⒋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仄韵。又有《后庭花破子》,单调,三十二字,七句,五平韵。⒌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后庭花破子》同,但末句前可增加五字或六字句。可用作小令,也可用于套曲中。
- 7.
吴声释义:泛指 吴 地民间歌曲。 亦特指古乐府清商曲中的吴声歌曲。
- 8.
夜度娘释义:⒈古乐府清商曲辞名。 ⒉指娼妓。
- 9.
微濛释义:隐约迷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三二》:“惊风急素柯,白日渐微濛。”
- 10.
恐畏释义:⒈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犀首 战胜 威王,魏 罢弊,恐畏,果献 西河 以外。”《后汉书·刘盆子传》:“盆子 时年十五,被髮徒跣,敝衣赭汗,见众,恐畏欲啼。”宋 程大昌《演繁露·箭贯耳》:“诣廷门谢罪则用箭贯耳,以示恐畏,非以意为之也。”⒉犹恐怕。副词。表示估计或担心。《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夜黄》:“鸳鸯逐野鸭,恐畏不成双。”唐 虞世南《咏萤》:“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 11.
懊憹歌释义:亦作“懊恼歌”。亦作“懊儂歌”。乐府 吴 声歌曲名,产生于 东晋 和 南朝 吴 地民间。内容皆为抒写男女爱情受到挫折的苦恼。现存歌词十四首。《晋书·五行志中》:“安帝 隆安 中,百姓忽作《懊憹》之歌,其曲曰:‘草生可揽结,女儿可揽擷。’寻而 桓玄 簒位,义旗以三月二日扫定京都,诛之。”《宋书·五行志二》作“懊恼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 智匠《古今乐录》:“《懊儂歌》者,晋 石崇、緑珠 所作,唯‘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 隆安 初民间讹謡之曲。宋少帝 更製新歌三十六曲
- 12.
月节释义:⒈指旧历一个月。 因月相变化的节律为农历一个月。《太平御览》卷四引《范子计然》:“月行疾二十九日三十日间,一与日合,取日之度,以为月节。”《参同契》卷下:“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蒋一彪 集解引 彭晓 曰:“月节有五六乃三十日也,昼夜各一卦乃六十卦也。”《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四·西曲歌下》有《月节折杨柳歌》一月一歌,共十二歌,叙一年十二月的月令。⒉指朔日。因新月之生,必于初一,故称。《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昬参中,旦尾中”唐 孔颖达 疏:“计正月昬参中,依《三统厤》在立春之后六日,参星初度昬得
- 13.
杨叛释义:同“杨叛儿”。《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杨叛儿>之八》:“《杨叛》西随曲,柳花经东阴。”
- 14.
桃叶歌释义:乐府清商曲辞 吴 声歌曲名。
- 15.
江南弄释义:乐府《清商曲》名。 南朝 梁 天监 十一年,梁武帝 改《西曲》,制《江南弄》七曲,即《江南弄》、《龙笛曲》、《采莲曲》、《凤笙曲》、《采菱曲》、《游女曲》、《朝云曲》。皆轻艳绮靡。又 南朝 梁 沉约 作《赵瑟曲》、《秦筝曲》、《阳春曲》、《朝云曲》四曲,亦称《江南弄》。两者格调、字句全同,并同有转韵,说明《江南弄》一调已成定格。有人认为是 唐、五代 词的雏形。唐 陆龟蒙《乐府杂咏·双吹管》:“高楼微月夜,吹出《江南弄》。”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江南弄》。
- 16.
清商曲释义:乐府歌曲名。声调比较清越,故名。据 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分为《吴声歌》、《神弦歌》、《西曲歌》、《江南弄》、《上云乐》、《雅歌》六类,前三类保存了部分 南朝 民歌。旧题 汉 苏武《诗》之三:“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朱自清《中国歌谣·南北朝乐歌中的歌谣》:“清商曲中,歌谣最多。”
- 17.
渡江曲释义:借指《桃叶歌》。 相传该歌为 晋 王献之 于 秦淮河 畔歌送其妾 桃叶 时作,其词云:“桃叶 復 桃叶,渡 江 不用檝。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引《古今乐录》。
- 18.
灵匹释义:⒈神仙匹偶。 指牵牛、织女二星。《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七日夜女歌六》:“灵匹怨离处,索居隔长河。”《文选·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云 汉 有灵匹,弥年闕相从。”张铣 注:“灵匹,谓牛女相匹耦也。”唐 王勃《七夕赋》:“佇灵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明 谢谠《四喜记·巧夕宫筵》:“灵匹渡银河,人间醉綺罗。”⒉美好的配偶。唐 孟郊《婵娟篇》:“月嬋娟,真可怜。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唐 嵩山女《书任生案》诗:“神仙尽灵匹,君意合何如?”
- 19.
相思曲释义:古乐府曲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 智匠《古今乐录》:“《懊儂歌》者,晋 石崇、緑珠 所作,惟《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 隆安 初民间讹謡之曲。宋少帝 更製新歌三十六曲,齐太祖 常谓之《中朝曲》,梁 天监 十一年,武帝 敕 法云 改为《相思曲》。”南朝 梁 王僧孺《春思》:“復闻黄鸟吟,今作《相思曲》。”
- 20.
碧玉歌释义:南朝 乐府《吴声歌曲》名。 属《清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