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简 [mù jiǎn]
1. 即牍。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狭长木片。
木简 引证解释
⒈ 即牍。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狭长木片。
引《南史·齐纪上·高帝》:“井中得一木简,长一尺,广二分,上有隐起字。”
《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徵天下兵” 唐 颜师古 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徵召也。”
国语词典
木简 [mù jiǎn]
⒈ 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狭长木片。
引《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句下唐·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
木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九释义:⒈算术乘法名。以一至九每二数顺序相乘。上古时系由九九自上而下,而至一一,故称“九九乘法”。《管子·轻重戊》:“虙戏 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汉书·梅福传》:“臣闻 齐桓 之时,有以九九见者,桓公 不逆,欲以致大也。”杨树达 窥管:“敦煌 木简载九九术,起九九八十一讫二二而四。罗振玉 云:《孙子算经》乘法载此四十五句,亦起九九而讫一一,末言从九九至一一,总成一千一百五十五,是古法始九九之证。以木简及《孙子算经》证之,九九盖即乘法。其术始於九九,故称九九之术。”⒉八十一,九之自乘数。汉 扬雄
- 2.
书刀释义: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 古称削,汉 人称书刀。《释名·释兵》:“书刀,给书简札有所刊削之刀也。”《隶释·汉国三老袁良碑》:“今特赐钱十万,杂繒卅匹,玉具、剑佩、书刀、绣文印衣、无极手巾各一。”《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后 绍 遣使诣 邈,有所计议,与 邈 耳语;馥 在坐上,谓为见图,无何,起至溷,以书刀自杀。”胡三省 注:“时虽已有纸,犹多用刀笔书,故有书刀。”
- 3.
书缺简脱释义:简:古代供书写用的竹、木简;脱:丢失。指书简散佚残缺。
- 4.
剖觚释义:谓书写,写定。觚,指木简。
- 5.
剡奏释义:古代大臣奏事,预先写在削好的木简上。后因称向皇帝进言、上书为剡奏。
- 6.
咫尺之书释义:书信。 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 7.
奇觚释义:⒈犹奇书。 觚,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⒉奇特,不一般。
- 8.
尺简释义:⒈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⒉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
- 9.
弃觚释义:犹弃笔。觚,古代写字用的木简。《西京杂记》卷三:“傅介子 年十四,好学书,尝弃觚而叹曰:‘大丈夫当立功絶域,何能坐事散儒?’后卒斩 匈奴 使者,还拜中郎。”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三:“弃觚与 班生 投笔相类。”参见“弃笔”。
- 10.
抱椠怀铅释义: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指勤于写作、校勘。同“握铅抱椠”。
- 11.
握铅抱椠释义:铅,铅粉;椠,木简。 皆书写用具。后遂以之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 12.
搦管操觚释义:搦管操觚 搦:持、拿;管:指毛笔;觚: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古人用以书写。 指提笔作文。
- 13.
操觚染翰释义:觚,木简;翰,长而硬的鸟羽。 指写作。
- 14.
文简释义:简策上的文辞。古代无纸时,著述皆写于竹简或木简上,故称。
- 15.
木札释义:⒈木片。⒉古代书写用的木简。
- 16.
木檄释义:⒈古代官方用的木简文书。 ⒉干直无枝的树材。
- 17.
木牍释义: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叶德辉《书林清话·书之称叶》:“牒则木牘一版之称。”洪楼《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简介》:“从墓中出土木牍得知,墓的埋葬时间是 汉文帝 初元 十二年。”
- 18.
汉简释义:汉 代的竹、木简。 简为古代书写工具,竹片称简,木片称札,统称为简。汉 简的长度,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1930年在 内蒙 发现的 汉 代木简,已编为《居延汉简甲乙编》。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第一章第一节:“汉 简上的字比较多,从现存实物看,汉 简有一面写,还有二面写的,每简写一至二行,也有上半大字一行,下半小字四行的,字体在楷隶之间。”
- 19.
河南坠子释义: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河南及北方各地。演唱者自击木简板,主要伴奏乐器是坠子弦。
- 20.
漆书释义:⒈用漆书写的竹木简。⒉用漆书写。